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盏花素壳聚糖纳米粒的研究

灯盏花素壳聚糖纳米粒的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以生物降解型高分子材料壳聚糖为载体,灯盏花素为模型药物,采用现代靶向制剂技术,设计制成灯盏花素壳聚糖纳米粒鼻黏膜给药新剂型。对纳米粒进行了外观形态学、粒径、粒度分布研究;建立了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灯盏花素的含量,经专属性和方法学认证,确定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并进行了灯盏花素壳聚糖纳米粒包封率、载药量、体外释放度、稳定性等试验研究。方法:采用一步离子凝胶化法制备灯盏花素壳聚糖纳米粒(Bre-CS-NP)。根据单因素考察,发现影响纳米粒制备的主要因素有PlournicF-68量、Dextran-70量、转速、灯盏花素量、CS浓度和CS/TPP比例,并确定了这些因素的考察范围。在此基础上采用均匀设计法优化纳米粒的制备工艺,以形态、包封率和载药量加权组成的综合评分为指标,充分考察了六个因素不同水平对综合评分的影响。建立了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纳米粒的含量,采用电子透射显微镜观察Bre-CS-NP的外观形态,SAS软件进行正态统计分析粒径及粒度分布,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表面Zeta电位;超速离心法测定Bre-CS-NP的包封率、载药量;动态膜透析法考察Bre-CS-NP体外释药特性,研究体外释药机理;通过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和室温留样观察法考察了Bre-CS-NP的初步稳定性。结果:影响Bre-CS-NP粒径主要因素有PlournicF-68量、Dextran-70量、转速、灯盏花素量、CS浓度和CS/TPP比例。采用均匀试验设计优化纳米粒的最佳优化处方与工艺为:PluronicF-68 36mg,Dextran-70 30mg,置25ml烧杯中,加3.0ml pH6.0的4.0mg/ml的壳聚糖溶液,超声最优溶解,于电磁搅拌下(350rpm)将2ml 1.9mg/ml的Bre-pH6.8PBS溶液缓慢滴入上述溶液中,继续搅拌30min。缓慢向其中滴加1.0ml 2.0mg/ml的TPP溶液,搅拌15min,即得Bre-CS-NP。优化处方和工艺制备的Bre-CS-NP,透射电镜下大量呈现圆整、均匀的球形微粒,无粘连,平均粒径为254.1±13.6nm,Zeta电位值为+31.53±1.19mV。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pH6.8PBS为溶媒,测定Bre-CS-NP中Bre的含量,辅料不干扰测定,专属性强,方法简便、灵敏,Bre在2.0~16.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A=0.06059×C-0.01568,r=0.9996;日内、日间精密度的RSD均小于3%,平均回收率大于99%;测得纳米粒的包封率为75.84%,载药量为58.52%。Bre-CS-NP体外释药符合Higuchi方程,回归方程为:Q=10.36t1/2+10.38(r=0.9990);原料药体外释药符合一级速率方程,回归方程为:lgQ=0.2326t+1.3296(r=0.9937)。稳定性考察结果表明,Bre-CS-NP对高温和强光照射敏感。加速试验和室温留样试验表明,Bre-CS-NP除包封率略有下降外,其它指标无明显变化,稳定性较好。结论:将灯盏花素制成壳聚糖纳米粒目的是药物有效地靶向输送、浓集于靶部位,提高生物利用度,减少用药剂量和用药次数,降低毒副作用,提高治疗指数。采用一步离子凝胶法制备的Bre-CS-NP,包封率较高,体外释放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各项指标均基本达到设计目的和要求。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一、灯盏花素研究现状
  • 二、壳聚糖纳米粒研究状况
  • 三、立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一部分 灯盏花素壳聚糖纳米粒分析方法的建立
  • 一、仪器与试剂
  • 1.仪器
  • 2.药品与试剂
  • 二、方法与结果
  • 1.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建立
  • 1.1 检测波长的选择
  • 1.2 专属性试验
  • 1.3 标准曲线
  • 1.4 回收率
  • 1.5 精密度试验
  • 2.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建立
  • 2.1 色谱条件
  • 2.2 专属性试验
  • 2.3 标准曲线
  • 2.4 精密度试验
  • 2.5 回收率试验
  • 3.纳米粒的形态观察
  • 4.包封率和载药量的测定
  • 4.1 超速离心法测定包封率的加样回收率试验
  • 4.2 包封率测定
  • 4.3 载药量的测定
  • 5.粒度测定
  • 6.表面电位测定
  • 三、讨论
  • 第二部分 灯盏花素壳聚糖纳米粒处方及制备工艺研究
  • 一、仪器与试剂
  • 1.仪器
  • 2.药品与试剂
  • 二、方法与结果
  • 1.处方前研究
  • 1.1 灯盏花素的理化性质
  • 1.2 Bre-pH6.8 PBS溶液稳定性考察
  • 2.壳聚糖纳米粒制备方法的选择
  • 2.1 一步法
  • 2.2 二步吸附法
  • 3.Bre-CS-NP处方与制备工艺考察
  • 3.1 单因素考察Bre-CS-NP的处方与工艺
  • 3.2 均匀设计优化纳米粒处方与工艺
  • 3.3 验证优化处方
  • 三、讨论
  • 第三部分 灯盏花素壳聚糖纳米粒的质量评价
  • 一、仪器与试剂
  • 1.仪器
  • 2.药品与试剂
  • 二、质量评价
  • 1.形态观察
  • 2.粒度分布
  • 3.包封率和载药量
  • 4.PH值的测定
  • 5.Zata电位的测定
  • 三、体外释药性研究
  • 1.释放介质的选择
  • 2.释放度测定
  • 3.释放动力学分析
  • 四、稳定性考察
  • 1.稳定性的评价指标
  • 1.1 灯盏乙素含量
  • 1.2 包封率
  • 1.3 形态
  • 2.影响因素试验
  • 3.壳聚糖纳米粒的稳定性
  • 3.1 加速试验
  • 3.2 长期试验
  • 五、讨论
  • 全文结论
  • 1.Bre-CS-NP的制备
  • 2.Bre-CS-NP的质量评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离子诱导结合化学交联法制备黄芩苷壳聚糖纳米粒[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0(02)
    • [2].壳聚糖纳米粒载体的应用研究进展[J]. 西北药学杂志 2015(02)
    • [3].载基因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及其特性的研究[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08(10)
    • [4].壳聚糖纳米粒制备研究进展及在靶向给药系统中的应用[J]. 中国执业药师 2013(04)
    • [5].白藜芦醇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及理化性质[J]. 中国药学杂志 2009(06)
    • [6].载阿霉素新型壳聚糖纳米粒的性质及体外抗肿瘤研究[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3(16)
    • [7].壳聚糖纳米粒制备的研究进展[J]. 齐鲁药事 2008(11)
    • [8].甘油三酯介质中制备壳聚糖纳米粒工艺研究[J].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2008(03)
    • [9].头孢噻呋钠-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及相关性质的研究[J]. 中国兽医科学 2012(06)
    • [10].壳聚糖纳米粒作为基因治疗载体的研究进展[J]. 广东医学 2008(10)
    • [11].三七总皂苷壳聚糖纳米粒冻干粉的制备工艺研究[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2)
    • [12].载抗肿瘤药物的壳聚糖纳米粒氨基化靶向修饰物的研究进展[J]. 中国药房 2018(13)
    • [13].聚乙二醇化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及局部滴眼给药性能评价[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7(13)
    • [14].阿昔洛韦/赖氨酸壳聚糖纳米粒的理化性质考察[J].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2(03)
    • [15].壳聚糖纳米粒在乙型肝炎疫苗中的应用[J].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2(11)
    • [16].壳聚糖纳米粒制备技术研究进展[J]. 抗感染药学 2008(02)
    • [17].结核多肽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及表征[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20(04)
    • [18].壳聚糖纳米粒在药物输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2013(01)
    • [19].负载紫杉醇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表征与释药性能[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9(03)
    • [20].5-氟尿嘧啶壳聚糖纳米粒冻干粉的制备[J]. 安徽医学 2017(09)
    • [21].盐酸吉西他滨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特性研究[J]. 中国新药杂志 2011(23)
    • [22].雌二醇鼻用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性质的考察[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08(07)
    • [23].曲尼司特的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和体外释放研究[J].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08(04)
    • [24].硫酸庆大霉素-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及性能评价[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42)
    • [25].甘草酸表面修饰N-己酰化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J]. 中国药房 2009(36)
    • [26].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J]. 中国新药杂志 2012(02)
    • [27].壳聚糖纳米粒和微球体外结合脂类和胆酸盐的研究[J]. 食品科技 2010(09)
    • [28].载基因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及免疫增强作用的初步研究[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8(02)
    • [29].甘草酸表面修饰阿霉素壳聚糖纳米粒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0(01)
    • [30].壳聚糖纳米基因载体的制备及特性的研究[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9(01)

    标签:;  ;  ;  ;  ;  

    灯盏花素壳聚糖纳米粒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