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社会契约论”研究

“综合社会契约论”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经济活动不断跨国进行,不同国家、不同文化和制度之间发生着越来越多的交流和碰撞,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误解和伦理冲突时有发生,那么究竟应该根据谁的伦理标准来处理这类冲突?这种复杂的伦理困境经常困扰着人们。国际经济伦理学界两位重要学者托马斯·唐纳森①(Thomas Donaldson)和托马斯·邓菲②(Thomas W.Dunfee)所提出的“综合社会契约论”(integrative social contracts theory),吸收了西方古典政治哲学和现代社会契约理论,以尊重和宽容为基本原则,力图为在不同国家、文化和制度下理解企业与员工的权利和义务提供新的分析框架,并在如何确立一种既为所有经济体普遍接受、又尊重各经济体不同文化道德差异的企业伦理规范方面开创一条“中间道路”。由于这一理论兼顾规范性与经验性,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在国外经济伦理学界已经引起了较大的关注,也为一些企业实践者所应用,但在国内还缺乏相应的系统研究和评价。笔者认为,分析和研究这一理论,将有助于我们思考和促进我国经济伦理学理论建设,进而应对和解决我国企业实践所面临的挑战。本文从“沃尔玛工会门”案例着手,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即因不同惯例或传统流转于不同文化地区或组织中而发生冲突时,对这种惯例或传统是否需要调整?又如何调整?应依据何种原则进行决策?作者认为,在寻求解决思路的过程中,有必要研究“综合社会契约论”,因为这一理论提供了在理论和实践上有借鉴价值的分析框架。根据这一考虑,文中第一章首先介绍了本研究的背景、现状、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思路。第二和第三章对综合社会契约论的历史渊源和主要内容做系统介绍和研究。首先从作为综合社会契约论渊源的社会契约论说起,分为古代渊源、近代发展及现当代转向三个阶段对其做纵向的分析;然后对作为综合社会契约论渊源的伦理学理论的发展路径进行系统的梳理,着重研究社会契约论是如何逐步发展成为“综合”社会契约论的。在研究了综合契约论的历史渊源后,本文第三章重点对综合社会契约论的理论形态及其特征展开研究,系统介绍了它的主要信条、决策模型、与一些主要理论的关系等核心内容。在第四章中,作者对这一理论进行评析,尝试在系统梳理国内外文献对其评价的基础上,对这一理论及其相关研究,提出笔者的看法。在最后一章中,本文结合中国实际,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向度指出综合社会契约论能为我们所借鉴之处。

论文目录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问题的提出
  • 第一节 沃尔玛"工会门"
  •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背景
  • 第三节 研究思路
  • 第四节 需要说明的问题
  • 第二章 综合社会契约论的理论渊源
  • 第一节 社会契约论的历史发展脉络
  • 第二节 社会契约论到综合社会契约论
  • 第三章 综合社会契约论的理论形态
  • 第一节 主要信条
  • 第二节 决策模式
  • 第三节 综合社会契约论与利益相关者责任
  • 第四章 对综合社会契约论的评析
  • 第一节 超规范是否合法
  • 第二节 道德自由空间是否受限
  • 第三节 优先原则是否完备
  • 第五章 综合社会契约论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 第一节 实践向度:综合社会契约论对我国经济伦理建设的启示
  • 第二节 理论向度:综合社会契约论对我国经济伦理学研究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从“社会契约论”看西方近代国家起源学说[J]. 法制博览 2019(24)
    • [2].洛克的社会哲学思想探析——以社会契约论为例[J]. 法制与社会 2017(04)
    • [3].浅析三种典型的西方社会契约论[J]. 才智 2016(27)
    • [4].关于卢梭“公意”理论的再思考[J]. 读书文摘 2017(08)
    • [5].契约精神中的共同体与个人——基于霍布斯、洛克和卢梭的社会契约论[J]. 智富时代 2016(12)
    • [6].社会契约论的情境重构:可能与限度[J]. 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 2016(00)
    • [7].论社会契约论的起源和演变[J]. 知识分子论丛 2014(01)
    • [8].马克思对近代社会契约论的价值规范性批判[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3)
    • [9].“所见即所得”与“同相异位”——试论社会契约论传统的虚与实[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2)
    • [10].自然权利下的“社会契约论”[J]. 法制博览 2015(30)
    • [11].官员和百姓皆不应有“爹”心态[J]. 廉政瞭望 2014(03)
    • [12].论社会契约论的起源和演变[J]. 中国法律评论 2014(01)
    • [13].权利让渡的政治学分析——社会契约论的逻辑审视与现代启示[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4)
    • [14].新型政民关系建设之探讨——西方近代社会契约论的视角[J]. 学理论 2012(09)
    • [15].古典社会契约论与新社会契约论之比较探源[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5)
    • [16].试析洛克社会契约论思想的源与流[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0(03)
    • [17].西方契约论的历史演变及其现代影响[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0(10)
    • [18].近代西方社会契约论的当代启示[J]. 经济研究导刊 2010(32)
    • [19].社会契约论的现代价值[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9(04)
    • [20].“社会契约论”的历史轨迹[J]. 才智 2008(12)
    • [21].三种典型的西方社会契约论异同探析[J]. 中国集体经济 2008(12)
    • [22].莱斯诺夫社会契约论思想的先验论原则[J]. 中国图书评论 2019(09)
    • [23].论近代社会契约论思想的演变和影响[J]. 法制与社会 2018(23)
    • [24].单一契约或双重契约——霍布斯与洛克社会契约论之异[J]. 改革与开放 2017(19)
    • [25].社会契约论的边界及其反思——女性主义对自由主义的批判[J]. 社会科学 2016(02)
    • [26].社会契约论探析与研究[J]. 学周刊 2019(17)
    • [27].社会契约论对近代国家的政治论证[J]. 复旦政治学评论 2009(00)
    • [28].新旧社会契约论[J]. 国外理论动态 2012(05)
    • [29].社会契约论新探[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5)
    • [30].西欧中世纪社会契约论的发展与繁荣——以自然权利论为视角[J]. 时代法学 2008(03)

    标签:;  ;  ;  ;  ;  

    “综合社会契约论”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