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3类稀土过渡金属氧化物的第一原理研究

ABO3类稀土过渡金属氧化物的第一原理研究

论文摘要

本论文采用第一原理超软赝势平面波方法对钙钛矿型稀土镍氧化物(RNiO3)材料展开研究。我们选取不含f电子的YNiO3,含11个f电子的HoNiO3和含14个f电子的LuNiO3为研究对象,以RNiO3结构相变前后的结晶学数据为唯一的输入参数,通过CASTEP量子力学软件来计算RNiO3在相变前后正交相和单斜相的电子结构,来研究这一系列材料结构、性质及二者间的关系。能带结构表明,RNiO3在结构相变同时发生金属-绝缘体转变。电子密度图分析表明,RNiO3结构相变同时又发生电荷歧化现象。通过计算部分态密度,建立电荷歧化特征值δ求解方法,电荷歧化后Ni离子的两种价态是Ni(3-δ)+和Ni(3+δ)+。通过分析部分态密度图得出RNiO3中的Ni原子的3d电子和O原子的2p电子之间存在强烈的轨道杂化,只是正交相和单斜相杂化程度不同;而R和Ni、O之间为离子相互作用。利用ZSA相图,从能带和态密度图的对应关系分析得出RNiO3正交相是pd金属或称“P”型金属;单斜相是pd-pd型共价绝缘体,其本质是Wigner点阵型电荷有序绝缘体。根据对部分态密度和Mulliken布居的计算与分析,我们发现正是电荷歧化减小了Ni-3d和O-2p的杂化强度tpd,从而导致了RNiO3中的金属-绝缘体转变。

论文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材料计算与设计中的计算机模拟
  • 1.2 第一原理计算
  • 3类稀土过渡金属氧化物RNiO3 的研究现状'>1.3 ABO3类稀土过渡金属氧化物RNiO3的研究现状
  • 1.3.1 钙钛矿结构
  • 1.3.2 金属-绝缘体转变
  • 1.3.3 热电系数(塞贝克系数)
  • 1.3.4 金属-绝缘体转变中的迟滞现象
  • 1.3.5 高压性质
  • 1.3.6 结构相变与电荷歧化现象
  • 1.4 本论文将展开的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2.1 Hartree-Fock 方法
  • 2.2 密度泛函理论
  • 2.3 Kohn-Sham 方程的实际解
  • 2.4 赝势
  • 2.5 近似中的局限性
  • 2.5.1 局域密度近似的使用导致的误差
  • 2.5.2 用赝势替换真正的离子势导致的误差
  • 2.5.3 扩展平面波截止能量导致的误差
  • 2.5.4 k 点网格导致的误差
  • 2.5.5 在总能量赝势近似中系统尺寸的限制
  • 2.6 计算方法
  • 2.6.1 计算软件介绍
  • 2.6.2 程序运行的主要步骤
  • 参考文献
  • 3(R=Ho, Y, Lu)中电荷歧化的第一原理研究'>第三章 钙钛矿型RNiO3(R=Ho, Y, Lu)中电荷歧化的第一原理研究
  • 3.1 计算方法及结构参量
  • 3.1.1 晶体模型构建
  • 3.1.2 计算参数设置
  • 3.1.3 电子结构计算
  • 6 八面体的前线轨道性质'>3.2 NiO6八面体的前线轨道性质
  • 3.3 电子结构结果与讨论
  • 3.3.1 电子密度分析
  • 3.3.2 部分态密度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3(R=Y, Lu)金属相本质的第一原理研究'>第四章 钙钛矿型RNiO3(R=Y, Lu)金属相本质的第一原理研究
  • 4.1 计算方法及结构参量
  • 4.2 金属和绝缘体的分类
  • 4.3 电子结构结果与讨论
  • 4.3.1 能带分析
  • 4.3.2 部分态密度分析
  • 4.3.3 Mulliken 布居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3(R=Y, Lu)金属-绝缘体转变的第一原理研究'>第五章 钙钛矿型 RNiO3(R=Y, Lu)金属-绝缘体转变的第一原理研究
  • 5.1 计算方法及结构参量
  • 5.2 电子结构结果与讨论
  • 5.2.1 能带分析
  • 5.2.2 部分态密度分析
  • 5.2.3 Mulliken 布居分析
  • 5.2.4 金属-绝缘体转变的机制
  • 5.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氢在钨中热力学稳定性和溶解行为的第一原理研究[J].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7(04)
    • [2].金属/陶瓷界面的第一原理热力学研究[J]. 中国材料进展 2009(03)
    • [3].“绝对存在”:《1804年知识学》对第一原理的抉示和表达[J]. 世界哲学 2018(02)
    • [4].镁高压性质的第一原理研究[J]. 价值工程 2018(30)
    • [5].Al_4Sr,Mg_2Sr和Mg_(23)Sr_6相的电子结构与弹性性能的第一原理研究(英文)[J].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011(12)
    • [6].Co/CuN/Cu(001)磁性的第一原理研究[J]. 物理 2008(04)
    • [7].液态二氧化硅结构的第一原理分子动力学模拟[J].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10(01)
    • [8].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社会学的第一原理[J]. 现代职业教育 2016(18)
    • [9].Ultra-Mat:基于平面波的第一原理异构计算软件[J].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2014(07)
    • [10].金高压物态方程的第一原理研究[J]. 高压物理学报 2014(01)
    • [11].硫钒铜矿化合物电子结构和电致变色特性的第一原理研究[J]. 计算物理 2020(04)
    • [12].对“Ego cogito,ergo sum”的两点看法[J]. 哲学研究 2009(12)
    • [13].金属铝高压下热力学性质的第一原理研究[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2)
    • [14].Ti-V合金hcp结构弹性性质的第一原理研究[J].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18(01)
    • [15].有限温度第一原理热力学:关于处理有序相和无序相的观点(英文)[J]. 中国材料进展 2015(04)
    • [16].教师如何在反思中走向卓越[J]. 新课程(中学) 2018(03)
    • [17].反应合成法制备Ag/SnO_2复合材料中Ag_6O_2/SnO_2低指数界面研究[J].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10(06)
    • [18].hcp-,fcc-和bcc-Sc晶格稳定性的第一原理研究[J].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9(05)
    • [19].Re对Ni_3Al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质影响的第一原理研究[J]. 物理学报 2020(10)
    • [20].钛合金中原子迁移性质的第一原理计算[J].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17(S1)
    • [21].过渡金属钼高压物性的第一原理研究[J]. 高压物理学报 2016(02)
    • [22].钛氚化物中氦迁移能的第一原理研究[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1)
    • [23].Ni掺杂对Cu团簇结构稳定性的影响(英文)[J]. 计算物理 2013(06)
    • [24].论教育改革的限制性原理[J]. 教育科学研究 2013(04)
    • [25].LiBH_4中本征缺陷、掺杂剂、掺杂剂-缺陷复合体的第一原理研究(英文)[J].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012(07)
    • [26].采用第一原理方法研究Al~(3+)掺杂LiMn_2O_4的电子结构[J]. 分子科学学报 2008(03)
    • [27].掺杂Co、Ni对LiBH_4解氢性能影响的第一原理研究[J]. 热加工工艺 2013(12)
    • [28].反应合成法制备Ag/SnO_2复合材料中的反应路线[J].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11(05)
    • [29].教学设计的第一原理——读《首要教学原理》[J]. 现代教学 2016(19)
    • [30].极端条件下材料化学和输运性质的第一原理研究[J]. Engineering 2019(03)

    标签:;  ;  ;  ;  ;  

    ABO3类稀土过渡金属氧化物的第一原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