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FM调制的电荷泵

基于PFM调制的电荷泵

论文摘要

电池供电的便携式电子产品的发展,对DC/DC电源管理芯片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更低功耗、更小体积、更快响应、更小纹波。常见的DC/DC控制芯片有LDO、开关电感型和开关电容型。其中LDO是线性调整器,相对而言,其效率最低;电感型控制器尽管效率较高,但存在体积大,EMI高等缺点;而开关电容型电荷泵,效率较高,且具有功率密度高的优点,在几百毫安的负载范围内,其优势最为明显。本文在深入研究电荷泵功率级特性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现存的各种控制模式,包括电压型控制模式、电流型控制模式和传统的PFM控制模式等,提出了一种新的变频(FR)控制模式。FR控制策略在重载、中载时采用连续的变频模式,使变换器达到更高的工作效率,同时减小其纹波电压;在轻载下采用传统的PFM控制策略,提高效率。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如下:一、实现了一种新颖的变频(FR)控制策略。其优点是:效率高,纹波小,克服了传统PFM控制策略的缺点。二、建立了频率调制的电荷泵功率级模型。该模型为采用频率控制策略的电荷泵环路稳定性设计,提供了理论分析基础。迄今为止没有关于变频控制的电荷泵功率级模型的文章发表。文中第一章分析了各种常用的电荷泵功率级结构。在此基础上,第二章详细分析了不同的控制策略。第三章针对提出的变频(FR)控制策略,对交叉藕荷电荷泵功率级进行了小信号建模。第四章详细分析了系统的各个单元模块电路。其中包括误差放大器,振荡器,死区控制电路,电荷泵功率级,迟滞比较器,以及数字逻辑控制单元等。第五章对采用FR控制策略的电荷泵系统进行了理论分析,设计和仿真验证。本设计是在TSMC 0.35um 2P4M polycide工艺下进行的,并且使用CADENCE的Spectre仿真器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的结果证明本文提出的变频(FR)控制策略被顺利实现,系统整体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表目录
  • 第一章 电荷泵的发展概况
  • 1.1 电荷泵电路的应用前景
  • 1.2 增益拓扑类型的发展
  • 1.2.1 单增益升压型控制器
  • 1.2.1.1 普通倍压器
  • 1.2.1.2 交叉耦合倍压器
  • 1.2.1.3 DICKSON电荷泵
  • 1.2.2 负压型控制器
  • 1.2.3 多增益型控制器
  • 1.3 开关电容型电源控制器的衡量标准
  • 第二章 电荷泵的控制策略
  • 2.1 电荷泵控制的种类
  • 2.1.1 电压型模式控制
  • 2.1.2 电流型模式控制
  • 2.1.3 传统的PFM模式控制
  • 2.2 提出的FR模式控制
  • 2.2.1 基本的控制思想
  • 2.2.2 FR控制策略的优点
  • 第三章 频率调制的电荷泵功率级建模
  • 3.1 推导开关型小信号模型的常用方法
  • 3.1.1 状态空间平均
  • 3.1.2 平均开关模型
  • 3.2 频率调制电荷泵功率级DC模型的建立
  • 3.3 频率调制电荷泵功率级AC模型的建立
  • 3.4 频率调制电荷泵功率级模型的验证
  • 第四章 FR控制模式的电荷泵单元模块电路设计
  • 4.1 关键模块设计
  • 4.1.1 电压基准
  • 4.1.1.1 原理分析
  • 4.1.1.2 电路设计
  • 4.1.1.3 仿真结果
  • 4.1.2 振荡器
  • 4.1.2.1 原理分析
  • 4.1.2.2 电路设计
  • 4.1.2.3 仿真结果
  • 4.1.3 误差放大器(EA)
  • 4.1.3.1 原理分析
  • 4.1.3.2 电路设计
  • 4.1.3.3 仿真结果
  • 4.1.4 非重叠时钟信号产生电路
  • 4.1.5 迟滞比较器
  • 4.1.5.1 原理分析
  • 4.1.5.2 电路设计
  • 4.1.5.3 仿真结果
  • 4.1.6 功率级
  • 4.1.6.1 原理分析
  • 4.1.6.2 电路设计
  • 4.1.6.3 仿真结果
  • 4.1.7 过压保护电路
  • 4.1.7.1 原理分析
  • 4.1.7.2 电路设计
  • 4.1.7.3 仿真结果
  • 第五章 系统设计与仿真
  • 5.1 系统补偿策略
  • 5.2 系统时域和频域响应
  • 5.2.2.1 一阶系统的时域和频域响应
  • 5.2.2.2 二阶系统的时域和频域响应
  • 5.3 FR系统级设计
  • 5.3.1 原理分析
  • 5.3.2 电路设计
  • 5.3.3 系统的补偿策略
  • 5.3.3.1 补偿策略的原理图
  • 5.3.3.2 补偿电路设计
  • 5.4 系统仿真结果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平均容积的PFM评分系统对晚期胰腺癌病人生存的预测价值[J]. 腹部外科 2020(05)
    • [2].口腔专业“理实一体化”实施后的教学效果——以前牙PFM修复为例[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20)
    • [3].烤瓷熔附金属全冠(PFM)的精细制做[J]. 医学信息(上旬刊) 2011(08)
    • [4].PFM修复前激光龈成形术56例疗效观察[J]. 福建医药杂志 2008(01)
    • [5].一种PFM电荷泵充放电系统的驱动电路设计[J]. 电子世界 2012(11)
    • [6].基于PFM调制的超低功耗红外光通信装置设计[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4)
    • [7].牙冠延长术在PFM修复失败病例中的应用[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9(10)
    • [8].PFM崩瓷原因分析与对策[J]. 中国医学创新 2010(24)
    • [9].快速铸造法在金属烤瓷全冠(PFM)修复体的临床应用[J]. 淮海医药 2010(02)
    • [10].基于PFM模型与倾向匹配得分法的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估[J]. 征信 2020(06)
    • [11].老年患者PFM修复体失败即刻临床处置探析[J]. 中国实用医药 2013(22)
    • [12].铜绿假单胞菌pfm基因对三型分泌系统效应蛋白的影响[J]. 微生物学通报 2013(08)
    • [13].基于PFM平均电流调节的脉冲MAG焊熔滴过渡控制[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4)
    • [14].基于PFM模型的新三板企业股权价值评估[J]. 经济数学 2017(03)
    • [15].我国非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度量的研究——基于期权定价PFM模型和支持向量机SVM回归分析[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6)
    • [16].后牙金铂合金全金属颈环PFM的临床观察[J]. 青岛医药卫生 2010(03)
    • [17].磁性纳米复合吸附剂PFM对铜的吸附性能与吸附机理研究[J]. 环境工程 2020(05)
    • [18].PFM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混凝效果与微观形态分析[J]. 水资源保护 2016(04)
    • [19].PFM电源模块的测试研究[J].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19(04)
    • [20].后牙钯合金PFM全金属颈环边缘适合性的临床观察[J]. 陕西医学杂志 2014(06)
    • [21].PFM开关电源集成电路的抗电磁干扰设计[J]. 半导体技术 2017(08)
    • [22].基于PFM算法在异步电动机控制系统中的运用[J]. 电气应用 2014(18)
    • [23].颈缘完成线弯曲度的金-1.6wt%钛合金的瓷边缘PFM精度[J].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2008(03)
    • [24].PFM开关电源控制电路的抗电磁干扰设计[J]. 电子器件 2018(02)
    • [25].基于PFM改进模型对中国非上市银行的信用风险评估[J]. 中国市场 2015(29)
    • [26].二氧化锆全瓷冠与纯钛PFM全冠修复前牙的临床对比研究[J].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5(11)
    • [27].两种全瓷系统与金铂合金PFM冠边缘适合性的实验研究[J].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12(06)
    • [28].一种电流模式PFM型LED驱动IC的设计[J]. 电子元器件应用 2011(01)
    • [29].一种电流检测PFM型LED驱动IC的设计[J]. 微电子学 2011(02)
    • [30].PFM及PWM方式串联谐振CCPS研究[J]. 电力电子技术 2010(07)

    标签:;  ;  ;  

    基于PFM调制的电荷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