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评价态度翻译研究

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评价态度翻译研究

论文摘要

本论文以翻译研究的功能学派理论为框架,研究翻译功能理论在评价态度意义翻译中的适用性和指导意义。与同类研究相比,本文旨在突出研讨功能理论对功能语言学较新领域——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态度意义翻译的适用性和指导作用,以期拓展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领域,为弥合翻译理论与实践在此领域的断层起到积极的作用。论文从评价态度体系的三个子系统分别对其原文及译文进行功能翻译的对比和分析。本论文共由6个部分组成。论文首先在引言部分介绍了本研究的意义,目的,理论适用范围和数据来源,然后在第二章介绍论文的理论框架——翻译研究的功能理论,它的主要代表者和重要理论及发展。论文第三章重点介绍功能语言学的评价理论及评价体系中的态度体系,提出翻译研究的功能理论对于评价态度意义的翻译具有指导作用,因为二者在本质上都强调语言的人际功能和交际目的。在第四章,论文重点从评价态度体系的情感、判断、鉴赏三个子系统分析大量翻译实例,并进行功能翻译的比较和说明。论文第五章就前文比较和说明的结果进行全面统计和分析,得出相应的图表和数据,对所提出的论题加以论证和进一步的溯源。论文就翻译过程中导致原文和译文出现态度差异的重要因素进行分析,期望发现原文与译文中态度意义的调整和变化规律,并提出指导评价态度意义翻译的相关建议。本项研究统计数据显示,原文和译文在态度上是基本一致的,译文的态度尊重原文的态度;原文和译文在态度的表现方式上存在差异,具体体现在态度表达方式和态度表达强烈程度等方面;译文的评价态度意义存在适度的以翻译研究的功能理论为指导的调整。译者应根据的翻译目的,遵循功能理论,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较好地实现译文文本的交流目的。基于这些发现,论文在最后一章得出结论,认为翻译研究的功能理论对评价态度意义的翻译具有指导作用,这两者在本质上是切合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遵循功能理论的相关原则,在尊重原文态度的基础上,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在必要时对译文做适当的调整,提高译文质量,较好地实现文本的表达和交流目的。本项研究期望论证,翻译研究的功能理论适用于评价态度意义的翻译实践及与评价体系相关的翻译研究。

论文目录

  •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List of Figures and Tables
  • Chapter 1 Introduction
  • 1.1 Significance of the Present Research
  • 1.2 Objectives of the Present Research
  • 1.3 Research Scope and Data Sources
  • 1.4 The Organization of This Thesis
  • Chapter 2 Functional Theories of Translation as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 2.1 Text Typology
  • 2.2 Translational Action
  • 2.3 Skopos Theory
  • 2.4 Translation-oriented Text Analysis
  • Chapter 3 Appraisal System and Attitude
  • 3.1 Brief Introduction to Appraisal System
  • 3.2 Attitude
  • 3.2.1 Affect
  • 3.2.2 Judgment
  • 3.2.3 Appreciation
  • 3.3 Evaluative Devices
  • Chapter 4 Translation of Attitudinal Meaning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 Theories of Translation
  • 4.1 Functional Translation Studies of Affect
  • 4.2 Functional Translation Studies of Judgment
  • 4.3 Functional Translation Studies of Appreciation
  • 4.4 Summary
  • Chapter 5 Comparison of Attitudes in Source Texts and Target Texts
  • 5.1 Similarities and Causes
  • 5.2 Dissimilarities and Causes
  • 5.2.1 Textual Factors
  • 5.2.2 Initiator Factors
  • 5.2.3 Translator Factors
  • 5.3 Summary
  • Chapter 6 Conclusion
  • 6.1 Summary of This Thesis
  • 6.2 Implications of the Present Research
  • 6.3 Limitations of the Present Research
  • Notes
  • Bibliography
  • Appendix
  • 相关论文文献

    • [1].胡译文作品[J].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0(07)
    • [2].原译文宏观意义对等的有效途径——及物性结构与衔接链对应[J]. 西部皮革 2016(22)
    • [3].漫谈国际申请因译文错误所导致的问题[J].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16(12)
    • [4].打造小说开头的可信的译文——基于两篇《老人与海》开头译文的评析[J]. 当代外语研究 2016(06)
    • [5].浅谈《德伯家的苔丝》文学译文的语言杂合性[J]. 语文建设 2017(15)
    • [6].严谨的翻译态度,精确的语言表达——1984年版和2010年版《文学理论》译文差异浅探[J]. 写作(上旬刊) 2017(03)
    • [7].译文对比赏析[J]. 海外英语 2017(02)
    • [8].《醉翁亭记》英译文研究综述:回顾与展望[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7(04)
    • [9].忠实之后:译者责任的皈依[J].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 [10].试论口译教材中口语体参考译文的设置问题[J]. 出版发行研究 2015(12)
    • [11].从对比修辞学的角度看译文读者对翻译的重要性[J].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5(07)
    • [12].《因果》[J]. 中华辞赋 2019(08)
    • [13].《声声慢》两译文对比分析[J]. 青年文学家 2020(17)
    • [14].重德艺,弃虚荣[J]. 小学生必读(中年级版) 2019(05)
    • [15].本期主题:长江[J]. 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 2018(05)
    • [16].张译文作品[J]. 七彩语文(写字与书法) 2018(07)
    • [17].范译文作品[J]. 七彩语文(写字与书法) 2016(05)
    • [18].更坏的消息[J]. 喜剧世界(下半月) 2014(03)
    • [19].文学译文的翻译策略分析:如何关照译文的读者[J]. 芒种 2012(13)
    • [20].宾果[J]. 中学生英语(初中版) 2013(Z1)
    • [21].Drunk[J]. 小学生必读(高年级版) 2013(06)
    • [22].处世[J]. 小学生必读(中年级版) 2009(05)
    • [23].A Naughty Boy[J]. 小学生必读(高年级版) 2010(12)
    • [24].蒙古译文[J]. 华西语文学刊 2010(02)
    • [25].彝译文(一)[J]. 华西语文学刊 2010(02)
    • [26].彝译文(二)[J]. 华西语文学刊 2010(02)
    • [27].古彝译文[J]. 华西语文学刊 2010(02)
    • [28].德译文(一)[J]. 华西语文学刊 2010(02)
    • [29].德译文(二)[J]. 华西语文学刊 2010(02)
    • [30].西班牙译文[J]. 华西语文学刊 2010(02)

    标签:;  ;  ;  ;  

    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评价态度翻译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