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陕甘宁边区的抗战文化

毛泽东与陕甘宁边区的抗战文化

论文摘要

抗战文化是抗战时期中国文化发展的主流和方向,它密切配合中国人民在政治战线和军事战线的抗日斗争,为全民族抗战的进行和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产生了巨大的作用。抗战文化研究进入人们的视野,引起学界重视,为期并不久远。研究成果虽不能说寥若晨星,但离汗牛充栋也有一定距离。可以说学术界对抗战文化的研究还相对薄弱,而且很少有人站在毛泽东这一视角来研究抗战文化。抗战时期,毛泽东十分重视抗战文化在抗战中的重大作用,他不仅在理论上强调抗战文化的重要性,而且亲自指导陕甘宁边区的抗战文化建设。正是在毛泽东的领导下,陕甘宁边区的抗战文化蓬勃发展,无论是教育、文艺、新闻出版、科学技术还是医疗卫生都取得了重大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毛泽东的重视及亲自参与是分不开的。加上抗战时期是毛泽东思想(包括毛泽东的文化思想)日趋成熟的时期,因此研究毛泽东的抗战文化理论和他对陕甘宁边区抗战文化的指导,不仅可以丰富毛泽东思想研究的内涵,而且可以拓宽抗战文化研究的视角。本文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毛泽东”、“陕甘宁边区”和“抗战文化”三者结合起来,从毛泽东对陕甘宁边区抗战文化的理论指导(主要是抗战文化的重要性、抗战文化的指导思想和任务、抗战文化的主要纲领)和毛泽东对陕甘宁边区抗战文化建设实践的指导(主要是对新闻出版、文艺运动、抗战教育、科学技术和医疗卫生的指导)来论述毛泽东与陕甘宁边区抗战文化建设的关系,并准确评价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的文化实践活动以及在他领导下的陕甘宁边区抗战文化的重大历史意义与现实启示。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的文化实践活动不仅在探索文艺大众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推动了民族新文化的发展,为其文化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实践基础,而且大力地推动了抗战文化的发展;毛泽东领导下的边区抗战文化的蓬勃发展更是有力地推动了全面抗战,在全国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健康的向上的文化,增强了边区的吸引力,提高了边区抗战的地位;在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的今天,在胡锦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召下,我们有必要借鉴抗战文化的成功经验,充分认识并发挥文化建设的重大作用,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毛泽东对陕甘宁边区抗战文化的理论指导
  • 1.1 抗战文化的重要性
  • 1.1.1 高度重视抗战文化在抗战中的作用
  • 1.1.2 充分肯定广大文化界人士的地位和作用,提出“没有知识分子的参加,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论断
  • 1.2 抗战文化的指导思想和任务
  • 1.2.1 抗战文化与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关系
  • 1.2.2 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指导思想
  • 1.2.3 抗战文化的指导思想
  • 1.2.4 抗战文化的基本任务
  • 1.3 抗战文化的基本纲领
  • 1.3.1 抗战文化是民族的文化
  • 1.3.2 抗战文化是科学的文化
  • 1.3.3 抗战文化是大众的文化
  • 第2章 毛泽东对陕甘宁边区抗战文化建设实践的指导
  • 2.1 悉心指导陕甘宁边区的抗战文化建设
  • 2.1.1 通过与边区文化界人士的广泛交往来加强与巩固文化界的统一战线,发展抗战文化
  • 2.1.2 关心新闻出版,要求“每个根据地都要建立印刷厂,出版书报,组织发行和输送的机关”
  • 2.1.3 重视文艺运动,支持艺术团体,关心艺术创作,提出“要使文艺很好地成为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的武器”
  • 2.1.4 狠抓抗战教育,提出“伟大的抗战运动必须有伟大的抗战教育运动与之相配合”
  • 2.1.5 注重科学技术,提出“自然科学是人们争取自由的一种武器”的观点
  • 2.1.6 关心医疗发展,提出要“在五到十年内,做到每个区有一个医务所,能够诊治普通的疾病”
  • 2.2 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对抗战文化的亲自参与
  • 2.2.1 为报刊杂志题词、撰稿、荐稿
  • 2.2.2 亲自到学校授课、演讲、作报告
  • 2.2.3 积极撰写抗战文章
  • 第3章 历史意义与现实启示
  • 3.1 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实践活动的历史意义
  • 3.1.1 大力地推动了陕甘宁边区抗战文化的发展
  • 3.1.2 在探索文艺大众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推动了民族新文化的发展
  • 3.1.3 为毛泽东文化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实践基础
  • 3.2 毛泽东领导下的陕甘宁边区抗战文化的历史意义
  • 3.2.1 有力地推动了全面抗战路线的实行,起到了团结全民抗战的作用
  • 3.2.2 在全国塑造了一种全新的健康的向上的文化,增强了边区的吸引力,提高了边区抗战的地位
  • 3.2.3 为抗战及战后的文化和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
  • 3.3 毛泽东指导陕甘宁边区抗战文化建设的现实启示
  • 3.3.1 一定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 3.3.2 一定要深刻认识并充分发挥文化建设的重大作用,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毛泽东对《<共产党人>发刊词》的修改[J].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7(06)
    • [2].施工图[J]. 黑龙江画报 2017(06)
    • [3].蒋含宇、彭淑清:因给毛泽东献花而结良缘[J]. 集邮博览 2017(09)
    • [4].《〈毛泽东选集〉真相》的真相[J]. 毛泽东研究 2015(01)
    • [5].毛泽东对党内政治文化的历史贡献[J]. 实事求是 2018(04)
    • [6].《〈毛泽东选集〉真相》的谎言实质[J]. 湖南社会科学 2016(03)
    • [7].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对改造知识分子思想的理论思考[J]. 知识文库 2018(11)
    • [8].《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原貌出版的一波三折[J]. 党的生活(黑龙江) 2018(08)
    • [9].例谈“依照”和“依据”的区别[J]. 文学教育(上) 2012(07)
    • [10].毛泽东抗逆力形成的因素分析及历史启示[J]. 湖南社会科学 2018(05)
    • [11].书纪事[J]. 美文(上半月) 2019(10)
    • [12].作者更正[J]. 中共党史资料 2009(04)
    • [13].毛泽东知识分子思想的研究述论[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 [14].浅谈《毛选》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思想[J]. 才智 2016(21)
    • [15].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形成及其当代启示[J]. 青年与社会 2018(27)
    • [16].延安时期“毛泽东热”探究[J]. 山西青年 2019(04)
    • [17].陈伯达是如何进入和淡出毛泽东视野的(上)[J]. 文史天地 2019(01)
    • [18].建党95周年图书推荐[J]. 西域图书馆论坛 2016(02)
    • [19].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实践论》《矛盾论》学习宣传活动研究[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9(03)
    • [20].《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版本变化探析[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 [21].钱钟书翻译《毛泽东选集》趣事[J]. 党建 2009(06)
    • [22].隐喻性科技词汇在政治语篇中的英译——以《毛选》为例[J]. 中国科技翻译 2016(04)
    • [23].毛泽东《实践论》在新时代的价值诠释[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 [24].电影厂非常道——文革记忆[J]. 上海采风 2013(02)
    • [25].论毛泽东的矛盾学说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从社会主义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理论角度分析[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2(01)
    • [26].快网:“8秒钟”够快吗?[J]. 中国企业家 2010(Z1)
    • [27].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纪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80周年[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 [28].《毛泽东选集(第五卷)》汉习语的英译表现手法浅析[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2(S4)
    • [29].沙龙漫谈[J]. 中国资产评估 2013(09)
    • [30].毛泽东《论持久战》版本研究[J]. 抗日战争研究 2018(03)

    标签:;  ;  ;  

    毛泽东与陕甘宁边区的抗战文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