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CP术后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及护理体会

ERCP术后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及护理体会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650032

摘要:目的:研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在ERCP术后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月行ERCP手术的10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住院时间、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止血时间。结果:观察组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为3.70%低于对照组的14.81%;观察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护理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ERCP术后患者的护理中,采用针对性护理,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可有效减少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缩短止血时间,促进患者恢复,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ERCP;术后并发症;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体会

ERCP是一种诊断和治疗胰胆管疾病的有效方法,主要用于各种胆道疾病、胰腺癌、胰腺的先天畸形、慢性胰腺炎的诊断,随着内镜的改进,插管技术及造影成功率的提高,ERCP对胰胆管疾病及十二指肠疾病的正确诊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ERCP基础上同时进行介入治疗,但是ERCP是有风险的内镜操作,此操作方法比较复杂,术中和术后均可出现并发症,如急性胰腺炎、胆道感染、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因此,进行有效的护理就显得非常有意义了[1]。本文就对ERCP术后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的效果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月在我院行ERCP手术的108例患者参与本次研究,将这些患者按照随机均分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中,男性29例、女性25例,年龄21~79岁,平均年龄(40.5±3.7)岁;对照组中,男性28例、女性26例,年龄22~80岁,平均年龄为(40.6±3.8)岁,用分析软件将他们两组的基本资料进行分析,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性护理,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内镜术中护理,术中建立心电监护、静脉通路和吸氧等护理,取患者左侧卧,插入内镜,治疗中指导患者放松身体,并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以及面色情况,并配合医生止血。②环境护理,若床位允许,尽可能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病房,保持病房温度、湿度适宜,确保患者在安静的环境内进行治疗和护理。③心理护理,ERCP后并发症非常多见,出血时常见的并发症,患者及家属内心是比较恐惧的,因此,护理人员需对患者讲解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消除患者焦虑、恐惧的不良心理情绪。③饮食护理,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对少量出血但没有呕吐的患者给予流质、清淡饮食,给以半流质、易消化的食物,尽量少食多餐,对于急性大出血和呕吐的患者需禁食。④并发症护理,术后用内镜观察患者的病灶,严密监测患者术后的症状,若患者出现上腹部疼痛、恶心、则可能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可通过内镜进行观察,若出现,遵医嘱给药。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时间;通过电话随访统计两组患者止血时间;比较两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

1.4评价标准

采用焦虑、抑郁(SAS、SDS)自评量表,对两组的焦虑、抑郁心理情绪进行评分,各项分值为0-80分,分数越高,则患者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程度越深,反之则轻[2]。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检验;计数资料:(),2检验。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并发急性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中的54例行ERCP术的患者中有2例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3.70%(2/54)、对照组中有8例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14.81%,两组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对比

观察组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2.3两组SAS、SDS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相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2所示。

3.讨论.

ERCP手术是一种微创介入治疗的手术方法,将十二指肠镜插入十二指肠降部找到肠乳头,造影导管至乳头开口部插入活检管道内并注入造影剂后摄片,随着ERCP技术的提高,以及十二指肠镜和相关设备的不断改进,治疗技术越发成熟,此手术具有微创、病人痛苦小、死亡率低、恢复快、有效等优势,由于ERCP是有风险的复杂内镜操作,依然有手术风险,尤其术后出现出血的并发症。手术中容易发生早期出血,表现为黑便、呕血,因此,术后需密切关注患者是否有出血现象[3]。

对ERCP术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可有效缩短患者的止血时间,促进患者恢复。通过为患者建立心电监护、静脉通路和吸氧等护理可随时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情况,并配合医生止血。通过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可保证患者获得良好的体验,有助于提高身体舒适度[4]。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消除了患者对出血恐惧的心理,更好的配合治疗。通过饮食护理,保证肢体获取足够营养,有助于更好的恢复[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心理情绪如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对ERCP术后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中,采取针对性护理,有利于缩短出血时间,减少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可提高患者的满意率,并促进患者更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林淑惠,赖亚栋,方美蓉,等.7例ERCP术后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观察及护理[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6(7):25-26.

[2]徐平平,曾春艳,龙顺华,等.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7,34(10):732-737.

[3]依尔潘·艾山,高峰.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高淀粉酶血症的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6(1):119-122.

[4]边佺,顾俊平,刘胜利.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和预防[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5(1):99-103.

[5]何晓非,郑柳,陈杰.胆总管结石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后复发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8,15(06):184-187.

标签:;  ;  ;  

ERCP术后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及护理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