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社会的非理性表达 ——“网络暴力”初探

虚拟社会的非理性表达 ——“网络暴力”初探

论文摘要

尽管“网络暴力”现象日益普遍,但目前学界对“网络暴力”尚无权威界定。一般认为“网络暴力”的提法最初由“网络暴民”引申而来。因铜须门中部分网民干扰当事人正常生活的过激行为,2006年海外媒体提出了“网络暴民”的称谓。《国际先驱论坛报》以《以键盘为武器的中国暴民》为题,激烈抨击中国网民的“暴民现象”,质疑中国网民的做法是对个人权利的严重侵犯。但目前,国内外学界和业界也没有对“网络暴民”的内涵进行明确地界定,一般认为“网络暴民”的特征是:主观上有恶意制裁、审判当事人并谋求网络问题现实解决的动机;采用通过网络追查并公布传播当事人个人信息(隐私),同时煽动和纠集人群以暴力语言进行群体围攻的方式;导致在现实生活中使当事人遭到严重伤害并对现实产生实质性威胁的结果。“网络暴民”是“网络暴力”的主体,“网络暴力”本质上是虚拟社会的一种非理性表达手段。一般认为,“网络暴力”是由使用互联网的个体或群体实施的,基于一定的目的,借由虚拟社会中的非理性表达,采取诽谤、攻击、谣言、诬蔑、骚扰等方式介入现实社会,对网络以及现实中与之对应的个人、集体施加压力、造成影响、形成威胁的一系列行为的总称。在较为著名的“网络暴力”事件中,网民的非理性表达通常体现在言语和行动两个方面,具体形式表现为言语上非理性谩骂在数量上占多数、通过凭空揣测,将谩骂对象扩展到事件之外,以及行动上公布当事人隐私、干扰当事人生活,具体通过所谓“人肉搜索引擎”、网络“独立调查人”及准调查人来搜索当事人资料,网民自发或有组织地对当事人进行电话、明信片、传真骚扰,或是当面谴责。2007年以来,为规避对“网络暴力”的指责,网民采取以上行动时有所谓“非暴力不合作”倾向,即不与当事人发生言语或肢体上的直接冲突,以较为迂回的方式进行嘲笑讽刺,尽管形式上看似规避了“网络暴力”的嫌疑,但实际上与原来的行为追求同一种效果。“网络暴力”的原因有三点:第一,客观上,虚拟社会的匿名性、把关人的缺失为“网络暴力”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行性;第二,主观上,网民对虚拟社会中的言论自由存在“自由世界”和“匿名专制”的误读、滥用;第三,本质上,“网络暴力”是现实社会道德失范现象的折射与放大,这一方面是由于公民的道德素质良莠不齐,在其虚拟空间中表达为非理性,另一方面网络道德失范现象在现实社会中有迹可循。要解决虚拟社会的道德问题,首先要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问题。单纯地控制网络舆论无助于言论引导和情绪的适当释放,因此必须对网络言论进行合理地规范和引导,只有让事实和观点都得以充分地展现,才能更好地引导舆论。当人们在现实社会中有更多的自由和自我发展的机会时,会减低在网络虚拟社会中放纵自己、滥用自由的可能性。因此网络社会必须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制订有关的法律、法令,用技术增强对网络行为监管的能力。此外,由于商业利益的介入,各类网站应加强网站及其从业人员的行业自律,不能一味地迎合网民的需求而不问这种需求是不是合理。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的意义
  • 二、研究对象的界定
  • 三、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 四、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一章 "网络暴力"的提出
  • 第一节 从"网络愤青"到"网络暴民"
  • 一、"网络民族主义"催生"网络愤青"
  • 二、"网络愤青"演变为"网络暴民"
  • 三、"网络暴民"的特点
  • 第二节 "网络暴力"的成立条件及其后果
  • 一、"网络暴力"的提出
  • 二、介入现实是"网络暴力"的成立条件
  • 三、"网络暴力"给当事人现实生活带来实质性后果
  • 第二章 "网络暴力"的表现形式
  • 第一节 话语上的非理性谩骂
  • 一、非理性谩骂在数量上占多数
  • 二、谩骂对象扩展到当事人之外
  • 第二节 行动上的干扰现实
  • 一、公布当事人隐私
  • 二、干扰当事人现实生活
  • 第三章 "网络暴力"的成因
  • 第一节 客观上:虚拟社会为"网络暴力"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行性
  • 一、虚拟社会的匿名性等特点
  • 二、网络传播把关人的缺失
  • 第二节 主观上:网民对言论自由的误读
  • 一、"自由世界"的假象
  • 二、言论求同的"匿名专制"
  • 第三节 本质上:"网络暴力"是现实社会道德失范的折射与放大
  • 一、网民本是现实民众
  • 二、网络道德失范是现实社会道德失范的折射
  • 三、虚拟社会特性放大了现实社会的道德失范现象
  • 第四章 如何应对"网络暴力"
  • 第一节 对网络舆论进行合理的规范和引导
  • 第二节 网络社会必须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
  • 第三节 用技术手段增强对网络行为监管的能力
  • 第四节 各类网站应加强网站及其从业人员的行业自律
  • 第五节 消除"网络暴力"的现实根源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数字时代单位治理现代化成果惠及非网民的路径选择[J]. 领导科学 2020(04)
    • [2].网络不良行为的法律规制[J]. 区域治理 2019(48)
    • [3].四川在线:强化互动,纾解网民情绪助战“疫”[J]. 中国记者 2020(03)
    • [4].新时代高校好网民培育路径研究[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07)
    • [5].重大疫情信息传播中“部分青年网民”的缺位风险及应对策略[J]. 理论研究 2020(04)
    • [6].网民的时间都去哪了[J]. 支部建设 2019(09)
    • [7].论新时代网民自律的培育[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9(06)
    • [8].网民生活方式探讨[J]. 互联网天地 2019(06)
    • [9].网民心理与网络舆论研究综述[J]. 传播与版权 2017(10)
    • [10].移动网民新闻阅读的特征、使用习惯和动机分析[J]. 传媒论坛 2018(05)
    • [11].中国政治语境中的“网民”概念[J].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8(05)
    • [12].李彪:中国网民“动嘴”趋势增长[J]. 新闻论坛 2016(06)
    • [13].里约奥运会网民观众关注点发生变化的动机解析[J]. 视听 2017(07)
    • [14].“掌声”“嘘声”与“无声”——从快播审判看如何引领网民情绪的表达[J]. 传媒观察 2017(07)
    • [15].移动中的网民[J]. 中国科技信息 2017(14)
    • [16].中国网民向“高低两端”延伸[J]. 新闻论坛 2017(04)
    • [17].中国网民的进化[J]. 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 2017(10)
    • [18].依法治网视域下维护我国网民尊严探析[J]. 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 2016(01)
    • [19].独家数据:年轻网民如何看待2015年“两会”?[J]. 南风窗 2015(07)
    • [20].H5页面“用户使用说明”[J]. 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 2016(Z1)
    • [21].青少年网民素质提升的价值和途径研究[J]. 延边党校学报 2015(02)
    • [22].中国网民爱国主义的实证研究[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5)
    • [23].网民参与政府治理的创新实践[J]. 网络传播 2020(05)
    • [24].田丽:网络文化内容既来自平台也来自网民[J]. 文化月刊 2020(07)
    • [25].为“云”站岗的人:剑指乱象,守护网民[J]. 网络传播 2020(07)
    • [26].增强六个意识 做新时代中国好网民[J]. 网络传播 2018(02)
    • [27].中国好网民: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基石[J]. 网络传播 2018(02)
    • [28].把警察和凶犯弄反这个网民咋想的?[J]. 当代工人 2018(13)
    • [29].7.51亿网民上网都干啥?[J]. 视界观 2017(06)
    • [30].中国网民大数据[J]. 新民周刊 2015(50)

    标签:;  ;  ;  ;  

    虚拟社会的非理性表达 ——“网络暴力”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