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榆属树种种子萌发特性及活力变化的研究

三种榆属树种种子萌发特性及活力变化的研究

论文摘要

为探讨榆属树种种子萌发的生理活动的变化特征,种子老化及劣变机理,探明种子萌发的一些生理生化变化规律和种子活力下降的原因,本文以白榆(Ulmus pumila Linn.)和沙地榆(Ulmus pumila L. var. sabulosa)、春榆(Ulmus propinqu Koidz)三种榆林地区较为常见榆属树种为材料,研究了盐分和水分胁迫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种子在自然条件和人工加速老化条件下萌发的所发生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在此基础上探索反映种子活力水平的显著指标,试验结果如下:1.不同浓度的盐胁迫和水分胁迫对几种榆属树种种子的萌发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表现在降低种子的萌发率,推迟种子的初始萌发时间、延长种子的萌发时间上。NaCl溶液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显著高于等渗的PEG溶液处理,水分胁迫的抑制作用远大于等渗的盐胁迫,表明榆属植物中起主要抑制作用的是渗透胁迫。2.自然条件下种子在吸水萌发的过程中,3个树种种子活力生理指标大小比较结果是:沙地榆>春榆>白榆。萌发过程中淀粉被分解,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趋势是先升后降,还原糖含量一直在增加,说明在后期种子萌发的过程中消耗的可溶性糖主要是非还原性的蔗糖。3.一般在干的种子中主要是β-淀粉酶或完全是β-淀粉酶,但是3种榆属树种干种子α-淀粉酶也存在。种子α-淀粉酶活性比较结果为沙地榆>春榆>白榆。β-淀粉酶在萌发的过程中不断被消耗,在萌发的过程中β-淀粉酶活性在大多数时间较α-淀粉酶活性要高,而且变化幅度也大,说明在榆树种子萌发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淀粉酶是β-淀粉酶。4.对于供试的3个树种,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发芽势、发芽率和活力指数都呈下降趋势,且这三个发芽指标其不同老化天数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发芽势和活力指数的下降幅度比发芽率大。由此说明随着老化加深,种子活力先于生活力衰退,表现为发芽速率减慢,出苗不整齐,幼苗的健壮程度下降,生活力降低。由此可见,人工老化种子活力先于生活力衰退,老化时间越长,种子的生理劣变越深。5.供试的3个树种种子的SOD、POD、CAT和脱氢酶活性本身存在较大差异,并随着种子老化的加剧而明显递减,因此SOD、POD、CAT和脱氢酶活性活性下降是导致榆属树种种子活力降低的一个重要原因。6.种子浸出液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均随种子老化程度的加深而升高,说明老化对细胞膜系统影响较大,电导率和MDA含量的大小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强弱和细胞膜系统的完整性程度。7.将包括脱氢酶活性、相对电导率在内的6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指标可分为两类,第一类包括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和脱氢酶活性,它们是种子活力变化的主要原因,也是衡量种子活力的可靠指标,第二类是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种子萌发的研究进展
  • 1.1.1 种子萌发生理
  • 1.1.2 水分和盐分胁迫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1.2 种子活力的研究进展与现状
  • 1.2.1 国内外种子活力理论研究进展
  • 1.2.2 种子活力研究的热点问题
  • 1.2.3 种子活力和几种酶活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1 试验材料的来源和贮存
  • 2.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三章 三种榆属树种种子萌发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 3.1 试验材料及处理
  • 3.2 测定指标及方法
  • 3.2.1 发芽生理指标测定
  • 3.2.2 种子萌发的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种子发芽生理指标的比较
  • 3.3.2 种子贮藏物质的变化
  • 3.3.3 发芽过程中的淀粉酶活性的变化
  • 3.4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人工加速老化法测定老化条件下种子活力表现
  • 4.1 高温高湿加速老化处理
  • 4.2 测定的指标及方法
  • 4.2.1 种子活力指数测定
  • 4.2.2 种子膜质过氧化机理测定
  • 4.2.3 脱氢酶活性测定(采用TTCH 分光光度法测定)
  • 4.2.4 电导法测定膜透性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老化时间种子各活力指标的变化
  • 4.3.2 老化处理后膜透性的变化
  • 4.3.3 种子老化脱氢酶活性的变化
  • 4.4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榆属植物资源培育及其在城市园林建设中的应用[J].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2018(02)
    • [2].新疆常用榆属绿化树种疏密度调查分析[J]. 林业调查规划 2016(04)
    • [3].榆属基因资源的收集保存和利用[J]. 防护林科技 2015(07)
    • [4].几种榆属植物组织培养研究进展[J]. 森林工程 2013(02)
    • [5].5种榆属植物光响应曲线模型对比分析[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6(04)
    • [6].不同处理对4种榆属植物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8(05)
    • [7].倒榆的嫁接与管理[J]. 农村科技 2011(05)
    • [8].榆属种质资源半同胞家系果实表型多样性研究[J]. 山东林业科技 2016(04)
    • [9].松阳县长序榆播种繁殖技术探讨[J]. 绿色科技 2017(15)
    • [10].榆属植物新品种DUS测试指南性状特征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8(23)
    • [11].对4种榆属植物嫩枝扦插生根的初步研究[J]. 现代园艺 2017(20)
    • [12].金叶榆ISSR识别卡构建及8份榆属植物材料的亲缘关系分析[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4(03)
    • [13].基于ITS、atpB-rbcL序列的醉翁榆(Ulmus gaussenii)与相近榆属植物的亲缘关系[J].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6)
    • [14].身边的大树,春天开出啥样的花[J]. 花卉 2020(09)
    • [15].不同处理方法对榆属植物叶片总DNA提取效果的影响[J]. 河北林果研究 2015(04)
    • [16].百花食谱之三十八 榆钱花[J]. 园林 2009(03)
    • [17].4种耐风沙盐碱植物导管分子的比较解剖学研究[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3)
    • [18].白榆砧木嫁接不同榆属植物叶绿素和光合作用比较[J]. 农家参谋 2019(03)
    • [19].榆树茎皮的化学成分研究[J].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2013(01)
    • [20].浅谈榆树在乌鲁木齐市的应用和发展前景[J]. 陕西林业科技 2014(04)

    标签:;  ;  ;  ;  ;  

    三种榆属树种种子萌发特性及活力变化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