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研究

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是对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思想进行的系统研究。作为当代最成熟的第三世界女性主义批评,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批评已经成为当代女性主义理论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把性别、种族、阶级的共时性话语引入到当代女性主义批评中,从而改变了女性主义的方向。 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批评在既有的研究领域里,进行了一种研究范式的转变。在黑人研究中,黑人女性批评加入了性属的成分;在女性主义研究中,加入了种族成分;在主流学术话语中,则是以种族、阶级、性属的多重话语改变了既有的学术话语。这种范式的转变,不仅使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作为一种独立的声音得以彰显,更为重要的是,它进一步推动、延展了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和黑人文学批评的发展,并对第三世界女性文学批评的建构有着不容忽视的启示意义。 当代黑人女性主义批评是在美国20世纪60年代黑人民权运动与当代女权主义运动的催生下成长起来的,同时它也是在60年代以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以及对多元文化的诉求这样的理论语境下发展起来的。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语境下,黑人女性主义批评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开始向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随后,产生了一大批有影响的黑人女性批评家:巴巴拉·史密斯(Barbara Smith)、巴巴拉·克里斯蒂(Barbara Christian)、奥德莉·劳德(Audre Lorde)、艾利丝·沃克(Alice Walker)、德波拉·E.麦克道威尔(Deborah E. McDowell)、苏珊·威利斯(Susan Willis)、瓦利玛·卢边诺(Wahneema Lubiano)、安吉拉·戴维斯(Angela Davis)、贝尔·胡克斯(bell hooks)等等。她们的评论涉及社会文化批评、教育、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的发展概况
  • 第一节 生成语境及基本界定
  • 第二节 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的历史进程
  • 第三节 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的新发展:文化研究
  • 第二章 文化渊源与理论语境
  • 第一节 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的非洲文化渊源
  • 第二节 解构主义与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批评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与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批评
  • 第四节 后殖民主义与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批评
  • 第三章 建构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传统
  • 第一节 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批评与文学经典
  • 第二节 美国黑人女性的自我定义:形象批评
  • 第三节 美国黑人女性文学传统的塑造
  • 第四章 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批评话语的建构
  • 第一节 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的对话意识
  • 第二节 美国黑人女性主义的对话体批评
  • 第五章 改写范式—美国黑人女性主义理论反思
  • 第一节 “差异”的女性主义观
  • 第二节 重审美国黑人文学批评
  • 第三节 本质主义的悖论与反思
  • 结语
  • 参考书目
  • 附录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同名人》中黑人女性角色的“他者”地位[J]. 现代交际 2020(01)
    • [2].女性的压迫与反抗:《毁灭》中黑人女性的属下地位解读[J]. 品位经典 2020(07)
    • [3].改善孕育希望——论特瑞·麦克米兰《力不从心》中的当代黑人女性生活[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7(01)
    • [4].从无名到具名——《紫颜色》中黑人女性的规训反抗和身份建构[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7(04)
    • [5].黑人女性精神成长之路——电影《相助》主题解读[J]. 电影评介 2016(13)
    • [6].浅论奈拉·拉森作品中黑人女性身份的逾越[J]. 北方文学 2019(35)
    • [7].“姐妹情谊”在黑人女性文学中的发展[J]. 青年文学家 2019(36)
    • [8].从女性主义视角下看《阳光下的葡萄干》中的黑人女性形象[J]. 山西青年 2020(03)
    • [9].论小说《他们眼望上苍》中的黑人女性问题[J]. 青年文学家 2016(36)
    • [10].解析托尼·莫里森小说中的黑人女性形象[J]. 唐山文学 2016(11)
    • [11].浅析《最蓝的眼睛》中黑人女性的自我憎恨意识[J]. 艺术品鉴 2017(02)
    • [12].论爱丽丝·沃克尔《紫颜色》里黑人女性的觉醒[J]. 山西青年 2017(12)
    • [13].《紫色》中黑人女性的形象探析[J]. 青春岁月 2017(09)
    • [14].论艾丽斯·沃克小说《紫色》中的黑人女性意识[J].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6(20)
    • [15].探析《野草在歌唱》中“女性他者”世界[J]. 北方文学 2017(06)
    • [16].《父亲的微笑之光》中的女性创伤[J]. 青年文学家 2017(18)
    • [17].试析电影《紫色》中的黑人女性形象[J]. 青年文学家 2017(20)
    • [18].《紫色》中西丽的创伤与复原[J]. 北方文学 2017(23)
    • [19].《最蓝的眼睛》中女主人公的悲剧探析[J]. 报刊荟萃 2017(04)
    • [20].艾丽丝·沃克的黑人女性意识解读[J]. 芒种 2015(14)
    • [21].《紫色》中的黑人女性同性关系[J]. 青年文学家 2015(27)
    • [22].艾丽斯·沃克《日用家当》中黑人女性性格解读[J].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4(01)
    • [23].论美国文学中的黑人女性形象[J]. 芒种 2014(13)
    • [24].黑人女性小说中的文化身份问题研究[J]. 语文建设 2013(33)
    • [25].《最蓝的眼睛》中对黑人女性命运的关注[J].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3(15)
    • [26].浅析美国文学中黑人女性形象的转变[J]. 长城 2009(10)
    • [27].试论男权意识下的黑人女性文学——赫斯顿与《他们眼望上苍》评析[J]. 作家 2011(06)
    • [28].《柠檬特调》:黑人女性传统的再现[J]. 大众文艺 2020(19)
    • [29].论《阳光下的葡萄干》中黑人女性形象[J]. 品位经典 2018(05)
    • [30].我们要革命——黑人女性先锋艺术家展[J]. 世界文化 2018(03)

    标签:;  ;  ;  ;  

    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