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水介质中比色阴离子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其性质的研究

含水介质中比色阴离子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其性质的研究

论文摘要

光化学传感器被广泛地用于检测各种金属离子和阴离子。荧光化学传感器具有选择性好、灵敏度高、简便快速等优点,而比色化学传感器比较受到关注,这类传感器可不借助于任何昂贵的仪器设备而直接用‘裸眼’识别。本论文以硫脲、脲、咔哗、腙、胺基、酚羟基等氢键供体作为识别点,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颖简单的比色阴离子探针,并研究其光谱性质和识别机制。其中,探针P1,P8和P9具有在含水溶剂中检测与识别阴离子的能力。主要工作概述如下:1.设计合成了四个基于脲或硫脲基团的探针分子P1-7。在含水溶剂DMSO:H2O(95:5,v/v)中,探针P1能够与阴离子结合,用‘裸眼’即可观察到溶液颜色由浅紫色变成深紫色。借助UV-vis光谱手段,P1能够定性地捡测到牙膏中的氟离子。探针P2以硝基作为生色基团,脲基作为阴离子识别点,在DMSO介质中,也能当作一个比色阴离子探针。探针P3-4拥有两种不同的阴离子识别位点——咔哗基和脲基。P3中有强的吸电子基——硝基,在DMSO中,P3要比P4结合阴离子的能力强很多。2.设计合成了基于腙类衍生物的比色阴离子探针P8-9。在竞争介质DMSO:H2O(95:5,v/v)中,加入强碱性阴离子时,P8溶液的颜色由黄色变成红色,实现‘裸眼’检测阴离子的目的。干扰实验结果表明,其它离子对P8检测AcO-离子的干扰很小。由于分子结构的刚性得到增强,P9与阴离子作用后,表现出荧光增强的性质,同时伴随溶液颜色变化。3.设计合成了一个以偶氮作为生色基团,硫脲基作为阴离子识别位点的比色探针分子P12。探针分子P12以两种异构体形式——偶氮式和腙式,存在于DSMO溶液中,主要是以偶氮式存在。当与强碱性阴离子(如氟离子)作用后,P12将由偶氮式转为腙式,同时伴随着UV-vis,荧光以及溶液颜色的变化,因而达到‘裸眼’检测阴离子的目的。4.设计合成了两个分别基于分子内电荷转移(ICT)和光诱导电子转移(PET)发光机制的荧光探针P13-14。在DMSO溶液中,P13基于ICT发光机理,对阴离子表现出双波长变化的荧光响应,可以作为一个荧光比率探针。而P14是基于PET发光机理,对阴离子表现出荧光淬灭响应。随着阴离子的不断加入,P14将逐步发生去质子,并伴随可以‘裸眼’观察的颜色变化。此外,还合成了脲衍生物P5-7,大环化合物P15以及P11-12等。由于这些化合物结构中缺乏生色基团,因此它们无法实现阴离子的‘裸眼’检测。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前言
  • 1.1 阴离子在生命体中的重要作用
  • 1.2 阴离子与受体分子的作用类型
  • 1.2.1 氢键作用
  • 1.2.2 静电引力作用
  • 1.2.3 静电引力和氢键协同作用
  • 1.2.4 路易斯酸配位作用
  • 1.2.5 金属配位作用
  • 1.2.6 疏水作用
  • 1.3 阴离子探针的设计原理
  • 1.3.1 受体—信号体耦合法
  • 1.3.2 置换法
  • 1.3.3 化学计量法
  • 1.4 阴离子识别遇到的挑战
  • 1.5 阴离子探针的发展
  • 1.5.1 电化学探针
  • 1.5.1.1 二茂铁作为信号团
  • 1.5.1.2 二茂钴作为信号团
  • 1.5.1.3 其它信号团
  • 1.5.2 比色探针
  • 1.5.2.1 硝基作为生色基团
  • 1.5.2.2 喹喔啉作为生色基团
  • 1.5.2.3 蒽醌作为生色基团
  • 1.5.2.4 偶氮作为生色基团
  • 1.5.2.5 染料作为生色基团
  • 1.5.3 荧光探针
  • 1.5.3.1 光诱导电子转移(PFT)
  • 1.5.3.2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
  • 1.5.3.3 分子内电荷转移(ICT)
  • 1.5.3.4 单体—激基缔/复合物形成
  • 1.5.3.5 刚性效应
  • 1.5.3.6 激发态分子间质子转移(ESPT)
  • 1.5.3.7 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ESIPT)
  • 1.6 论文设想
  • 第二章 含水介质中阴离子的比色识别(一):基于硫脲或脲衍生物的阴离子比色探针
  • 2.1 概述
  • 2.2 探针分子的设计
  • 2.3 探针分子的合成路线
  • 2.4 实验部分
  • 2.4.1 试剂和仪器
  • 2.4.2 探针分子的合成与表征
  • 2.4.2.1 中间体4-硝基苯异氰酸酯M1的合成
  • 2.4.2.2 中间体苯异氰酸酯M2的合成
  • 5氯咔唑M3的合成'>2.4.2.3 中间体3,6-5氯咔唑M3的合成
  • 2.4.2.4 中间体1,8-二硝基-3,6-二氯咔唑M4的合成
  • 2.4.2.5 中间体1,8-二胺-3,6-二氯咔唑M5的合成
  • 2.4.2.6 中间体1,10-邻菲罗啉-5,6-二胺M6的合成
  • 2.4.2.7 中间体4,4'-二胺基-2,2'二联吡啶M7的合成
  • 2.4.2.8 探针分子β-N-(4-硝基苯胺基)-N'-苯基硫脲P1的合成
  • 2.4.2.9 探针分子β-N-(2,4-二硝基苯胺基)-苯基脲P2的合成
  • 2.4.2.10 探针分子1,8-二(4-硝基苯基脲)-3,6-二氯咔唑P3的合成
  • 2.4.2.11 探针分子1,8-二(苯基脲)-3,6-二氯咔唑P4的合成
  • 2.4.2.12 探针分子P5
  • 2.4.2.13 探针分子P6
  • 2.4.2.14 探针分子P7
  • 2.4.3 光谱滴定,络合数测定和络合常数计算
  • 2.4.3.1 溶液的配置
  • 2.4.3.2 络合数的测定方法
  • 2.4.3.3 络合常数计算方法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探针P1与阴离子的作用
  • 2.5.1.1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 2.5.1.2 探针P1与阴离子的结合常数
  • 1H NMR滴定分析'>2.5.1.31H NMR滴定分析
  • 2.5.1.4 实际样品分析
  • 2.5.2 探针P2与阴离子的作用
  • 2.5.2.1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 2.5.2.2 探针P2与阴离子的结合常数
  • 1H NMR滴定分析'>2.5.2.31H NMR滴定分析
  • 2.5.3 探针P3-7与阴离子的作用
  • 2.5.3.1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 1H NMR滴定分析'>2.5.3.21H NMR滴定分析
  • 2.5.3.3 探针分子P3与阴离子结合常数的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含水介质中阴离子的比色识别(二):基于腙类衍生物的阴离子比色探针
  • 3.1 引言
  • 3.2 探针分子的设计
  • 3.3 探针分子的合成路线
  • 3.4 实验部分
  • 3.4.1 试剂和仪器
  • 3.4.2 探针分子的合成与表征
  • 3.4.2.1 中间体5-溴水杨醛M8的合成
  • 3.4.2.2 探针分子5-溴水杨醛-2,4-二硝基苯腙P8的合成
  • 3.4.2.3 探针分子2-羟基-3-溴-苯基硫半卡巴腙P9的合成
  • 3.4.2.4 探针分子P10和P11的合成
  • 3.4.3 溶液的配制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探针P8与阴离子的作用
  • 3.5.1.1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 3.5.1.2 探针P8与阴离子的结合常数
  • 1H NMR滴定分析'>3.5.1.31H NMR滴定分析
  • 3.5.2 探针P9与阴离子的作用
  • 3.5.2.1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 3.5.2.2 荧光光谱分析
  • 3.5.2.3 探针P9与阴离子的结合常数
  • 1H NMR滴定分析'>3.5.2.41H NMR滴定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偶氮衍生物的比色阴离子探针的研究:探针分子互变异构在阴离子识别中的应用
  • 4.1 概述
  • 4.2 探针分子的设计
  • 4.3 探针分子的合成路线
  • 4.4 实验部分
  • 4.5 结果与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ICT或PET发光机理的荧光比色探针的研 究
  • 5.1 概述
  • 5.2 探针分子的设计
  • 5.3 探针分子的合成路线
  • 5.4 实验部分
  • 5.5 结果与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论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 [1].长链烷氧基苯甲酰基硫脲的阴离子识别应用研究[J].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20(06)
    • [2].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阴离子的影响因素[J]. 环境与发展 2020(10)
    • [3].离子色谱法测定雨水中4种阴离子[J]. 广东化工 2020(20)
    • [4].功能分子材料为受体的阴离子识别研究新进展[J]. 材料导报 2015(05)
    • [5].基于脲衍生物阴离子识别的电化学检测[J]. 化学进展 2015(05)
    • [6].基于氢键的阴离子识别主体分子的研究进展[J]. 无机化学学报 2015(09)
    • [7].识别磷酸二氢根离子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J].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20(06)
    • [8].一种硫脲受体的合成及其对阴离子识别的研究[J].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16(11)
    • [9].阴离子受体的研究进展[J]. 化学试剂 2015(10)
    • [10].基于吡咯的阴离子受体研究进展[J]. 应用化工 2018(08)
    • [11].离子法测定中蒙药材苦杏仁中六种阴离子的含量[J].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7(03)
    • [12].吡啶并[2,3-d]嘧啶衍生物受体的合成及对阴离子识别研究[J]. 有机化学 2014(02)
    • [13].含氮阴离子受体的研究进展[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1(09)
    • [14].含酚羟基间苯二甲酰基硫脲钳形受体的合成及阴离子识别研究[J].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3)
    • [15].缩氨基硫脲受体的合成及阴离子识别规律研究[J].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10(08)
    • [16].水溶液中硼氧配阴离子的存在形式及影响因素[J]. 无机盐工业 2008(02)
    • [17].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水中7种阴离子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5(18)
    • [18].钳形酰腙类阴离子受体的合成及识别性质研究[J]. 化学通报 2015(08)
    • [19].自制阴离子盐和“爱力宝”饲喂围产期奶牛的效果对比分析[J]. 新疆畜牧业 2013(02)
    • [20].一种双腙受体的合成及阴离子识别性能研究[J].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13(09)
    • [21].香豆素衍生物对阴离子的识别特性[J].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12(01)
    • [22].含异种阴离子的室温离子液体的合成和表征[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1)
    • [23].含腙主体的阴离子识别[J]. 化学进展 2011(06)
    • [24].含吡啶阳离子的阴离子受体的研究进展[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1(09)
    • [25].阴离子盐对围产期奶牛的作用机理及其应用[J]. 中国饲料 2011(22)
    • [26].阴离子盐及日粮钙水平对围产期奶牛血清钙平衡及生产性能的影响[J]. 畜禽业 2009(08)
    • [27].1,8-二(2-吡咯酰胺)-3,6-二氯咔唑的合成、晶体结构及阴离子识别研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9(11)
    • [28].N-硝基脲类的合成及其阴离子识别研究[J]. 无机化学学报 2008(07)
    • [29].含缩氨基硫脲席夫碱侧链的苯并菲阴离子受体的合成及识别研究[J].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16(10)
    • [30].上海霾与非霾期大气颗粒物水溶性阴离子特征[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3(S2)

    标签:;  ;  ;  ;  ;  ;  ;  

    含水介质中比色阴离子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其性质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