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新闻宣传思想的系统考察

孙中山新闻宣传思想的系统考察

论文摘要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革命家、政治家,也是一位杰出的宣传家。他的一生既是革命的一生,也是新闻宣传的一生。在孙中山35年的新闻生涯中,他领导了三次报刊论战,创办、资助了数十种报刊,发表了众多政论文章。他所创办的《中国日报》、《民报》、《建设》等刊物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开启了资产阶级新闻实践的新纪元。他对新闻事业、新闻自由、新闻功能等领域进行的思考也为资产阶级新闻理论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探讨孙中山的新闻宣传思想对于中国近现代新闻思想史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孙中山新闻宣传思想有三大来源: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来源于西方科学精神,立足于新闻传播实践;孙中山新闻宣传思想包括四方面内容:包括他的新闻宣传主体论、新闻宣传自由论、新闻宣传功能论及新闻宣传策略论;孙中山新闻宣传思想的特点是依托三民主义、融合中西精粹,先进落后并存、思想矛盾交织,理论实践统一、传统创新结合;文章还探讨了孙中山新闻宣传思想的重要影响,对它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进行了分析。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课题来源
  • 0.2 文献综述
  • 0.3 研究内容、方法及意义
  • 第1章 孙中山新闻宣传思想的历史渊源
  • 1.1 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
  • 1.1.1 “去芜存菁”原则
  • 1.1.2 “知难行易”学说
  • 1.1.3 “兼爱非攻”思想
  • 1.2 来源于西方科学精神
  • 1.2.1 求真务实思想
  • 1.2.2 无畏创新精神
  • 1.3 立足于新闻宣传实践
  • 1.3.1 孕育奠基时期(1891—1894)
  • 1.3.2 发展兴盛时期(1894—1911)
  • 1.3.3 成熟完备时期(1911—1925)
  • 第2章 孙中山新闻宣传思想的主要内容
  • 2.1 新闻宣传主体论
  • 2.1.1 新闻宣传者应有丰富的知识储备
  • 2.1.2 新闻宣传者应具备高尚的职业品格
  • 2.2 新闻宣传自由论
  • 2.2.1 新闻宣传自由乃国民之自由
  • 2.2.2 新闻宣传自由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基础
  • 2.2.3 新闻宣传自由不应被滥用
  • 2.3 新闻宣传功能论
  • 2.3.1 传播信息引导舆论
  • 2.3.2 传承知识教育国民
  • 2.3.3 服务政治促进建设
  • 2.4 新闻宣传策略论
  • 2.4.1 至诚:端正宣传态度
  • 2.4.2 亲近:把握受众心理
  • 2.4.3 一致:提倡“言论归一”
  • 2.4.4 寓情:用事实说话
  • 第3章 孙中山新闻宣传思想的基本特色
  • 3.1 依托三民主义,融汇中西精粹
  • 3.1.1 唤起民族意识
  • 3.1.2 建立民权政治
  • 3.1.3 提倡民生建设
  • 3.2 先进落后并存,思想矛盾交织
  • 3.2.1 亲民思想与英雄史观并存
  • 3.2.2 个人自由与国家自由的悖论
  • 3.3 理论实践统一传统创新结合
  • 3.3.1 理论指导下的新闻实践
  • 3.3.2 传统文化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 第4章 孙中山新闻宣传思想的重要影响
  • 4.1 孙中山新闻宣传思想的历史地位
  • 4.1.1 孙中山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 4.1.2 国民党新闻宣传政策的主要理论依据
  • 4.2 孙中山新闻宣传思想的现实意义
  • 4.2.1 为坚持新闻宣传党性原则提供借鉴
  • 4.2.2 为明晰新闻宣传者责任提供思路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孙中山缘何青睐《民报》[J]. 文史博览 2015(10)
    • [2].知识点梳理: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J]. 初中生辅导 2017(08)
    • [3].论国家平等权与国家自由——以《民报》为考察对象[J].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 [4].中国如何由自由沦为专制——以《民报》为考察对象[J].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5)
    • [5].《民报》阵营分野与辛亥革命前后政治舆论的媒介镜像[J]. 学术月刊 2012(03)
    • [6].章太炎与《民报》广告[J]. 传媒观察 2012(11)
    • [7].论《民报》与先进文化在近代中国的传播[J]. 当代传播 2011(02)
    • [8].《民报》图片编辑研究[J]. 编辑之友 2010(12)
    • [9].《民报》与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J]. 青年记者 2009(33)
    • [10].《民报》主编的胡张之争[J]. 读书文摘 2010(07)
    • [11].追寻共和理想,传播民主意识——兼论《民报》的历史贡献和现代启示[J]. 中国广播 2011(10)
    • [12].《民报》与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早期传入[J]. 长白学刊 2019(01)
    • [13].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系列8 《民报》与三民主义理论[J]. 文史参考 2011(10)
    • [14].从新知识阶层的兴起看《民报》的盛衰[J]. 新闻大学 2011(03)
    • [15].论国家干涉与国家自由——以《民报》为考察对象[J].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 [16].历史地看待孙中山有关现代民族国家问题的言行——从《民报》发刊词“恢复中华”说起[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16(06)
    • [17].新加坡《民报》考[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17(06)
    • [18].革命者的节日:东京《民报》纪元节庆祝大会及其反响[J]. 社会科学研究 2017(06)
    • [19].同盟会分裂中的人事纠纷——以两次“倒孙风潮”作考察[J].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20(01)
    • [20].印度争取国家自由的运动可为中国之鉴——以《民报》为考察对象[J].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4)
    • [21].论不平等条约与国家自由——以《民报》为考察对象[J].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 [22].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二○一七年总目次[J].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 [23].试谈《民报》时评的舆论宣传[J]. 新闻世界 2014(08)
    • [24].孙中山公开使用“三民主义”一词时间考[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 [25].《民报》经济新闻报道研究[J]. 新闻界 2010(02)
    • [26].《民报》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J]. 人文论丛 2010(00)
    • [27].章太炎与孙中山:分合不定两“冤家”[J]. 学习博览 2011(07)
    • [28].清末君主立宪与民主立宪的大论争[J]. 中国人大 2010(19)
    • [29].晚清报界对西方观念认知的跨语言考察[J]. 社会科学家 2018(11)
    • [30].“督抚革命”与“督抚式的革命”[J]. 近代中国 2008(00)

    标签:;  ;  

    孙中山新闻宣传思想的系统考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