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四肢骨关节骨折影像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四肢骨关节骨折影像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淮安市楚州中医院CT室223200

【摘要】目的对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四肢骨关节骨折影像诊断中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进行诊断的可疑骨折患者60例,均行多层螺旋CT横断位薄层扫描,再行MPR、SSD与VRT重建观察。结果经多层螺旋CT与后处理技术检查,可从图像中清晰观察到患者的四肢骨折程度、走行、移位及碎骨大小等情况。结论采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诊断四肢骨关节骨折,诊断价值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四肢骨关节骨折;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诊断价值

在临床骨科疾病中,四肢骨关节损伤的骨折较为常见,临床多采用X线摄片诊断,但平片检查对隐匿性骨折有局限性,容易发生漏诊、误诊等情况,延误治疗时机,影响治疗效果[1]。行多层螺旋CT扫描和三维重建技术,能够较准确、快速地诊断出四肢骨关节损伤,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现将我院使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60例四肢骨关节骨折患者进行诊断的详情作如下总结。

1.资料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所有观察对象均为我院于2014年4月~2016年4月期间诊治的四肢骨关节损伤者。本组60例患者中,男39例,女21例;年龄36~58岁,平均年龄45.3±1.7岁。急诊就医者,先采用X线摄片证实为骨折或者可疑骨折,住院前给予CT扫描。

1.2方法

本次选用GE公司Optima64排128层螺旋CT扫描机。病人取仰卧位,对其行轴位扫描,范围为:用CT定位像选定,扫描参数设置为120kV,自动毫安秒,显示层厚为5.0mm,层间距5.0mm,重建层厚为0.625mm,重建间隔为0.625,将扫描的数据再进行图像重建处理。然后,根据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三维成像(VRT)与表面阴影显示(SSD)重建技术,获得扫描部位多个方位的影像图像。

2.结果

60例患者中,共9例诊断为肩关节骨折,包括肱骨外科颈骨折并大结节撕脱、肩胛骨骨折、肩关节锁骨肩峰端合并肱骨头撕脱性骨折;11例腕关节骨折,包括桡骨远端骨折、舟状骨骨折;7例肘关节骨折,包括桡骨小头骨折、肱骨内上踝骨折;14例踝关节骨折,包括跟骨骨折、内外踝骨折与后踝骨折;8例髋关节骨折,包括股骨颈、髂骨髋臼骨折并股骨头后脱位、粗隆间骨折;11例膝关节骨折,包括髌骨骨折、胫骨平台骨折并腓骨小头骨折。

在X线平片中,有12例显示可疑与未见异常但实际存在的隐匿性骨折。原因主要是,踝关节后踝、髂骨、肱骨内上踝、髌骨、髋臼及第4、5掌骨基底部在平片图像中出现了重叠,且骨折线较小,未见明显错位,极易导致误诊。通过多层螺旋CT扫描,再经后处理技术重建,可清晰显示骨折影像,包括小骨折碎片、骨折线及和邻近组织的关系。

3.讨论

四肢骨关节骨折在临床骨科损伤中较为常见,及时进行准确诊断与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尽早康复。在以往的四肢骨关节诊断中,采用X现检查,但在一些解剖结构复杂、重叠多的部位,或是隐蔽、细微、多处骨折,X线无法显示,而CT检查可实现快捷、无创、准确诊断[2]。后处理技术的应用,通过将扫描获得的原始数据进行减薄处理后,可呈现出二维、三维图像,实现多角度、多方位观察图像,能够更清楚地看到骨折的损伤程度、移位及骨折线等情况[3]。

本组60例病人在MPR上可从矢状面、横断面、斜面、曲面图像等方位清晰观察到骨折线与骨碎片,实现对骨折范围、病灶周围软组织及错位等情况的全面了解。SSD与VRT可取得较好的三维效果,原因为:SSD采用的是阈值成像,可更好地显示骨折系统表面形态,具有较强的空间立体感,且表面解剖关系清晰度高,有利于骨折定位及准确判断骨折线的波及范围,不足之处是:图像处理中分割阈值会对图像显示的准确性产生很大影响,故无法将物体内部结构显示出来,也无法提供出物体的密度信息[4]。

VRT主要是通过螺旋CT容积扫描获得的各种数据来完成诊断。以每个体素的CT值与表面特征为依据,对成像的容积内的全部体素赋予不同颜色与透明度,然后借助图像重组与模拟光源照射的作用,让图像更具立体效果,且能将组织结构较全面地展示在图像上。所以,该处理技术不但可以将被观察物表面形态较清晰地显示出来,还可看到被观察物的内部不同层次的形态,为判断骨关节损伤及其和周围结构的位置关系提供可靠依据[5]。该技术的特点是图像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可同时显示空间结构与密度信息,避免了SSD的不足,但在显示细微结构及变化方面则不如MPR。

三者各有各的优势与不足,若能充分结合三者的优势,可使重建图像变得更薄更清晰,获得更高质量、更多平面的三维图像及断面图像,从而能够更清晰地显示骨折线、骨折范围、骨折碎片等情况。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对60例四肢骨关节骨折患者应用了多层螺旋CT及MPR、VRT、SSD后处理技术。结果显示,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的应用,能够较准确地诊断出四肢骨关节骨折的情况。比如,在腕关节舟状骨骨折中,桡骨远端易发生骨折,但在X线平片中因为重叠较多,很难分辨是否骨折,而MPR能够将骨折的大小及范围较清晰地显示出来,大大提高了诊断的可靠性与准确性,降低了漏诊、误诊率。

由上述可知,在四肢骨关节骨折的影像学诊断中,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的应用,能够较清晰地显示骨折的部位、骨折线、骨折范围及移位等情况,有效减少了漏诊与误诊事件的发生,大大提高骨折的诊断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临床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赖寿伟,吴诏周,温毅强,廖显才.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和分期的应用价值[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4,23(03):222-225.

[2]冯静.多层螺旋CT在四肢骨关节创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2013,20(01):28-29.

[3]许允发,王琦,崔铁昆,孙雪莲,初照成.骨关节创伤应用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诊断的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07):249-250.

[4]龚家顺,陶玉仙,杨耀铭,普云霞,张禹.64层螺旋CT三维成像在四肢骨关节创伤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25):83-84.

[5]刘国峰.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在骨关节创伤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22):57-58.

标签:;  ;  ;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四肢骨关节骨折影像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