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上皮成分的免疫结构和细胞角蛋白在皮肤肿瘤中表达的研究

皮肤上皮成分的免疫结构和细胞角蛋白在皮肤肿瘤中表达的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皮肤的上皮性肿瘤,包括表皮和皮肤附属器肿瘤,其组织学分类以肿瘤向正常皮肤组织分化的方向为依据。但由于许多肿瘤组织显示的组织形态可能十分复杂,在具体诊断中难以把握,有时鉴别诊断十分困难。对皮肤组织的结构、形态、功能的研究对我们认识各种皮肤肿瘤的分化、解释皮肤肿瘤的形态学特点、分辨皮肤肿瘤的良恶性质,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来显示各种组织的结构,观察皮肤组织的“免疫结构(immunoarchitecture)”是研究皮肤组织学和皮肤肿瘤诊断问题的新视角。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是上皮细胞的特征性标记物,不同类型的上皮细胞和同类型上皮细胞的不同分化阶段,可以表达不同的CK。本实验通过研究正常皮肤和不同皮肤上皮性肿瘤中CK表达的特点,描绘皮肤上皮成分的免疫结构,并探讨CK在皮肤上皮性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66例皮肤肿瘤研究标本来源于胜利油田中心医院皮肤科和病理科2001年~2005年收治收检的病例,经临床结合病理确诊,包括皮肤鳞状细胞癌12例和基底细胞癌15例,皮肤附属器肿瘤39例。皮肤附属器肿瘤包括毛母质瘤9例、外毛根鞘瘤3例、毛囊瘤2例、毛母细胞瘤1例、外毛根鞘癌4例、乳头状小汗腺瘤5例、透明细胞汗腺瘤4例、小汗腺螺旋腺瘤3例、乳头状汗管囊腺瘤2例、乳头状汗腺腺瘤1例、软骨样汗管瘤(皮肤混合瘤)3例、皮脂腺癌2例。20例正常皮肤对照组标本来源于5例乳腺癌根治手术切除标本中远离肿瘤的胸部皮肤、5例直肠癌手术切除标本远离肿瘤的肛旁皮肤和10例不同部位的色素痣切除标本的切缘皮肤.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进行CK7(K72.2)、CK8(C-51)、CK10(DE-K10)、CK14(LL002)、CK17(E3)、CK18(DC10)、CK19(KS19.1)标记,观察皮肤不同上皮性结构的不同细胞角蛋白表达。所有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在光镜下进行观察和评判。参照许良中等的方法,综合考虑切片中阳性细胞占所观察同类细胞数的百分比和阳性细胞着色强度两项标准,半定量判断结果。所得计数资料统计学处理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结果皮肤组织中表达CK的成分有表皮及附属器,附属器包括毛、皮脂腺、汗腺、顶泌汗腺等结构。本课题实验观察显示,表皮从基底层到颗粒层逐渐分化成熟的过程中,逐渐由表达低分子质量的CK到表达高分子质量的CK。毛囊和皮脂腺也显示在逐渐分化的过程中,表达的CK由低分子质量到高分子质量转变。CK在汗腺的表达与皮脂腺、表皮棘细胞、颗粒层细胞比较,有所不同。不同类型皮肤肿瘤的CK表达各不相同。CK10在鳞状细胞癌中表达,在基底细胞癌不表达;CK19在基底细胞癌表达,在鳞状细胞癌不表达。皮肤附属器肿瘤中不同细胞角蛋白的表达和分布有所不同。毛发分化的肿瘤中CK表达多数较弥漫,而汗腺分化的肿瘤中,不同CK表达位置明显不同。皮脂腺癌中,CK10、CK14在高度皮脂腺分泌细胞分化的肿瘤细胞表达,CK17在皮脂腺导管细胞分化和鳞状分化的肿瘤细胞表达。统计学处理显示,鳞状细胞癌与基底细胞癌比较,CK8、CK10、CK14、CK18和CK19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毛发肿瘤与汗腺肿瘤比较,CK7、CK8、、CK17、CK18、和CK19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皮肤上皮性成分具有一定的免疫结构。表皮细胞的免疫结构相对明确;皮肤附属器细胞的CK表达谱较宽,相互间重叠较多。2.皮肤鳞状细胞癌中,CK10、CK18表达较高,基底细胞癌中,CK8、CK14、CK19表达较高。3.皮肤附属器肿瘤中,毛发肿瘤的CK17表达较高,汗腺肿瘤的CK7、CK8、CK18、CK19表达较高。4.多种皮肤肿瘤不同部位表达不同的CK,所以在判断标记结果时,要注意阳性细胞的分布。5.有选择地检测一组CK的联合表达,有助于皮肤上皮性肿瘤的鉴别。6.皮肤组织和肿瘤中CK表达的进一步研究,可能对皮肤肿瘤干细胞的研究有帮助,需要深入观察。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皮肤上皮成分的免疫结构和细胞角蛋白在皮肤肿瘤中表达的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 综述正文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造口周围皮肤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J]. 护理研究 2019(24)
    • [2].品管圈活动在预防住院患儿皮肤损伤中的作用[J].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0(01)
    • [3].第二皮肤[J]. 艺术当代 2020(01)
    • [4].悄然走来的织物化电子皮肤[J]. 中国纤检 2020(01)
    • [5].皮肤好,可能只是比你会洗脸[J]. 江苏卫生保健 2020(01)
    • [6].乳腺癌合并皮肤转移的治疗进展[J]. 中国肿瘤临床 2019(23)
    • [7].一种防皮肤损伤电极片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临床医药实践 2020(02)
    • [8].标准化皮肤护理对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修复的效果[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04)
    • [9].皮肤再生汤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作用分析[J]. 心理月刊 2020(13)
    • [10].脂溢性角化病的临床与皮肤镜诊断水平分析[J]. 江西医药 2020(05)
    • [11].皮肤护理多元改良模式在手足口病患儿中的应用[J]. 全科护理 2020(14)
    • [12].皮肤T细胞淋巴瘤联合治疗的研究进展[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20(02)
    • [13].标准化皮肤护理对乳腺癌放疗皮肤损害患者皮损修复效果的影响[J]. 基层医学论坛 2020(21)
    • [14].秋季常见皮肤问题与护肤方法[J]. 中国化妆品 2020(09)
    • [15].NICU患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及与临床特征的关系[J]. 实用临床医学 2020(07)
    • [16].皮肤移植治疗犬皮肤严重缺损[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8(08)
    • [17].皮肤镜在良性黑素细胞肿瘤诊断中的应用[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39)
    • [18].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皮肤护理[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7(15)
    • [19].儿童血管角化瘤皮肤镜下表现分析[J]. 皮肤病与性病 2017(05)
    • [20].以造口小组为主的延续护理降低肠造口周围皮肤损伤的研究[J]. 护理研究 2016(13)
    • [21].鲜红斑痣患儿正常皮肤和皮损皮肤厚度高频超声测量及其差异比较[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6(19)
    • [22].缺水问题不用烦 五种食物让皮肤“水汪汪”[J]. 黑龙江科学 2014(12)
    • [23].秋冬皮肤异常有信号[J]. 山东人大工作 2014(11)
    • [24].发生皮肤转移的恶性肿瘤78例临床分析[J].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9(08)
    • [25].系统性硬化症的皮肤管理[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33)
    • [26].进入冬季,宝宝皮肤如何护理[J]. 人人健康 2020(07)
    • [27].不同人种皮肤变老模式有差异[J]. 老同志之友 2020(13)
    • [28].大家为什么热衷讨论冠军皮肤[J]. 电子竞技 2020(05)
    • [29].皮肤下面藏着啥?[J]. 少儿科学周刊(少年版) 2018(12)
    • [30].为皮肤欢呼[J]. 少儿科学周刊(儿童版) 2018(12)

    标签:;  ;  ;  ;  ;  

    皮肤上皮成分的免疫结构和细胞角蛋白在皮肤肿瘤中表达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