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瘀血生风”假说检验 ——基于现代中风病病案的统计学处理探讨瘀血与内风的相关性

“瘀血生风”假说检验 ——基于现代中风病病案的统计学处理探讨瘀血与内风的相关性

论文摘要

目的:探索活血化瘀药物在中风病中的应用及配伍规律,证实瘀血与内风的密切相关性,检验“瘀血生风”病机假说。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收集山东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淄博市张店区中医院中风住院病案833例,以EXCEL系统建立病案数据库,以SAS12.0作为统计软件对病案中的方药进行频数统计、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按照“方证相应、以方(药)测证”的基本原理对结果进行阐释,找出其中的方药应用规律及病因病机规律。结果:①活血化瘀药物在两个年龄段中风病病案中的使用频率均为第一位,66岁以上组高于66岁以下组(P<0.01)。通过因子分析共得到影响两年龄组的因子14个和15个。其中与瘀血有关的因子分别为10个和7个。通过聚类分析,两组分别得到聚类方13个和11个,其中和活血化瘀药相关的聚类方分别为6个和7个。②两个病程组中,活血化瘀药物的使用频率均位于第一位,其频率病程超过180天组高于病程不足180天组(P<0.01)。通过因子分析两组分别得到因子15个和21个。与瘀血相关的因子分别为7个和8个。通过聚类分析得到影响两不同病程组治疗的聚类方11个和14个,其中与活血化瘀药物的使用有关的聚类方分别为5个和8个。③脑梗塞组和脑出血组中活血化瘀药物的使用频率均为第一位,脑梗塞组高于脑出血组(P<0.01)。通过因子分析两组分别得到因子8个和17个,两组中与瘀血相关的因子分别为4个和8个。通过聚类分析两组分别得到聚类方20个和9个。其中和活血化瘀药物使用有关的聚类方分别为10个和5个。④各研究点活血化瘀药物的使用频率均位于第一位。因子分析得到影响三个研究点中风病患者治疗的因子分别为32个、17个和23个。其中与瘀血有关的因子分别为18个、15个和15个。聚类分析共分别得到聚类方27个,13个和10个,其中与瘀血有关的聚类方分别是8个、5个和5个。⑤全部中风病病案中活血化瘀药物的使用频率为第一位。因子分析共得到影响中风病治疗的因子20个,其中与瘀血相关的因子8个。聚类分析共得到影响中风病治疗的聚类方20个,其中与活血化瘀药使用有关的聚类方10个。上述各类因子分析得到的与瘀血有关的因子总的体现了瘀血单独致病,瘀血与正虚相兼,瘀血与痰湿、痰热、火热等其他致病邪气相兼并存的病机变化。上述聚类分析得到的聚类方总的体现了活血化瘀药物之间,活血化瘀药与补虚药,活血化瘀药与祛邪药的配伍规律。结论:活血化瘀类药物在现代中风病的治疗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瘀血是导致中风病发生的独立因子,又多与其他病机相兼并存;瘀血生风是老年中风病的主要病机,可贯穿中风病始终;瘀血生风多继发于慢性病,并可见于各类中风病;瘀血生风病机具有普遍性。

论文目录

  •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中风病病案数据统计与分析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三、病案筛选
  • (一) 病案选择标准
  • (二) 病案诊断标准
  • (三) 病案筛选方法
  • (四) 病案采集内容
  • 四、数据的规范及数据库的建立
  • (一) 数据的规范
  • (二) 数据库的建立
  • (三) 统计软件
  • 五、统计方法概述
  • (一) 频数分析
  • (二) 因子分析
  • (三) 聚类分析
  • 六、统计结果与分析
  • (一) 病案基本情况
  • (二) 频数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结果
  • 讨论
  • 一、 “瘀血生风” 是老年中风病的主要病机
  • (一) 频数分析显示老年中风病多瘀血
  • (二) 因子分析显示老年中风病多瘀血
  • (三) 因子分析、频数分析反映不同年龄组中风病患者瘀血病机变化规律
  • (四) 聚类分析反映不同年龄组中风病病案活血化瘀药物使用规律
  • 二、“瘀血生风” 可贯穿中风病始终
  • (一) 频数分析显示瘀血贯穿中风病始终
  • (二) 因子分析显示瘀血贯穿中风病始终
  • (三) 因子分析、频数分析反映不同时期中风病瘀血病机的变化规律
  • (四) 聚类分析反映不同病程阶段中风病病案活血化瘀药物的配伍规律
  • 三、“瘀血生风” 多继发于慢性病
  • 四、“瘀血生风” 可见于各类中风病
  • (一) 频数分析提示脑梗塞、脑出血中均可出现瘀血病机
  • (二) 因子分析提示脑梗塞、脑出血中均可出现瘀血病机
  • (三) 因子分析、频数分析提示不同类型中风病瘀血病机变化规律
  • (四) 聚类分析反映不同类型中风病活血化瘀药物的配伍规律
  • 五、“瘀血生风” 病机具有普遍性
  • (一) 频数分析提示 “瘀血生风” 病机普遍存在
  • (二) 因子分析提示 “瘀血生风” 病机普遍存在
  • 六、瘀血生风常与其他病因病机相兼并存
  • 七、中风病中活血化瘀药物的配伍规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查新报告
  • 论文著作
  • 详细摘要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药益血生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分析[J]. 中国处方药 2016(05)
    • [2].浅谈“瘀血生风”[J]. 当代医学 2009(03)
    • [3].中药凉血生津法治疗鼻咽癌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临床疗效评价[J]. 河北医学 2016(08)
    • [4].放化疗联合中医凉血生津法对鼻咽癌患者的影响[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05)
    • [5].和血生络法对心肌梗死大鼠血清中中性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02)
    • [6].肝病患者血生化及凝血酶原时间检测的临床应用[J].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1(09)
    • [7].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血生化标本分析前不合格率中的作用[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10)
    • [8].“和血生络法”对心梗大鼠血清中VEGF的影响[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2(09)
    • [9].冠心病从和血生络论治探析[J]. 中医杂志 2011(10)
    • [10].“和血生络法”对心梗模型大鼠血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影响[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1(11)
    • [11].和血生络方对心梗大鼠血清中一氧化氮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J]. 时珍国医国药 2012(09)
    • [12].血生化和血常规指标变化对脑梗死患者的诊断价值[J]. 中国社区医师 2016(28)
    • [13].“和血生络法”对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02)
    • [14].《内经》“心生血、血生脾”理论及应用探讨[J]. 中医药信息 2010(02)
    • [15].“和血生络法”对心梗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 辽宁中医杂志 2012(11)
    • [16].和血生络方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血管生成素的影响[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8(11)
    • [17].“和血生络法”对心肌梗死大鼠血管新生的影响[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0(10)
    • [18].惠血生胶囊的药效学研究[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08(12)
    • [19].活血生新膏促进难愈性皮肤溃疡创面愈合临床观察[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1(05)
    • [20].不同浓度高渗盐水对脑水肿患者血生化及渗透压的影响[J]. 现代医院 2015(06)
    • [21].补血生白汤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45例[J]. 陕西中医 2009(06)
    • [22].中山市高中学生血生化水平调查[J]. 实用预防医学 2009(04)
    • [23].补肾活血颗粒对去势大鼠血生化的影响[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2(05)
    • [24].活血生骨片的质量控制方法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 2011(08)
    • [25].同步采集血生化及血气分析标本的技巧[J]. 护理与康复 2010(02)
    • [26].“瘀血生风”假说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8(01)
    • [27].神经节苷脂对血生化的影响及治疗脑出血的疗效[J]. 浙江医学教育 2015(05)
    • [28].和血生络方对心肌梗死大鼠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01)
    • [29].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儿童血生化检测及分析[J]. 临床肺科杂志 2012(05)
    • [30].肾血生方联合肉碱治疗透析患者伴肾性贫血48例[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4(07)

    标签:;  ;  ;  ;  

    “瘀血生风”假说检验 ——基于现代中风病病案的统计学处理探讨瘀血与内风的相关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