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V+N双音复合名词语义分析

现代汉语V+N双音复合名词语义分析

论文摘要

本文以《现代汉语词典》所收的V+N式双音复合名词为研究对象,考察其内部的语义关系。通过对V+N式双音复合名词的统计,我们发现,这些名词在传统的构词法上可以分为两类,即偏正式和动宾式。理论上,本文主要运用述谓结构分析、语义格、认知语言学等理论作为本文的分析方法。在研究上,本文首先以V+N的构词模式为基础,对《现代汉语词典》中所出现的V+N复合名词进行了收集整理,根据传统构词法将其分为V+N偏正式复合名词和V+N动宾式复合名词两类。然后进行对比分析,对比它们的异同,尤其注意它们在词义形成过程中的不同点。V+N偏正复合名词表层语法关系上表现出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在其语义底层用述谓结构等理论又可以分为多种情况,动词性词素V是述谓结构的谓词,名词性词素N表示论元。两者之间的语义关系可以是直接的“谓词与施事”、“谓词与主事”、“谓词与遭遇格”、“谓词与受事”、“谓词与结果”等的关系,同时又有比较复杂的V与N分别来自不同的命题,两命题发生语义联系的情况,表现出一定的层次性。V+N偏正式复合词词义是由词素义组合或综合而来的。V+N动宾复合名词的两词素在表层语法关系上表现出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其语义上较为简单,属于“谓词与受事”、“谓词与施事”、“谓词与主事”三种类型。词义发生了转指,指向在复合词中并没有体现的工具等。在这类名词中,两个词素都没有作新词的中心语,新的词义是两词素义融合得来的。在两词素的语义关系分析中,我们发现,它们都不是单纯地表现逻辑关系,如V+N偏正复合名词显现偏正关系,同时内部又隐含“谓词+主体论元”或“谓词+客体论元”的语义关系;V+N动宾复合名词显现动宾关系,但是在进行释义过程中,却需要补足偏正关系。通过对这两大类复合名词进行语义构词方面的分析,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它们词义的来源以及结构义的形成。在V+N式双音复合词中有很多发生了意义的转指,转指施事、结果、工具等。把动宾结构压缩成名词,是一个抽象化的过程,复合词的意义之所以发生转指与认知有很大关系。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 二.V+N相关问题的研究概况
  •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V+N式双音复合名词的界定、统计及分类
  • 一.V+N式双音复合名词的统计
  • 二.V+N式双音复合名词的分类及语义表达式
  • 三.相关理论介绍
  • 第二章 V+N式偏正名词的内部语义分析
  • 一.V+N偏正名词的表义类型
  • 二.内部语义简单的V+N偏正名词:渭词+主体论元
  • 三.内部语义复杂的V+N偏正名词
  • 四.小结
  • 第三章 V+N式动宾名词的内部语义分析
  • 一.V+N式动宾名词的表义类型
  • 二.V+N动宾名词的动词素、名词素的语义结合机制
  • 第四章 V+N复合名词偏正、动宾关系的分析
  • 一.名词性词素的语义特征
  • 二.对V+N偏正复合名词V、N句法关系的分析
  • 三.对V+N动宾复合名词V、N结构关系的分析——显现动宾关系
  • 第五章 V+N复合名词的词义分析
  • 一.V+N偏正名词词素义、词义与结构义
  • 二.V+N动宾名词词素义、词义与结构义
  • 三.V+N复合名词词义的认知语义学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复合名词中致使事件压缩的认知机制及制约因素[J]. 世界汉语教学 2019(04)
    • [2].物性结构与阜阳方言复合名词词义理据[J].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 [3].缅甸语复合名词构词方式探略[J]. 明日风尚 2017(13)
    • [4].浅谈法语复合名词及外来名词的复数构成规律[J]. 戏剧之家 2018(18)
    • [5].一种特殊结构偏正式复合名词的中心词问题[J].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3)
    • [6].法语复合名词构词力刍议[J]. 法语学习 2014(04)
    • [7].从语义角度鉴定英语复合名词[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7)
    • [8].英语复合名词的功能语用阐释[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 [9].英汉复合名词的非语义特征及相关认知阐释[J].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8(02)
    • [10].复合名词词义的认知范畴观阐释[J]. 语文学刊 2009(21)
    • [11].日中汉字复合名词的相异点探究[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 [12].英语复合名词重音及其语义理据[J]. 贺州学院学报 2009(04)
    • [13].从认知语言学看中西思维差异对英汉复合名词构词的影响[J]. 海外英语 2019(13)
    • [14].维吾尔语复合名词构词法及新复合名词的构造[J]. 语言与翻译 2018(01)
    • [15].英语复合名词的语义取舍与突显[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 [16].论元结构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J]. 中国成人教育 2013(15)
    • [17].现代汉语“名+名”偏正复合名词构词研究述评[J].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03)
    • [18].基于认知的“X球”类复合名词造词研究[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5)
    • [19].英语向心复合名词的语义解读[J]. 青年文学家 2020(14)
    • [20].关于日语复合名词的音调变化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 2014(33)
    • [21].浅谈英语复合名词[J]. 校园英语 2015(17)
    • [22].定中复合名词中的构式强迫[J]. 世界汉语教学 2014(04)
    • [23].关于日语中复合名词声调最新变化的考察[J]. 青年与社会 2019(13)
    • [24].复合名词构成规律及其复数变化规则[J]. 法语学习 2009(05)
    • [25].双音复合名词结构方式考察——以《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高级词汇中名词为例[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9(01)
    • [26].一种结构特殊的偏正式复合名词[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5)
    • [27].比喻式偏正复合名词的结构研究[J]. 语文研究 2009(01)
    • [28].句法作用于词法的体认语言学探讨[J]. 外文研究 2020(03)
    • [29].功用角色下藏缅语复合名词词义理据探析[J]. 贵州民族研究 2018(04)
    • [30].物性结构与复合名词理据兼及在现代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02)

    标签:;  ;  ;  ;  

    现代汉语V+N双音复合名词语义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