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货币政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我国货币政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论文摘要

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现象日益明显,区域间发展差距越来越大,给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经济界和国家领导层对此表示了极大的关注,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以货币政策的统一性为前提,将货币政策与区域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实行货币政策区域差异化的操作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为此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了研究:一、经济总规模差异、经济开放度差异、产业结构差异等几方面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发展的现状,认为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出现了不平衡的发展。抓住货币政策对经济的作用,总结得出我国货币政策的作用在于它对资本的形成产生影响,并因此影响着经济的增长。二、分析我国货币政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得出我国货币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更为明显,因而为促进区域经济稳定快速协调地发展,可以考虑在统一性的前提下,货币政策部分工具的区域操作化。三、结合国内外在对欠发达地区开发的过程中,所采取的一些相关措施,结合我国当前的具体国情,提出我国实施货币政策区域操作差异化可行性。四、为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出货币政策区域差异化操作的对策建议及在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总之,目前,我国名义上公平的统一货币政策忽略了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是不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为了有力改变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本文认为在统一货币政策框架下,有必要对货币政策的部分内容实施区域差别化。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现实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目的和意义
  • 1.2 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国内外研究的情况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情况
  • 1.3 论文研究的思路及创新
  • 1.3.1 论文的主要框架
  • 1.3.2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及其成因中的货币政策因素分析
  • 2.1 货币政策理论概述
  • 2.1.1 相关概念说明
  • 2.1.2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概述
  • 2.1.3 货币政策对经济的调控功能
  • 2.2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 2.2.1 经济总规模的差异
  • 2.2.2 地区开放程度的比较
  • 2.2.3 产品结构合理性分析
  • 2.3 区域经济差异成因中的金融因素分析
  • 2.3.1 关于资本
  • 2.3.2 各地区存贷款比较
  • 2.3.3 金融发展程度的区域差别
  • 2.3.4 金融结构的区域比较
  • 第三章 货币政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
  • 3.1 货币政策与经济发展理论分析
  • 3.2 货币政策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的检验
  • 3.2.1 变量的说明及数据来源
  • 3.2.2 数据单位根检验与协整检验
  • 3.2.3 检验结果说明
  • 3.3 我国货币政策区域差异化产生的原因
  • 3.3.1 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形成的机制分析
  • 3.3.2 区域货币乘数差异分析
  • 第四章 国内外货币政策区域差异化操作的经验借鉴
  • 4.1 国外差异化货币政策的具体实践
  • 4.1.1 美国差异化货币政策的具体操作
  • 4.1.2 日本差异化货币政策的实践
  • 4.2 国内货币政策区域差异化操作的实践
  • 4.2.1 深圳特区、上海浦东的发展
  • 4.2.2 对欠发达地区
  • 4.3 经验启示
  • 4.4 我国实施货币政策区域差异化具备的条件
  • 4.4.1 经济的区域性为我国货币政策区域差异化操作提供了条件
  • 4.4.2 人行九大区行的形成为实施货币政策区域差异化提供了制度基础
  • 4.4.3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适时提出
  • 第五章 实施货币政策区域差异化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 5.1 适度差异化的货币政策操作
  • 5.1.1 存款准备金率
  • 5.1.2 再贷款
  • 5.1.3 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
  • 5.1.4 信贷政策
  • 5.2 货币政策区域差异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 5.2.1 货币政策与产业结构调整问题
  • 5.2.2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
  • 5.2.3 考虑建立货币政策区域操作评价监督机制
  • 5.2.4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 5.3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教育和经济协调发展初探[J]. 祖国 2019(23)
    • [2].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策略[J]. 市场观察 2020(06)
    • [3].“一带一路”背景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创新探索[J]. 今日财富 2020(12)
    • [4].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探讨[J]. 城市地理 2016(22)
    • [5].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趋势及特征分析[J]. 山西青年 2016(13)
    • [6].大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述评[J]. 大国经济研究 2010(00)
    • [7].河南省数字经济与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20(11)
    • [8].中国“十二五规划”将注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 中国建材资讯 2010(06)
    • [9].新时代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践路径[J]. 今日财富 2019(03)
    • [10].全球经济发展与国际经济协调探究[J]. 今日财富 2019(15)
    • [11].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趋势与特征探究[J]. 智富时代 2018(08)
    • [12].当代美国对外经济协调变化及影响[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6)
    • [13].新疆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 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04)
    • [14].安徽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 2020(19)
    • [15].我国区域金融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问题与对策研究[J]. 时代金融 2014(03)
    • [16].试论政府宏观经济管理下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 商业时代 2014(02)
    • [17].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指导意义[J]. 企业研究 2014(06)
    • [18].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述评[J]. 经济视角(中旬刊) 2014(01)
    • [19].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趋势及特征分析[J]. 经济地理 2013(01)
    • [20].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利益分享机制构建研究[J]. 管理现代化 2013(01)
    • [21].青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探析[J]. 柴达木开发研究 2013(01)
    • [22].呼伦贝尔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策研究[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3(05)
    • [23].广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效应评价[J]. 发展研究 2013(05)
    • [24].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制度研究综述[J]. 现代物业(中旬刊) 2013(04)
    • [25].公共服务于经济协调发展互动模式分析[J]. 中外企业家 2013(18)
    • [26].生态文明取向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新内涵[J].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2(02)
    • [27].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路径的思考[J]. 中国商贸 2012(21)
    • [28].促进都市圈经济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J]. 现代商业 2012(25)
    • [29].基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黄淮四市承接产业转移研究[J].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03)
    • [30].粤港澳区域经济协调治理与知识产权保护关系论——一个法哲学理念冲突与协调视角[J]. 学术研究 2011(06)

    标签:;  ;  ;  

    我国货币政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