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反相位化学位移成像技术在含脂病变检查中的应用分析

同反相位化学位移成像技术在含脂病变检查中的应用分析

肖志锋

(如皋市人民医院放射科江苏如皋226500)

【摘要】目的:探讨同反相位化学位移成像技术(CSI)在含脂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0例含脂病变在快速扰相梯度回波同、反相位成像上的信号变化。结果:30例含脂病变反相位与同相位像比较,呈全部或部分信号衰减。结论:同反相位化学位移成像技术可敏感地检测病变中的脂质成分,有助于病变的定性诊断。

【关键词】同反相位化学位移成像;快速扰相梯度回波;脂肪组织

【中图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0-0112-02

人体MRI的信号主要来源于水和脂肪中的氢质子,由于水分子中氢质子的进动频率要比脂肪分子中氢质子快3.5ppm,通过选择不同的回波时间(TE),得到同、反相位图像,对含脂病变中的脂质成分检出的敏感度大大提高,笔者搜集30例均行同反相位成像的含脂病变进行分析,评价其在含脂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材料与方法

搜集含脂病变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26~75岁,平均55.6岁。包括脂肪肝22例,肝细胞癌合并脂肪变性8例。其中8例肝细胞癌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检查采用西门子Avanto1.5T超导磁共振成像设备。患者检查前禁食、禁水。所有病例均作横断面T2WI抑脂序列扫描,参数:TR1500ms,TE79ms。二维快速扰相梯度回波同相位(in)、反相位(opp)成像,参数:TR160ms,TE2.2ms(opp),4.4ms(in),屏气18s完成相同层面的同相位/反相位图像。将获得的30例同相位/反相位图像调整为相同的窗宽、窗位,由3位有经验的磁共振诊断医师在不知晓最终病变诊断的情况下,目测法观察病变组织在抑脂T2WI、同相位/反相位图像的信号变化。

结果

1.脂肪肝:22例脂肪肝中,13例为弥漫性,9例为局灶性。在抑脂T2WI上病变组织呈低信号;同反相位像上,13例弥漫性脂肪肝反相位像与同相位像比较,全肝组织信号均匀衰减,9例局灶性脂肪肝,病变组织区反相位像与同相位像比较,病变组织区信号衰减。

2.肝细胞癌合并脂肪变性8例:肝细胞癌癌灶直径最大者约4.5cm,最小者约1.0cm,癌灶在压脂T2WI上呈不均匀稍高信号;反相位像与同相位像比较,癌灶中部分区域信号衰减。

讨论

临床上有不少病变具有脂质成分,存在形式主要有以下2种:一种是病灶内含有不同量的成熟脂肪组织,脂肪组织主要由脂肪细胞构成,这类病变主要有脂肪瘤、分化良好的脂肪肉瘤、畸胎瘤、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髓样脂肪瘤、脂肪血管瘤等;一种是病变组织发生脂肪变性,脂质成分可出现于细胞内或细胞外间隙,这类病变主要有脂肪肝、部分肝腺瘤、部分肝细胞癌、肾上腺腺瘤等。目前超声、CT和常规MRI序列对肝脏病变内少量脂肪的显示较为困难[1],而了解和显示肝结节病变内是否含有脂肪成分对病灶定性诊断具有很大帮助[2]。MRI是检测活体组织内脂质成分技术最多、也较为可靠的影像检查方法,CSI是基于氢质子的化学位移效应,其特点是,对于水脂混合组织信号明显衰减,其衰减程度一般超过频率选择饱和脂肪抑制技术,CSI检测组织中的脂质成分较频率选择较脂肪饱和技术更为敏感[3],但对于纯脂肪组织,如皮下脂肪、肠系膜、网膜等组织,其信号来源主要是脂肪,所含的水分子极少,在反相位像上,两种质子能够抵消的横向磁化矢量很少,因此组织的信号没有明显衰减,所以,CSI适合用于检测组织中所含少量或微量的脂质,如本组资料中的脂肪肝、肝细胞癌等,病变组织中的脂质成分往往不多,可同时获得同相位反相位像,选择相同的窗宽、窗位,能直观地观察病变组织中是否含有脂质成分及含有脂质成分多少,从而为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更有价值的依据。

参考文献

[1]温新东,李又成,黎金林,等.梯度回波同、反相位T1WI在不典型脂肪肝的应用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5,16(11):950-953.

[2]孟令平,万凯明,俞忠辉,等.MRI鉴别诊断肝硬化退变结节与小肝癌[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5,21(6):263-266.

[3]杨正汉,郑建军,赵伟峰,等.平衡稳态自由进动反相位成像序列在上腹部含脂病变中的初步应用[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6,25(10):936-940.

标签:;  ;  ;  

同反相位化学位移成像技术在含脂病变检查中的应用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