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日思维方式异同的对比分析 ——以儒学和佛教的特征为中心

关于中日思维方式异同的对比分析 ——以儒学和佛教的特征为中心

论文摘要

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友好近邻,文化方面有很多一脉相通之处。历史上,日本的相当多的文化、艺术都是从中国传入的。甚至于在中国已经消失了的传统习惯、风俗在日本依然保留,并且依然熠熠生辉。可是,中日两国的文化并不是完全的“同源同种”,确切地说应该是“异母兄弟”。因为在文化观念方面,在思维方式上,两国之间显现出了很多的大同小异、或者形近神不似、抑或神似形不似之处。一般认为日本人的思维方式和中国人不同之处有很多。我想,像这样思维方式的差异性存在的原因在于中日两国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精神追求。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都是佛教和儒学文化圈的国家。长期接受儒学和佛教的影响,并且浸透到思维方式中固定下来了。如果想要探讨中日两国思维方式方面的大同小异,首先应该分析中国和日本两国的儒学和佛教的性格,并由其差异来看对中日思维的不同影响。一提到儒学和佛教首先会想到阶级、身份关系和家族制度。而阶级、身份关系和家族制度和“忠”“孝”道德又密不可分。由阶级、身份关系和家族制度看“忠”“孝”道德的差异,也就是对比分析在“忠”“孝”道德不可兼顾时候的如何选择,优先考虑哪方面的问题。那么,这种阶级、身份关系和家族制度能够得以传承下来的背后也许是因为“和的精神”吧。可是置于不同社会构造中的“和的精神”又存在差异性。中国的“和”和自古以来的大国国民意识紧密相连,更具包容性。与此相反,日本的“和”和稻作文化的集团意识以及“内外意识”融合,具有相对的局限性。正因为有了“和”的精神,无论在中国,还是在日本,社会成员之间都表现出一定的亲和感和宽容精神。但是由于中日两国的文化背景不同,中国是“二择一文化”、“爱憎分明文化”,而日本是尊崇暖昧性的“融合文化”。因而,两国的宽容性和折中调和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欧美国家一般追求死后升入天堂,而中国和日本更注重现世。日本有现世中心倾向,再加上岛国特别的自然环境和生存本能,表现出注重事物的价值和有用性的实用主义。而中国人长期以来受传统整体性思维和空洞化哲学的影响,对现实情况变化不敏感,不能够马上意识到事物的有用性。所以在现代化过程中表现出了保守性。因为中国的保守性和日本实用主义的差异,在吸收外来文化方面表现出了明显的不同。中国人的思想依然处于天朝大国的心理状态下,曾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凭借旧文明抵抗新文明。而日本是个好奇心更加旺盛的民族,有着悠久的凭借吸收外来文化发展自身文化的传统。在此我想分析中日两国吸收外来文化的特点及态度,若能在今后的现代化建设中予以参考,不胜荣幸。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日文摘要
  • 序文
  • 第一章 儒教と仏教の性格の特徴
  • 第1節 中国儒教の性格特徴
  • 第2節 日本儒教の性格特徴
  • 第3節 中日儒教の差異及び思惟に対する影響
  • 第4節 中国仏教の性格特徴
  • 第5節 日本仏教の性格特徴
  • 第6節 中日仏教の差異及び思惟に対する影響
  • 第二章 階位·身分関係と家族観念から见る「忠」·「孝」道德
  • 第1節 中国の階位·身分関係と家族観念
  • 第2節 日本の階位·身分関係と家族観念
  • 第3節 忠と孝の道德
  • 第三章 「和」の精神とヨコ·タテ人间結合構造
  • 第1節 中国の「和」の精神
  • 第2節 日本の「和」の精神
  • 第3節 「和」の精神とヨコ·タテ
  • 第四章 宽容性と社会的折衷·调和性
  • 第1節 中国人の宽容性と社会的折衷·调和性
  • 第2節 日本人の宽容性と社会的折衷·调和性
  • 第3節 中日宽容性と折衷·调和性の差異性
  • 第五章 现世中心倾向
  • 第1節 中国人の现世主義
  • 第2節 日本人の现世観
  • 第3節 中国の保守性と日本の実用主義
  • 第六章 外来文化の摂取
  • 第1節 中国の外来文化摂取の態度
  • 第2節 日本の外来文化摂取の態度
  • 第3節 中日両国における外来文化摂取の相違点
  • 结论
  • 参考资料
  • 谢辞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关于中日思维方式异同的对比分析 ——以儒学和佛教的特征为中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