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波分析观察静脉麻醉药对全身麻醉诱导过程中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

F波分析观察静脉麻醉药对全身麻醉诱导过程中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

一、F波分析法观察全麻诱导期间静脉麻醉药对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张馨元[1](2020)在《异丙酚对小鼠小脑爬行纤维-浦肯野细胞突触传递及长时程可塑性的影响机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异丙酚是一种作用时间短且迅速的镇静催眠类药物,广泛应用于全身麻醉的诱导和维持,以及各种手术的镇静。异丙酚作用的分子机制多与Y-氨基丁酸(GABA)受体的活化、N-甲基-D-天冬氨酸(NMDA)等受体以及其他离子通道相关。当给予临床剂量的异丙酚时,其副作用常与包括肌张力障碍和共济失调在内的运动障碍有关,提示异丙酚的应用会影响小脑神经环路的功能。小脑浦肯野细胞(PC)作为小脑唯一的传出神经元,接受来自爬行纤维(CF)的兴奋性输入,并在运动学习期间传递纠错信号、预测对小脑PC产生的负性事件、触发平行纤维(PF)-PC的长时程突触可塑性等。因此,CF-PC突触传递及可塑性在运动调节和运动学习中起着关键作用。虽然异丙酚的药理作用临床上已有较为广泛的研究,但它对小脑神经元的突触传递和可塑性的影响机制尚未明确。因此,我们通过电生理学实验记录和药理学方法探究异丙酚对CF-PC突触传递和长时程可塑性的影响,阐明异丙酚对离体小鼠小脑CF-PC的突触传递及长时程抑制可塑性的影响机制。[方法]实验使用成年(4-6周龄)的ICR小鼠,异氟烷深度麻醉后,立即断头取脑。于人工脑脊液(ACSF)中进行冰敷,使用振动切片机制备300μm厚度的小脑皮质矢状面切片。开始试验记录之前,室温(24-25℃)下至少在充满95%O2和5%CO2的ACSF中孵育1小时。采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小脑脑片中的浦肯野细胞,并使用尼康显微镜的60×水浸透镜进行观察。利用Axopatch 700 B放大器采集电生理数据,并通过Clampex 10.4软件在电脑上用D/A数模转换器来获取。膜电压控制在-70mV左右,通过10 ms,5mV的电压脉冲来模拟串联电阻,只有串联电阻稳定的细胞才会纳入分析。对于爬行纤维的电刺激,将含有ACSF的刺激电极放置在小脑颗粒层(GCL)中,记录的浦肯野细胞附近,采用0.05 Hz的成对电流脉冲电刺激,直到在PC上记录到爬行纤维的全或无反应。对于CF-PC长时程抑制(LTD)的诱导,采用的是5 Hz,30 s的CF电刺激。在所有的实验中,ACSF中都加入 picrotoxin(50 μM)和 saclofen(10 μM),以防止产生 GABAA和 GABAB受体介导的抑制反应。实验中所使用的药物均溶解于溶液中,以等分液的形式冷冻保存。使用时则将药物溶于ACSF,并以0.5ml/min的速度用蠕动泵灌流给药。实验结束后,将脑片固定在含4%多聚甲醛的0.1 PBS(pH 7.4)中24小时。在室温下用亲和素-生物素复合物(ABC Elite kit)孵育过夜。最后,用3,3’二氨基苯并四氢氯化氢法检测生物毒素。电生理数据用clampfit 10.3软件分析。所有数据均用均数±标准误表示。应用SPSS软件进行学生配对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确定各组数据之间的统计显着性差异。P值低于0.05被认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第一部分:(1)电压钳模式下,阻断GABA能受体活性,异丙酚可以增加CF-PC兴奋性突触后电流(EPSCs)P1振幅和曲线下面积(AUC),同时伴有双脉冲比值(PPR)的降低。异丙酚对P1振幅的增加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其半数有效浓度(EC50)为 20.9 μM。(2)阻断NMDA受体可显着降低P1振幅和AUC,显着增加PPR,并可消除异丙酚引起的CF-PC P1振幅和曲线下面积(AUC)的增加,以及PPR的降低。(3)药理学激活NMDA受体可显着增强P1振幅和AUC,显着降低PPR,再给予异丙酚并未进一步增强CF-PC突触传递,P1振幅、AUC和PPR与单独使用NMDA相比没有显着差异。(4)阻断突触后NMDA受体显着减弱,但没能完全阻断异丙酚诱导的CF-PC EPSCs P1振幅和AUC的升高,提示CF-PC突触后NMDA受体也参与了异丙酚诱导的CF-PC突触传递的促进作用。第二部分:(1)在5 Hz,30 s的CF刺激下,CF-PC产生长时程抑制,表现为P1振幅和AUC下降,PPR无明显变化。阻断mGluR1后,CF-PC LTD消失,其P1振幅、AUC和PPR与刺激前相比无明显变化。(2)在记录电极内液中加入BAPTA以阻断突触后Ca2+后,未诱导出CF-PC LTD,诱导后其P1振幅、AUC和PPR与刺激前相比无明显变化。(3)给予异丙酚后,增强了 CF-PC LTD,表现为P1振幅和AUC较单独刺激时明显降低,PPR则无明显变化。(4)阻断mGluR1对异丙酚导致的CF-PC LTD的增强作用无明显影响。与单独给予异丙酚相比,其P1振幅、AUC和PPR均无显着差异。(5)在阻断mGluR1和NMDA受体的情况下,给予异丙酚后,CF-PC LTD消失。P1振幅、AUC和PPR与诱导前相比均无显着变化。(6)在阻断mGluR1的条件下,药理学激活NMDA受体,诱发了 CF-PC LTD,其P1振幅、AUC与单独阻断mGluR1相比明显降低。再给予异丙酚后,其P1振幅和AUC不再降低,PPR不变。(7)在阻断mGluR1条件下,药理学激活NMDA受体并在电极内液中给予MK-801阻断突触后NMDA受体后,无法诱导出CF-PC LTD。其P1振幅、AUC和PPR与诱导前相比均无显着变化。[结论](1)在GABA能受体活性缺失条件下,异丙酚可通过激活NMDA受体增强小鼠小脑皮质CF-PC突触传递。(2)低频刺激小脑爬行纤维可诱导出mGluR1依赖的CF-PC长时程抑制,而异丙酚可以通过激活突触后的NMDA受体来增强小鼠小脑CF-PC的长时程抑制。

毕小波[2](2016)在《老年病人静脉全身麻醉诱导复合用药剂量优化配伍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及目的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日趋明显。同时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提高,外科技术、麻醉水平以及各种监测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老年病人可以接受手术治疗,但是老年病人特殊的生理特征以及病理改变,若麻醉诱导处理不当将会造成老年病人循环的巨大波动,可能造成一些严重并发症。该观察的主要目的是探讨老年病人静脉全身麻醉诱导复合用药剂量优化配伍方案,以指导临床老年手术患者静脉全身麻醉诱导复合用药剂量选择。方法纳入择期拟行腹部手术的老年病人90例,使用随机设计将病人分至A、B、C、D、E、F组(n=15)。各组按照权重配方法相应配伍剂量依次静注咪达唑仑(0.06、0.05、0.04、0.03、0.025、0.02mg/kg)、芬太尼(5、3、2、6、4、2.5ug/kg)、依托咪酯(0.24、0.2、0.3、0.2、0.3、0.24 mg/kg)进行诱导,术中采用七氟烷吸入维持麻醉。监测麻醉诱导前(T0)、插管前(T1)、插管即刻(T2)、插管后5分钟(T3)四个时间点的MAP,HR和脑电双频指数(BIS),并每组随机抽取5例静脉血,采用放免法检测麻醉诱导前和插管后5分钟的血清儿茶酚胺的水平,观察记录各组病人麻醉诱导期间氧饱和度低于90%,MAP和HR较基础值波动20%以上以及肌颤发生情况。结果1.各组MAP、HR以及BIS各时间点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进一步分析发现:MAP各时间点平稳的顺序为:A组>E组>D组>B组>C组>F组。HR各时间点平稳的顺序为:A组>E组>D组>B组>F组>C组。BIS各时间点平稳的顺序为:E组>A组>C组>F组>B组>D组。2.各组插管前后血清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去甲肾上腺素插管前后平稳的顺序为:A组>(B、D、E)组>(C、F)组,血清肾上腺素插管前后平稳的顺序为:D组≥E组≥A组>B组>F组>C组(D组>A组);各组插管前后血清多巴胺浓度的差值在各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3.所有患者诱导期间均未发生肌颤和氧饱和度低于90%;各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波动超过20%患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咪达唑仑0.06 mg/kg,芬太尼5ug/kg,依托咪酯0.24 mg/kg剂量配伍用于老年手术病人全麻诱导时患者心率和血压平稳,镇静深度合适,插管致血清儿茶酚胺上升幅度低以及无不良反应,是老年手术病人全麻诱导理想的配伍剂量。

李志鹏[3](2014)在《异氟醚对新生大鼠脑星形胶质细胞和行为学的影响》文中指出第一章异氟醚对新生大鼠脑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和EAAT2表达的影响目的:星形胶质细胞在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显着的作用。尽管最新研究表明,新生幼鼠长期暴露于异氟醚中会显着增加神经细胞的凋亡,但是否能影响脑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和重要功能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实验将研究长时间异氟醚暴露对新生大鼠脑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以及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2(EAAT2)表达的影响。方法:80只出生后7天的Wistar大鼠,依据随机数字表法被分配到两组:异氟醚组和对照组(n=40)。异氟醚组暴露于1.1%的异氟醚中6小时,对照组暴露在空气中6小时。在暴露后12h、24h、3day和7day的每一时间点,异氟醚组和对照组均分别取10只幼鼠处死后取脑。其中5只冷冻脑组织切片后,用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抗体和EAAT2抗体进行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拍照并用ImageJ软件分析皮质区和海马区的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学的改变、GFAP和EAAT2及GFAP+EAAT2双标的荧光光密度值;另5只分离脑组织的皮质区和海马区,用Western-blot法检测GFAP和EAAT2表达量。结果:(1)星形胶质细胞分类计数:异氟醚组的皮质区和海马区的抑制状态星形胶质细胞数目分别在暴露后12h和24h开始显着上升(P<0.05),直至暴露后7day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休眠和激活状态的星形胶质细胞数目与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免疫荧光染色及分析:与对照组比较,异氟醚组的皮质区GFAP表达在暴露后12h、24h显着性下降(P<0.05),而海马区GFAP表达在暴露后24h、3d显着性下降(P<0.05),其它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异氟醚组的皮质区EAAT2表达在暴露后12h、24h和3d均显着性下降(P<0.05),而海马区EAAT2表达在暴露后各个时间点均略有下降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异氟醚组的皮质区和海马区的GFAP+EAAT2双标荧光密度在暴露后各时间点,均显着下降至暴露后7d仍未恢复(P>0.05)。(3) Western-blot检测:异氟醚组的皮质区和海马区的EAAT2和GFAP表达量在暴露后12h及24h,与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暴露后3d和7d,海马区的GFAP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皮质区的GFAP、皮质区和海马区的EAAT2表达均显着性下降(P<0.05)。结论:(1)长时间持续异氟醚暴露会抑制新生大鼠皮质区和海马区的星形胶质细胞发育及其表面EAAT2表达。(2)异氟醚能降低新生大鼠皮质区和海马区的GFAP和EAAT2表达量。第二章异氟醚对新生大鼠成年后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影响目的:研究长时间低浓度吸入异氟醚对新生大鼠成年后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只出生后7天的Wistar大鼠,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异氟醚组和对照组。异氟醚组吸入1.1%的异氟醚6h,对照组吸入压缩空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6h,两组均维持吸入氧气的浓度为30%。在异氟醚暴露后35d,计算剩余幼鼠的存活率并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包括5天定位航行试验和第6天空间探索实验),测试其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结果:两组动物在暴露后35d的死亡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定位航行实验中,异氟醚组的前三天逃逸潜伏期比对照组略长,但是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4天和第5天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空间探索实验中,两组动物在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第一次穿越平台时间、穿越平台次数和搜索策略四个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长时间低浓度异氟醚暴露不会显着影响新生大鼠的死亡率以及成年后的认知功能。

易正洪[4](2012)在《氧化槐定碱基于脊髓NMDA-NO-cGMP机制的镇痛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氧化槐定碱(oxysophoridine, OSR)的镇痛作用,探讨OSR基于脊髓NMDA-NO-cGMP信号通路相关的镇痛作用机制。方法1.行为药理学方法①采用小鼠温浴热水缩尾法以热甩尾潜伏期为指标观察侧脑室注射(intracerebroventricular injection, icv)OSR的镇痛作用;②采用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ethyl-D-aspartic acid, NMDA)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观察其对OSR在小鼠温浴热甩尾反应中痛阈变化的影响,分析NMDA受体在OSR镇痛中的作用。2.生化测定方法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观察OSR对福尔马林致痛大鼠腰段脊髓背角组织中氨基酸含量的影响,分析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变化与其镇痛作用的关系。3.放射免疫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观察OSR对温浴刺激致痛小鼠脊髓组织中P物质(substance P,SP)和环磷酸鸟苷(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cGMP)含量的影响,分析SP和cGMP与其镇痛作用关系。4.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OSR对温浴刺激致痛小鼠脊髓NMDA受体2B亚基(NR2B)和钙调蛋白激酶II (calmodulin kinase II,CaMKII)免疫阳性细胞表达的影响,探讨其表达变化与OSR镇痛作用之间的关系。结果1.侧脑室注射OSR的镇痛作用OSR(25,12.5,6.25mg/kg, icv)能明显延长小鼠温浴热甩尾在10、20、30、45、60、90min的潜伏期(P<0.05, P<0.01),最大痛阈提高率可达62.33%。2. NMDA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对OSR镇痛作用的影响氯胺酮(ketamine,KET)(2.5mg/kg, ip)、地卓西平(dizocilpine,MK-801)(0.05g/kg, iv)和艾芬地尔(ifenprodil,IFE)(1mg/kg,iv)可明显提高阈下镇痛剂量OSR (3.13mg/kg, icv)在小鼠温浴热甩尾反应中的痛阈(P<0.05, P<0.01);NMDA(15mg/kg, iv)可显着对抗OSR(12.5mg/kg, icv)的镇痛作用(P<0.05, P<0.01);提示NMDA受体参与了OSR的镇痛作用。3. OSR对脊髓痛相关递质含量的影响①OSR(1000,500mg/kg,ip)可使福尔马林致痛大鼠脊髓组织中谷氨酸(glutamate,Glu)和亮氨酸(leucine,Leu)含量明显降低(P<0.05),甘氨酸(glycine,Gly)和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含量显着增加(P<0.05,P<0.01);②OSR(12.5mg/kg, icv)对正常小鼠脊髓组织SP含量无明显影响(P>0.05),在热刺激前给药可明显降低温浴致痛小鼠SP含量(P<0.01);提示OSR的镇痛作用与调节脊髓组织中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和SP含量表达有关。4. OSR对小鼠脊髓背角NR2B亚型免疫阳性细胞表达的影响OSR(12.5mg/kg,icv)对正常小鼠脊髓组织NR2B免疫阳性细胞表达无明显影响(P>0.05);在热刺激前、后给药可明显降低温浴致痛小鼠脊髓组织NR2B免疫阳性细胞数及平均光密度(P<0.05,P<0.01);刺激后给药可显着增加平均灰度值及降低阳性面积比(P<0.05)。提示脊髓组织NR2B免疫阳性细胞表达变化是OSR镇痛作用的分子机制之一。5. OSR对小鼠脊髓背角组织cGMP含量和CaMKII表达的影响OSR(12.5mg/kg,icv)对正常小鼠脊髓组织cGMP含量及CaMKII免疫阳性细胞表达均未见有明显影响(P>0.05)。在热刺激前、后给药可明显降低温浴致痛小鼠脊髓组织cGMP含量、CaMKII免疫阳性细胞的数目和阳性面积比,增加CaMKII阳性细胞平均灰度值(P<0.05, P<0.01);刺激后给药可显着降低温浴致痛小鼠脊髓组织CaMKII免疫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P<0.01)。此结果提示脊髓组织cGMP及CaMKII均参与了OSR镇痛作用的分子机制。结论侧脑室注射OSR能明显延长热刺激所致小鼠痛阈潜伏期。脊髓NMDA-NO-cGMP信号通路参与了OSR的镇痛作用。OSR能升高脊髓组织中抑制性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同时降低兴奋性氨基酸类递质和SP。OSR引起的NR2B受体、CaMKII和cGMP表达下调是其镇痛作用的分子机制之一。

卢德章[5](2011)在《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的研制及其催醒机理的研究》文中认为小型猪复合麻醉剂—XFM,是依据平衡麻醉理论和小型猪的生理特点,通过系列科学组方试验研制成功的一种小型猪专用的麻醉剂。XFM麻醉诱导迅速,麻醉维持时间适宜,苏醒平稳;该麻醉剂对小型猪的麻醉效果确实,镇痛、镇静、肌松效果理想且均衡;对呼吸、循环系统影响轻微;无明显的副作用;可提供6075min麻醉深度适宜的外科手术时间;对心、脑功能无明显的损害,该麻醉剂可以满足相关领域科研工作及临床诊疗的麻醉需要。为了更好的将XFM在临床上推广应用,保障科研试验后小型猪生理机能快速恢复及实现对XFM麻醉时间的可控性,拟研制出高效、安全,无明显毒、副作用的特异性的颉颃剂,并对其进行较为全面、客观的评价,同时对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的催醒机理进行系统、深入地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和最佳组方筛选试验,成功研制出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同时对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的急性毒性、蓄积毒性、耐受性、亚慢性毒性、局部刺激性和药物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大鼠XFM麻醉模型,分别在注射XFM后10、30和60 min后再注射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于不同的苏醒阶段剖杀,取不同脑区组织样品,采用差速离心法分离了大脑皮层、海马、小脑、丘脑及脑干等脑区突触体,采用比色法测定了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对不同脑区突触体ATP酶活性的影响,系统地研究了其催醒作用产生的CNS细胞信号跨膜转导的分子学机制;采用ELISA和比色法动态监测了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对不同脑区NO/cGMP和cAMP两大信号转导系统的影响,系统地研究了其催醒作用产生的CNS细胞内信号转导的分子学机制。试验结果如下:1.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的研制(1)通过预试验、科学组方试验、正交验证性试验以及最佳组方筛选试验,确定颉颃剂成份为阿替美唑、氟马西尼和纳洛酮,最佳比例为0.90: 0.79: 0.26(按合剂中单一注射体积计算),并命名为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2)中国实验用小型猪在注射XFM后30 min再注射0.08 mL·kg-1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然后进行全面的催醒监测。结果表明:苏醒时间短,苏醒期平稳;该颉颃剂对小型猪的催醒效果确实,姿态、镇痛、镇静、肌松和听觉反应恢复效果理想且均衡;对呼吸、循环系统影响轻微;无明显的副作用;对心、脑功能无明显的损害。该颉颃剂配合XFM可满足相关领域科研工作及临床诊疗的需要。2.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的药物安全性试验、药物效应评价试验和药物稳定性试验本试验就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对昆明种小鼠的急性毒性、蓄积毒性、耐受性和亚慢性毒性进行了研究;使用家兔进行皮肤刺激性试验、肌注刺激性试验和点眼刺激性试验;对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中各组分联合应用的药物效应进行了研究;对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进行药物稳定性加速试验,再将加速试验后的制剂与未经加速试验的制剂进行小型猪催醒效果验证试验,判断制剂的稳定性和有效保质期。采取序贯法进行急性毒性试验,测定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的ED50及LD50,计算出安全系数AI=4.04,表明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对小白鼠有轻度蓄积作用,蓄积系数K=5.26,且小鼠对此颉颃剂均没有产生耐受性;亚慢性毒性试验高剂量组(l/5LD50)小鼠在用药前4 d表现出一过性气喘、兴奋等症状,4 d后不良反应消失;用药后各时间点称重,各组小鼠体重差异不显着;各组器官系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着;生化指标在各组间差异不显着;病理组织学检查未见肺、肝和肾脏有明显的病理变化;根据中位效应法,得出联合作用指数CI=0.463,进一步表明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组方的合理性;药物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比较稳定,有效期为2年。3.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催醒机理的研究(1)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能明显地激活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的Na+,K+-ATP酶,且该酶活性在上述脑区的变化趋势与大鼠行为学变化基本一致。表明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的催醒作用可能与激活特定脑区突触体Na+,K+-ATP酶活性相关。大脑皮层和海马的Na+,K+-ATP酶可能是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催醒作用的靶位之一。(2)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能明显地激活大鼠脑干和海马的Ca2+,Mg2+-ATP酶活性,且此两部分脑区的Ca2+,Mg2+-ATP酶活性变化趋势与大鼠行为学变化基本一致。表明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的催醒作用可能与激活脑干和海马的Ca2+,Mg2+-ATP酶活性相关。此酶可能是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催醒作用的靶位之一。(3)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能明显地减少海马和丘脑cAMP含量,表明大鼠海马和丘脑等脑区的cAMP信号转导系统可能参与了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催醒机理的调控,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的催醒作用与抑制此两部分脑区的cAMP信号转导系统相关。(4)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能明显地激活大鼠相关脑区的NOS活性和NO及cGMP产量。通过对大鼠行为学观察表明:脑干NOS活性、丘脑的NO产量和脑干的NO产量、大脑皮层和脑干的cGMP含量可能在促使大鼠恢复翻正反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大脑皮层的NOS活性、小脑和脑干的NO产量以及大脑皮层、海马、小脑和脑干的cGMP含量在促使大鼠恢复直线爬行中起主要作用。NO/cGMP信号转导系统可能参与了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催醒机理的调控,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的催醒作用可能与激活特定脑区NO/cGMP信号转导系统相关。

徐金东[6](2010)在《脑摄取平衡时伤害性刺激反应对丙泊酚在犬脊髓不同区域分布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全麻药所引起的麻醉状态包含遗忘、意识消失、抑制伤害性刺激反应、制动等多种成分,并且各有其相应的中枢作用区域,脊髓可能是产生抑制伤害性刺激反应的关键部位。丙泊酚具有起效迅速、作用时间短、苏醒快、易控制和副作用少等优点,目前广泛运用于临床麻醉。研究表明其还具有抗外周伤害性刺激反应等作用,主要作用靶位可能在脊髓,但其作用机制尚未明了。丙泊酚中枢麻醉作用有一定的区域选择性,可能是作用于脊髓相应的中枢靶位而发挥其全效应。研究丙泊酚脊髓分布规律有助于了解和揭示其全麻作用机制。神经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全麻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技术和手段,近年来对丙泊酚中枢神经系统作用的研究已经取得一些进展,但目前仍不能阐明其全麻作用机制。中枢神经系统的解剖结构和分布均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全麻药发挥其麻醉作用的药理学部位同样具有选择性。在脊髓神经元中存在十几种生物活性物质参与信息的传递,其中促进伤害性信息传递的物质主要有谷氨酸和P物质,抑制伤害性信息传递的物质主要包括阿片肽、GABA和甘氨酸。其中GABA受体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最主要的抑制性神经受体,其分布广泛但各有自己的分布区域和不同的药理学及神经电生理学特性。突触学说是全麻作用机制中最重要的学说,该学说认为全麻药物的作用与其影响突触传递的功能有关,主要可能是丙泊酚作用于GABA受体,脊髓胶状质,特别是背角Ⅱ层与Ⅱ、Ⅲ层分界处,GABA能神经元含量丰富,轴突与初级传入终末和深层投射神经元树突形成突触球结构。GABA受体激活后,可增加脊髓神经元电导而产生去极化,从而产生全麻作用。但是,目前对神经系统的了解尚不足,一些研究方法也有其局限性及存在诸多干预因素,已有研究认为外科操作本身可影响脊髓神经元对全麻药的敏感性,因此有必要开拓思路探索丙泊酚在脊髓的摄取和分布规律。Upton等于1988年首先提出了脑摄取概念及其基本研究方法质量平衡法则(mass balance principles)。药物随血液灌注入脑,由于药物的分布和消除而从血管内分布到血管外进入脑实质的过程称为脑摄取。采用质量平衡法则,通过测量局部器官的动-静脉血药浓度差来计算局部器官摄取药物的量;药物净摄取量为药物经动脉进入器官实质的量;如果药物在器官内不发生代谢,则器官药物浓度为药物净流量与器官质量的比值。基于此法则,上世纪90年代后期有不少学者开始了关于丙泊酚脊髓和脑摄取的研究。Shyr等于1995年报道,以丙泊酚60mg·kg-1·h-1恒速静脉输注时,鼠脊髓和脑组织丙泊酚浓度随静脉输注的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最近研究发现,当以丙泊酚70mg·kg-1·h-1恒速静脉输注50分钟时,丙泊酚在犬脑各组织区域的分布趋于一致。丙泊酚脑摄取和分布的实验研究较为深入,而脑摄取平衡时丙泊酚在脊髓组织不同区域的摄取和分布是否一致?伤害性刺激反应对丙泊酚在脊髓不同区域的分布有何影响?以往的实验研究中未曾涉及,有必要进行研究。本研究通过解剖丙泊酚脑摄取达到平衡时的犬脊髓,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High-pressure liquid chromatography ultra-violet spectroscopy, HPLC-UV)测量脊髓组织不同区域(前角、背角、中间带、前索、后索、外侧索)的丙泊酚浓度,探讨脑摄取平衡时丙泊酚在脊髓不同区域组织的摄取和分布规律,以及伤害性刺激反应对其摄取和分布的影响。材料和方法1动物准备与分组:12只健康犬(实验动物由南方医院动物实验中心提供),雌雄不拘,年龄12-18个月,体重10-12kg,随机分为两组,C组(对照组)和S组(刺激组),每组6只。实验均安排在每天上午9:00至11:00进行。实验前禁食、禁饮12小时。实验时由右后肢大隐静脉建立静脉通路。2麻醉实施:C组:静脉注射丙泊酚7mg·kg-1,注射时间为15s,续以70mg·kg-1·h-1恒速静脉输注50分钟。S组:静脉注射丙泊酚7mg·kg-1,注射时间为15s,续以70mg·kg-1·h-1恒速静脉输注50分钟。当丙泊酚输注45分钟时止血钳上三齿钳夹狗尾正中5min。两组实验犬达到眼睑反射和脚踏发射消失浅麻醉状态后,经口插入ID9号气管导管,固定并连接呼吸机,吸入纯氧,调节呼吸频率(20-25)次/分,潮气量15ml·kg-1,使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维持在(30-38) mmHg。2%利多卡因浸润麻醉下分离右股动脉,置入20G肝素化套管,接HP多参数监护仪检测平均动脉压(MAP)和脉率(PR)。3标本采集:丙泊酚恒速输注50分钟时,2%利多卡因浸润麻醉下快速解剖分离犬右侧颈内动、静脉血管,分别抽取血液2ml快速注入抗凝管中,反复震荡防止血液凝固,立即置于4℃冰箱中保存。取血后立即断头处死实验犬。无菌条件下去除犬椎板。专人解剖分离前角、背角、中间带、前索、后索、外侧索组织适量,去除组织中可见血管,无菌滤纸去除残留血液和脑脊液后分别置于无菌干燥培养皿中,-17℃低温冰箱中保存。4标本处理:血标本在4℃低温离心机中离心20min分离血浆和血细胞,转速为10000r·min-1。离心后取血浆200μl置于EP管中,加入乙腈400μl,涡旋器震荡2min。之后再离心10min沉淀血浆蛋白,转速为10000r·min-1。取上清液置于EP管中。标本处理后待测丙泊酚浓度。脊髓组织标本精确称量(g)后移于匀浆器中,每克脊髓组织中加入乙腈2ml。充分匀浆5min后,匀浆液移于EP管中。匀浆液离心5min,转速10000r·min-1。取上清液置于EP管中。标本处理后待测丙泊酚浓度。5丙泊酚色谱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HPLC-UV)-沉淀法测量丙泊酚浓度,外标物为丙泊酚标准品,提取剂为乙腈。流动相:A相为乙酸胺(1mmol·L-1)+乙酸(1g·L-1),B相为甲醇,A:B为25:75,柱温:4℃,自动进样量:20μl,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270nm。6统计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内颈内动脉和静脉血浆丙泊酚浓度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丙泊酚血浆浓度比较采用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不同脊髓标本中丙泊酚浓度比较采用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多重比较采用SNK检验;组间相同脊髓部位标本中丙泊酚浓度比较采用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麻醉状况:所有实验动物均安全迅速地达到预定麻醉状态并维持稳定,PR、MAP及PETCO2均波动在正常范围内。C组PR、MAP和PETCO2分别为:80.50±1.38次·min-1、87.83+1.17mmHg和34.83±1.47mmHg。S组刺激前后PR分别为:81.67+1.86次,min-1和94.17±1.94次min-1,刺激后PR明显高于刺激前(t=22.213,P=0.000);S组刺激前后MAP分别为:88.50±1.05mmHg和101.83±1.72mmHg,刺激后MAP明显高于刺激前(t=13.960,P=0.000);S组刺激前后PETCO2分别为34.83±1.33mmHg和35.17±1.47mmHg,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26,P=0.758)。2丙泊酚血浆浓度:C组颈内动脉和颈内静脉血浆丙泊酚浓度分别为5.09±0.03μg/ml和5.07±0.23μg/ml,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29,P=0.831)。S组颈内动脉和颈内静脉血浆丙泊酚浓度分别为5.08±0.03μg/ml和5.03±0.10μg/ml,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03,P=0.211)。C组和S组颈内动脉血浆丙泊酚浓度分别为5.09±0.03μg/ml和5.08±0.03μg/ml,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24,P=0.698)。C组和S组颈内静脉血浆丙泊酚浓度分别为5.07+0.23μg/ml和5.03±0.10μg/ml,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35,P=0.695)。3丙泊酚脊髓组织浓度:C组犬脊髓前角、背角、中间带、前索、后索、外侧索组织丙泊酚浓度(μg·g-1)分别为5.09±0.08、5.10±0.08、5.05±0.19、4.95±0.29、4.99±0.23、5.14±0.45,各区域脊髓组织丙泊酚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469,P=0.798)。S组犬脊髓前角、背角、中间带、前索、后索、外侧索组织丙泊酚浓度(μg·g-1)分别为:5.14±0.50、7.65±0.47、5.03±0.18、4.94±0.22、7.60±0.82、5.07±0.53,各区域脊髓组织丙泊酚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384,P=0.000),背角和后索丙泊酚浓度明显高于其它脊髓组织(P=0.000)。脊髓背角丙泊酚浓度S组高于C组(t=13.135,P=0.000),脊髓后索丙泊酚浓度S组高于C组(t=7.447,P=0.000),C、S两组其他相同脊髓区域组织丙泊酚浓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HPLC-UV紫外法可用于测定血浆、脑和脊髓组织丙泊酚浓度。2.丙泊酚70mg·kg-1·h-1恒速静脉输注50分钟,颈动、静脉血药浓度达到平衡状态。3.丙泊酚70mg·kg-1·h-1恒速静脉输注50分钟,脊髓各区域(前角、背角、中间带、前索、后索、外侧索)丙泊酚分布均衡;给予伤害性刺激后,除脊髓背角和脊髓后索丙泊酚浓度较高外,在其他犬脊髓组织区域(前角、中间带、前索、外侧索)分布均衡。4.丙泊酚抑制伤害性刺激反应作用的主要作用部位可能在脊髓背角和后索。

翟文倩[7](2010)在《静脉泵注丙泊酚对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静脉泵注丙泊酚对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研究目的:丙泊酚(Propofol)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广的静脉麻醉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和ICU镇静。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及电生理技术和PET的应用,对丙泊酚的麻醉机制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即对γ-氨基丁酸受体复合体(GAB A receptor complex)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的作用。除此之外还发现,丙泊酚具有降低脑代谢,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功能,及调节血小板三种炎性介质等非麻醉作用。但其对术后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本实验通过水迷宫实验和在体多通道神经元信号同步记录技术,研究持续静脉泵注不同剂量丙泊酚对健康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应用前额叶皮层神经元局部场电位信号(Local Field Potentials, LFPs)反映丙泊酚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探讨丙泊酚造成认知功能改变的可能机制。研究方法:SD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三组,丙泊酚低剂量组P1(O.1mg·kg-1·min-1)和高剂量组P2(0.5mg·kg-1·min-1),另设一对照组C(10%脂肪乳0.01ml·kg-1·min-1)。三组大鼠于水迷宫实验前经尾静脉恒速输注药物2小时,给药后隔天行改良Morris水迷宫实验,前4天训练,每天两次,第5天测试,记录并分析大鼠的逃避潜伏期、平台象限游泳时间、平台象限游泳路程占总路程的百分比、第一环点数和总得分。两周后对P1组和P2组大鼠以丙泊酚上述同样浓度持续泵注麻醉下行前额叶皮层在体多通道微电极植入术,记录大鼠麻醉状态下及麻醉后5天的神经元放电活动,利用MATLAB软件分析神经元LFPs,计算麻醉及麻醉后LFPs的复杂度,分析麻醉与麻醉后LFPs的相位相关同步性。研究结果:1、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①定位航行实验:C组和P1组逃避潜伏期呈下降趋势偏缓,测试结果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C组、P1组比较,P2组训练期间第1天和第2天逃避潜伏期长(P>0.05),但第3天和第4天与前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空间联想实验:C组和P1组测试结果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C组和P1组比较,P2组第四象限入水的各项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神经元局部场电位结果显示:①复杂度:麻醉状态下P1组LFPs复杂度计算值大于P2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剂量麻醉状态下都比清醒状态下复杂度计算值低(P<0.01)。P1组丙泊酚作用后,第1、第2、第3、第4天的LFPs的复杂度,与清醒状态下无统计学差异(P>0.05),P2组丙泊酚作用后,第1、第2天的LFPs的复杂度,与清醒状态下有统计学差异(P<0.05),第3、第4天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相位相关同步性:P2组比P1组LFPs的相位相关同步性高(P<0.05),两种剂量麻醉状态下都比清醒状态下相位相关同步性高(P<0.01);P1组丙泊酚作用后,第1、第2、第3、第4天的LFPs的相位相关同步性,与清醒状态下无统计学差异(P>0.05),P2组丙泊酚作用后,第1、第2天的LFPs的相位相关同步性,与清醒状态下有统计学差异(P<0.05),第3、第4天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论:1、丙泊酚0.1mg·kg-1·min-1静脉输注后对健康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没有影响,0.5mg.kg-1·min-1丙泊酚静脉注射后短期内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下降,无长期持续影响。2、0.5mg·kg-1·min-1浓度的丙泊酚对大脑皮层的神经元放电活动的抑制程度大于O.1mg·kg-1·min-1。3、丙泊酚抑制前额叶皮层神经元放电活动可能是其影响术后认知功能恢复的机制之一创新点:1、研究比较了0.1mg·kg-1.min-1和0.5mg·kg-1.min-1量丙泊酚静脉泵注2小时后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恢复情况。2、从电生理角度,即通过在体多通道神经元信号同步记录技术,观察大脑皮层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同步性,分析LFPs信号,并结合行为学检测指标来共同反映静脉麻醉药丙泊酚对健康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杨静[8](2009)在《异丙酚对大鼠皮层及皮层下中枢自发脑电和神经递质释放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前静脉全身麻醉药异丙酚产生镇静、遗忘、意识消失、制动和抗伤害等麻醉效应的确切机制仍不清楚。作为研究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的三大类主要方法,行为学、电生理学以及神经生物化学分析方法可从整体、组织、细胞或亚细胞等不同角度和水平观察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并分析其机制。本论文拟结合行为学、脑电非线性分析和微透析-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方法,以行为学表现评估麻醉效应,分析异丙酚产生各种麻醉效应时大鼠皮层和皮层下中枢结构自发脑电活动以及神经递质释放(包括脊髓背角)的变化,并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异丙酚对大脑各皮层、皮层下中枢结构、皮层-皮层下结构通路功能的影响,进一步明确异丙酚的作用机制。第一部分异丙酚对大鼠皮层和皮层下各脑区自发脑电及其功能联系的影响实验一异丙酚对大鼠各皮层区自发脑电及两半球皮层间功能联系的影响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异丙酚产生各种麻醉效应时大鼠顶区、额区和枕区近似熵(ApEn)、关联维数(D2)和互近似熵(C-ApEn)等脑电非线性参数的变化。方法:3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n=12),分别在左右顶区、额区和枕区埋置硬膜外皮层电极,连续监测其自发脑电(EEG)。记录20min清醒状态的基础EEG后,持续静脉输注10g/L异丙酚,输注速度依次为400、600和800μg/(kg·min),每个剂量均持续泵注20min,取最后两分钟的EEG进行后期分析。计算不同剂量异丙酚麻醉时各脑区的ApEn、D2和C-ApEn。埋置电极进行EEG监测的前一周,分别测量以上剂量异丙酚麻醉时大鼠的行为学表现(包括触须和躯体触碰反应、翻正反射和夹尾反射)。结果:随着异丙酚剂量的增加,左右顶区、额区和枕区的ApEn和D2均逐渐降低(p<0.05)。多数大鼠均在400μg/(kg·min)异丙酚输注20min时进入镇静状态,在600μg/(kg·min)异丙酚输注20min时翻正反射消失,在800μg/(kg·min)异丙酚输注20min时夹尾反射消失,产生以上麻醉效应时各脑区的ApEn、D2和两半球各皮层间的C-ApEn均低于清醒状态时。结论:异丙酚可剂量依赖地抑制顶区、额区和枕区皮层的自发脑电活动,同时抑制两半球顶区、额区和枕区皮层间的功能联系,这可能是异丙酚产生麻醉效应的机制之一。实验二异丙酚对大鼠各皮层下结构自发脑电及皮层和皮层下结构间功能联系的影响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异丙酚产生各种麻醉效应时大鼠丘脑腹后内侧核(VPM)、网状丘脑核(RTN)、脑桥网状核口部(PnO)自发脑电活动的变化,同时观察额区皮质与以上皮层下结构以及各皮层下结构之间功能联系的变化。方法:4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n=12),分别在左右皮层+VPM、皮层+RTN、VPM+RTN、RTN+PnO埋置深部电极记录各脑区的自发EEG。记录20min清醒状态的基础EEG后,持续静脉输注10g/L异丙酚,输注速度依次为400、600和800μg/(kg·min),每个剂量均持续泵注20min,取最后两分钟的EEG进行后期分析。计算不同剂量异丙酚麻醉时两侧各脑区的ApEn和D2以及皮层-VPM、皮层-RTN、VPM-RTN、RTN-PnO间的C-ApEn。埋置电极进行EEG监测的前一周,分别测量以上剂量异丙酚麻醉时大鼠的行为学表现(包括触须和躯体触碰反应、翻正反射和夹尾反射)。结果:随着异丙酚剂量的增加,左右VPM、RTN和PnO的ApEn、D2均逐渐降低(p<0.05)。同侧皮层-VPM、皮层-RTN、VPM-RTN、RTN-PnO的C-ApEn也随异丙酚剂量的增加而降低(p<0.05)。其中皮层-VPM和皮层-RTN间C-ApEn的降低幅度大于VPM-RTN和RTN-PnO的C-ApEn。结论:异丙酚可剂量依赖地抑制部分丘脑和脑干网状结构的自发脑电活动,同时减弱了皮层和丘脑、丘脑和脑干网状结构之间正常的功能联系。皮层是异丙酚产生镇静效应的主要位点,而异丙酚通过同时作用于皮层和丘脑、脑干网状结构等皮层下结构产生意识消失和制动效应。抑制皮层-皮层下中枢以及皮层下中枢之间联系通路可能是异丙酚作用机制之一。第二部分异丙酚对大鼠皮层、皮层下各脑区和脊髓背角内兴奋性和抑制性氨基酸释放的影响目的利用微透析-高效液相色谱(HPLC)荧光检测技术,观察大鼠在不同剂量异丙酚产生各种麻醉效应时皮层、皮层下各中枢和脊髓背角内兴奋性和抑制性氨基酸释放水平的变化。方法3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n=8),前3组分别在右侧初级躯体感觉皮层、丘脑腹后内侧核(VPM)、网状丘脑核(RTN)埋置脑微透析导管,第4组用横穿脊髓背角法在大鼠T12脊髓背角内置入线性微透析探针(LM-5),48h恢复期后前3组插入脑微透析探针、第4组直接进行微透析。前3组用人工脑脊液以1.5μL/min的速度、第4组用人工脑脊液以5μL/min的速度灌流,采集清醒状态下样本作为基础值后,持续静脉输注10g/L异丙酚,输注速度依次为400、600和800μg/(kg·min),每个剂量均持续泵注20min,每20 min采集一次样品(前3组为30μL、第4组为100μL)并放入-80℃冰箱内保存。利用HPLC荧光检测法检测微透析液中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和甘氨酸(Gly)的水平。埋置脑微透析导管和脊髓微透析探针的前一周,分别测量以上剂量异丙酚麻醉时大鼠的行为学表现(包括触须和躯体触碰反应、翻正反射和夹尾反射)。结果皮层和丘脑RTN中三种氨基酸在400、600μg/(kg·min)异丙酚相继各输注20min时均有所降低;但800μg/(kg·min)异丙酚输注20min时均有所回升。其中皮层内GABA增加幅度最大并最终高于清醒时基础值(p<0.05),Glu和Gly回升至清醒时水平;RTN内Glu增加幅度最大并最终高于清醒时基础值(p<0.05),GABA和Gly回升至略高于清醒时基础值。VPM中的Glu随异丙酚剂量增加明显降低(p<0.05),GABA和Gly在短暂降低后回升并略高于清醒时基础值(p>0.05)。不同剂量异丙酚麻醉时脊髓背角内Glu、Gly和GABA水平均低于清醒时基础值(p<0.05),但Glu水平降低的幅度较Gly和GABA大。结论异丙酚对不同脑区内兴奋性和抑制性氨基酸释放的影响不同。异丙酚麻醉下皮层和丘脑VPM内抑制性递质释放占据优势,而丘脑网状核内则是兴奋性递质释放增加明显。异丙酚对大鼠脊髓背角内的兴奋性递质Glu和抑制性递质Gly、GABA均有抑制作用,但对兴奋性递质Glu的抑制作用较强。导致以上各中枢结构内兴奋性和抑制性神经递质释放水平失衡可能与异丙酚的麻醉效应有关。

李碧莲[9](2009)在《丙泊酚对罗库溴铵有效剂量的影响》文中提出研究背景与目的既往认为丙泊酚对非去极化肌松药的神经肌肉阻滞作用无影响,并把它作为研究吸入麻醉药对非去极化肌松药效应影响的对照用药。近年来,研究发现丙泊酚联合阿片类药物,特别是短效阿片类药物例如阿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可以使咽喉部肌群松弛,顺利完成喉罩置入、气管插管或喉镜检查术。同时有研究表明,当持续输注丙泊酚达到稳定血药浓度后,丙泊酚对米库氯铵的肌松效应有增强作用。但尚未发现持续输注丙泊酚对罗库溴铵有效剂量影响的报道。本研究观察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维持一定镇静水平时,丙泊酚不同输注时间对罗库溴铵有效剂量的影响程度。资料与方法选择1850岁女性全麻择期手术患者24例,ASAⅠ~Ⅱ级,体重指数(BMI)控制在17.525.5 kg/m2。所有患者均无神经肌肉疾病,心、肺、肝、脑、肾功能基本正常,以及术前两周内均未使用对神经-肌肉接头功能有影响的药物。术前无发热,无电解质与酸碱失衡。气管内插管条件基本正常。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取平卧位,室温控制在26°C。于左肘部正中静脉开放静脉补液通道,输注复方电解质注射液,速度10ml·kg-1·h-1。用迈瑞T8监测仪无创监测右上臂收缩压(SBP)、平均压(MAP)和舒张压(DBP),监测Ⅱ导联心电图、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和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待各项监测指标平稳后,行静脉诱导。设定丙泊酚血浆靶控浓度4μg/ml,待丙泊酚效应室浓度上升到血浆靶浓度水平时,在15s内静脉注射瑞芬太尼1μg·kg-1。患者入睡后行面罩吸氧去氮,2 min后用喉镜明视下对咽喉区喷射2 %利多卡因行粘膜表面麻醉,1min后气管内插管,行机械间歇正压通气,吸入100%氧气,维持氧流量2 L/min和PETCO2 3540 mmHg。麻醉维持期,靶控输注丙泊酚2.03.5μg/ml和恒速泵注瑞芬太尼0.10.2μg·kg-1·min-1,保持BIS值在4050。记录麻醉诱导前各项监测指标为基础值,麻醉诱导后每5 min记录上述各项监测值,静脉注射罗库溴铵后10 min内每2 min记录上述各项监测值。实验观测期间未进行手术。在左前臂近腕尺侧粘贴诱发拇内收肌颤搐反应的表面刺激电极,加速度换能器固定在左拇指掌侧末端,皮温探头固定在左大鱼际皮肤上。用TOF-Watch-SX监测仪以四个成串刺激(TOF)法透皮刺激腕部尺神经,诱发拇内收肌颤搐反应,刺激参数:频率2Hz、波宽0.2 ms、每组刺激间隔15s。给予罗库溴铵前调节TOF的第一个颤搐反应(T1)稳定在100%作为基础值。按第一次给予罗库溴铵的时间将患者分成两组,各12例。气管插管后持续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5 min时给予罗库溴铵者为Ⅰ组,20 min时给予罗库溴铵者为Ⅱ组。麻醉维持期BIS值稳定在50左右时,经三通开关静脉注射罗库溴铵150μg·kg-1,当T1下降并在同一水平稳定3次时,静脉注射罗库溴铵50μg·kg-1,当T1继续下降并在另一水平稳定3次时,再次静脉注射罗库溴铵50μg·kg-1,直到T1降至基础值的5%左右时停止追加肌松药。记录每次静脉注射罗库溴铵后T1稳定值、间隔时间和皮温测定值。并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包括:皮疹、低血压、气道峰压升高等。统计学分析用SPSS 11.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统计量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将Ⅰ组和Ⅱ组的T1抑制程度(T1 depression)转换为概率单位(probit),累积剂量(dose)转换为自然对数,求得概率单位与剂量对数的直线回归方程。Probit(T1 depression)= a + b ln(dose)根据95%和90%抑制程度时概率单位值相应为6.64和6.28,从回归方程分别推算出每个病人的ED90和ED95值,计算每组病人罗库溴铵的ED90和ED95(μg·kg-1)的均数及标准差。用两组独立样本的t检验比较组间和两组内各项监测指标组间差异的显着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患者的年龄分别为Ⅰ组(38.4±10.4)岁、Ⅱ组(39.4±9.2)岁(p>0.05)。BMI分别为Ⅰ组(22.0±2.9)kg/m2、Ⅱ组(21.5±2.5)kg/m2(p>0.05)。2.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两组诱导后和给予罗库溴铵后的SBP、MAP和DBP比诱导前明显下降(p<0.01)。Ⅰ组诱导后和给予罗库溴铵后的HR比诱导前稍有降低(p<0.05),Ⅱ组给予罗库溴铵后的HR比诱导前稍有降低(p<0.05)。两组患者在诱导后和给罗库溴铵后的SpO2比诱导前明显升高(p<0.01)。两组间各观察时点的SBP、MAP、DBP、HR和SpO2值相似(p>0.05)。3.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后BIS和皮温的变化:(1) BIS值:Ⅰ组和Ⅱ组麻醉诱导后BIS值(46.9±2.0和46.8±2.3)与诱导前(97.6±0.8和97.4±0.9)比较明显减低(p<0.01);给罗库溴铵后(46.0±2.2和46.6±2.1)仍明显低于诱导前(p<0.01),但与麻醉诱导后测定值相似(p>0.05)。两组间各观察时点的BIS值相似(p>0.05)。(2)皮温:Ⅰ组和Ⅱ组麻醉诱导前(32.8±0.6°C和32.8±0.5°C)、麻醉诱导后(32.6±0.3°C和32.6±0.3°C)及给于罗库溴铵后(32.7±0.3°C和32.7±0.3°C)三段时间的皮温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间各观察时点的皮温相似(p>0.05)。4.Ⅰ组和Ⅱ组患者罗库溴铵的ED90分别为261.6±53.8μg/kg和235.3±46.9μg/kg,ED95分别为321.9±73.9μg/kg和297.7±53.5μg/kg。两组罗库溴铵的ED90和ED95以及量效关系曲线的斜率和截距均无明显差别(p>0.05)。5.所有患者在实施肌松监测过程中均无发生体动;均未见皮疹、低血压、气道峰压升高等不良反应。结论持续静脉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5 min或20 min,对ASAⅠ~Ⅱ级中青年女性患者罗库溴铵的90%和95%有效剂量无明显影响。

周扬[10](2009)在《异丙酚麻醉对小鼠脑内GABA能神经元激活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身麻醉的发展已有160多年的历史,但全身麻醉的机理仍然不甚明了。尤其是全身麻醉的中枢机制,一直是麻醉学领域的研究重点和热点。近年来,异丙酚由于起效快、清除迅速和不良反应少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但异丙酚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离体和在体实验均表明异丙酚能增强GABA与GABAA受体的结合,增强抑制性突触后电流,从而达到麻醉的效果。但就其对突触前机制的研究甚少,异丙酚是否对GABA能神经传递的突触前神经元—GABA能神经元也有一定的作用将是本实验的重点。研究目的:观察异丙酚麻醉过程中谷氨酸脱羧酶67-绿色荧光蛋白(GAD67-GFP)基因敲入小鼠脑内Fos蛋白及GABA能神经元的活化情况,以了解突触前神经元在全麻机理中的可能作用,为阐明静脉麻醉药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靶位及机制提供资料。研究方法:成年雄性GAD67-GFP基因敲入小鼠20只(第四军医大学基础部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提供)随机分为2组:C组(C Group):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T组(T Group):实验组,又分为三个亚组T1(5 min),T2(30 min),T3(1 h)。采用腹腔注射异丙酚(130 mg/kg)麻醉,分别在注射后5 min,30 min,1 h进行行为学评分,按照评分标准打分,评价其麻醉状态。随后立即处死并取脑,制取脑薄片(片厚30μm),分套收集,应用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神经元活化标记物Fos在全脑的表达分布情况。用上述制备待用的脑薄片,进行GABA能神经元与Fos的免疫荧光双标染色。研究结果:1、行为学结果:在腹腔注射异丙酚后5 min、30min和1h时行为学评分分别为5 min时13分,30 min时14分,1 h时9分,表明5min和30min均能达到适度或深度麻醉效果,而1h时则处于过渡状态。2、对GAD67-GFP基因敲入小鼠脑内Fos蛋白表达的观察:与对照组相比,Fos在海马CA1、杏仁核(MeA)、丘脑室旁核(PV)、下丘脑室旁核(PaV)、齿状回(DG)、下丘脑腹内侧核(VMH)、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的表达在三个时间点都有明显增加(P<0.05),在嗅球外丛状层(EPI)有表达但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3、对GAD67-GFP基因敲入小鼠脑内GABA和Fos蛋白共存表达的观察:腹腔注射异丙酚后5 min、30 min和1 h下丘脑腹内侧核有GABA与Fos共存,共存的细胞占该区域Fos阳性神经元分别为:T1:80.3%,T2:89.7%,T3:91.6%,C:24.9%。此外,在下丘脑室旁核也可见GABA与Fos共存,共存率为:T1:19.6%,T2:39.7%,T3:41.6%,C:8.6%。研究结论:静脉麻醉药异丙酚能诱导GAD67-GFP基因敲入小鼠脑内相关核团GABA神经元和Fos共存,并具有部位差异性。其中下丘脑腹内侧核GABA能神经元活化可能是异丙酚麻醉致意识消失的机制之一。

二、F波分析法观察全麻诱导期间静脉麻醉药对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F波分析法观察全麻诱导期间静脉麻醉药对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异丙酚对小鼠小脑爬行纤维-浦肯野细胞突触传递及长时程可塑性的影响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表
第一章 异丙酚对小鼠小脑爬行纤维-浦肯野细胞突触传递的影响机制
    1.1 引言
    1.2 材料与方法
        1.2.1 实验动物
        1.2.2 主要实验仪器
        1.2.3 试剂与药品
        1.2.4 脑片的制备
        1.2.5 电生理记录和CF的刺激
        1.2.6 生物素染色
        1.2.7 统计分析
    1.3 结果
        1.3.1 异丙酚对小鼠小脑CF-PC突触传递的影响
        1.3.2 阻断NMDA受体可消除异丙酚对CF-PC EPSCs的增强作用
        1.3.3 NMDA对异丙酚引起CF-PC突触传递增强的影响
        1.3.4 阻断突触后NMDA受体部分地阻断异丙酚对CF-PC EPSCs的作用
    1.4 讨论
    1.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异丙酚对小鼠小脑爬行纤维-浦肯野细胞长时程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机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动物
        2.2.2 主要实验仪器
        2.2.3 试剂与药品
        2.2.4 脑片的制备
        2.2.5 电生理记录和CF-PC LTD的诱导
        2.2.6 统计分析
    2.3 结果
        2.3.1 CF-PC的长时程抑制的诱导
        2.3.2 异丙酚对CF-PC突触传递长时程抑制(CF-PC LTD)的影响
        2.3.3 异丙酚对CF-PC突触传递长时程抑制的增强作用不依赖于mGluR1
        2.3.4 异丙酚通过NMDA受体易化电刺激诱导的CF-PC LTD
    2.4 讨论
        2.4.1 CF-PC突触间存在功能性NMDA受体
        2.4.2 NMDA受体参与调节CF-PC长时程突触可塑性
        2.4.3 异丙酚对长时程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2.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异丙酚调节神经元的突触传递的研究进展
    1. 异丙酚的化学和临床药理学特性
    2. 异丙酚的作用机制
    3. 异丙酚调节神经元活动及突触传递
    4. 异丙酚对运动和认知的损伤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2)老年病人静脉全身麻醉诱导复合用药剂量优化配伍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致谢
老年病人全麻诱导与血流动力学变化(综述)
    参考文献

(3)异氟醚对新生大鼠脑星形胶质细胞和行为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异氟醚对新生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和EAAT2的影响
    1.1 材料与方法
        1.1.1 实验动物及材料
        1.1.2 实验方法
        1.1.3 统计学方法
    1.2 结果
        1.2.1 免疫双标荧光光密度分析
        1.2.2 星形胶质细胞的分类计数
        1.2.3 Western-blot测定GFAP和EAAT2的表达结果
    1.3 讨论
    1.4 小结
第二章 异氟醚对新生大鼠成年后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影响
    2.1 材料和方法
        2.1.1 实验动物及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1.3 统计学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4 结论
第三章 吸入麻醉药的毒性及其对神经胶质细胞的影响
    3.1 吸入麻醉药的作用机理研究
        3.1.1 双孔钾离子通道受体
        3.1.2 NMDA受体
        3.1.3 GHB受体
        3.1.4 甘氨酸受体
        3.1.5 其他受体
    3.2 吸入麻醉药的神经毒性研究基础
        3.2.1 细胞内钙离子失衡
        3.2.2 全脑蛋白组学改变
        3.2.3 β-淀粉样蛋白质集聚
    3.3 吸入麻醉药对于胶质细胞的影响
        3.3.1 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结构简介
        3.3.2 吸入麻醉药对于神经胶质细胞的影响
    3.4 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氧化槐定碱基于脊髓NMDA-NO-cGMP机制的镇痛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历

(5)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的研制及其催醒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兽医麻醉的概念及分类
        1.1.1 麻醉的概念
        1.1.2 麻醉的分类
    1.2 麻醉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1.2.1 麻醉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部位
        1.2.2 麻醉药对中枢神经系统电生理功能的影响
        1.2.3 麻醉药对中枢神经系统行为功能的影响
    1.3 全麻机理与细胞信号转导系统
        1.3.1 麻醉对 ATP 信号转导系统的影响
        1.3.2 麻醉对cAMP 信号转导系统的影响
        1.3.3 麻醉对NO/cGMP 信号转导系统的影响
    1.4 动物麻醉颉颃剂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1.4.1 特异性麻醉颉颃剂
        1.4.2 非特异性麻醉颉颃剂
        1.4.3 复合麻醉颉颃剂
    1.5 实验目的及意义
2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动物
        2.1.2 试验仪器
        2.1.3 试验药品和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的组方试验
        2.2.2 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的药物安全性试验
        2.2.3 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的药物效应评价试验
        2.2.4 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的药物稳定性试验
        2.2.5 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催醒机理的研究
    2.3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的研制
        3.1.1 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组方的预试验结果
        3.1.2 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科学组方试验结果
        3.1.3 筛选最佳组方试验结果
        3.1.4 颉颃剂的副作用观察
    3.2 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的药物安全性试验结果
        3.2.1 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
        3.2.2 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的蓄积毒性试验结果
        3.2.3 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的耐受性试验结果
        3.2.4 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的亚慢性毒性试验结果
        3.2.5 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的局部刺激性试验结果
    3.3 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的药物效应评价试验结果
    3.4 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的药物稳定性试验结果
    3.5 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催醒机理的研究结果
        3.5.1 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对大鼠行为学变化的影响
        3.5.2 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对中枢ATP 酶活性的影响
        3.5.3 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对中枢cAMP 含量的影响
        3.5.4 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对中枢NO/cGMP 信号转导系统的影响
4 讨论
    4.1 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的研制
        4.1.1 试验设计的合理性评价
        4.1.2 颉颃剂催醒效果的综合分析
    4.2 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的药物安全性评价
        4.2.1 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的急性毒性试验评价
        4.2.2 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的蓄积毒性试验评价
        4.2.3 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的耐受性试验评价
        4.2.4 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的亚慢性毒性试验评价
        4.2.5 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的局部刺激性试验评价
    4.3 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的组方合理性评价
    4.4 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的药物稳定性试验评价
    4.5 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催醒机理的研究
        4.5.1 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对中枢神经系统ATP 酶活性的影响
        4.5.2 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对中枢神经系统cAMP 信号转导系统的影响
        4.5.3 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对中枢神经系统NO/cGMP 信号转导系统的影响
        4.5.4 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催醒机理与不同脑区之间的关系
        4.5.5 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催醒机理的特点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脑摄取平衡时伤害性刺激反应对丙泊酚在犬脊髓不同区域分布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第三章 结果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缩略词表
成果
致谢
统计学审稿证明

(7)静脉泵注丙泊酚对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
    研究目的
    研究方法
一、丙泊酚影响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实验研究
    1.1 对象和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实验分组及给药方案
        1.1.3 实验方法
    1.2 结果
        1.2.1 定位航行实验结果
        1.2.2 空间联想测试结果
    1.3 讨论
        1.3.1 给药途径
        1.3.2 Morris水迷宫
        1.3.3 丙泊酚对空间记忆能力的影响
    1.4 小结
二、丙泊酚对大鼠前额叶皮层多通道神经电活动模式影响的研究
    2.1 对象和方法
        2.1.1 实验动物、药品和主要仪器设备
        2.1.2 将16通道微电极阵列植入大鼠前额叶皮层的动物实验
        2.1.3 注射不同剂量的丙泊酚
        2.1.4 大鼠前额叶皮层多通道神经电活动的记录
        2.1.5 大鼠前额叶皮层局部场电位的相位同步性分析
        2.1.6 大鼠前额叶皮层局部场电位的复杂度分析
    2.2 结果
        2.2.1 大鼠前额叶皮层局部场电位的相位相关同步性
        2.2.2 大鼠前额叶皮层LFPs的复杂度
    2.3 讨论
        2.3.1 16通道电极植入皮层的选择
        2.3.2 在体多通道神经元局部场电位信号
        2.3.3 丙泊酚对大鼠前额叶皮层LFPs相位相关同步性的影响
        2.3.4 丙泊酚对大鼠前额叶皮层局部场电位复杂度的影响
    2.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综述正文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8)异丙酚对大鼠皮层及皮层下中枢自发脑电和神经递质释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正文
第一部分 异丙酚对大鼠皮层和皮层下各脑区自发脑电及其功能联系的影响
    实验一 异丙酚对大鼠各皮层区自发脑电及两半球皮层间功能联系的影响
    实验二 异丙酚对大鼠各皮层下结构自发脑电及皮层和皮层下结构间功能联系的影响
第二部分 异丙酚对大鼠皮层、皮层下各中枢和脊髓背角内兴奋性和抑制性氨基酸释放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全身麻醉药在脊髓内的作用机制
个人简历
发表文章
致谢

(9)丙泊酚对罗库溴铵有效剂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本文英文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展望
附表
附图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10)异丙酚麻醉对小鼠脑内GABA能神经元激活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回顾
实验研究
    实验一异丙酚麻醉对GAD67-GFP 基因敲入小鼠脑内FOS蛋白表达的观察
        1 材料
        1.1 主要试剂
        1.2 主要仪器
        1.3 谷氨酸脱羧酶67-绿色荧光蛋白(GAD67-GFP)基因敲入小鼠
        2 方法
        2.1 动物分组与麻醉模型的建立
        2.2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2.3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行为学评分结果
        3.2 免疫组化结果
        4 讨论
    实验二 异丙酚麻醉对GAD67-GFP 基因敲入小鼠脑内GABA 和FOS共存表达的观察
        1 材料
        1.1 主要试剂
        1.2 主要仪器
        2 方法
        2.1 动物分组与麻醉模型的建立
        2.2 免疫荧光双标染色
        2.3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4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四、F波分析法观察全麻诱导期间静脉麻醉药对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异丙酚对小鼠小脑爬行纤维-浦肯野细胞突触传递及长时程可塑性的影响机制[D]. 张馨元. 延边大学, 2020(04)
  • [2]老年病人静脉全身麻醉诱导复合用药剂量优化配伍探讨[D]. 毕小波. 西南医科大学, 2016(04)
  • [3]异氟醚对新生大鼠脑星形胶质细胞和行为学的影响[D]. 李志鹏.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01)
  • [4]氧化槐定碱基于脊髓NMDA-NO-cGMP机制的镇痛作用研究[D]. 易正洪. 宁夏医科大学, 2012(08)
  • [5]小型猪特异性麻醉颉颃剂的研制及其催醒机理的研究[D]. 卢德章. 东北农业大学, 2011(02)
  • [6]脑摄取平衡时伤害性刺激反应对丙泊酚在犬脊髓不同区域分布的影响[D]. 徐金东. 南方医科大学, 2010(04)
  • [7]静脉泵注丙泊酚对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D]. 翟文倩. 天津医科大学, 2010(03)
  • [8]异丙酚对大鼠皮层及皮层下中枢自发脑电和神经递质释放的影响[D]. 杨静.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 2009(10)
  • [9]丙泊酚对罗库溴铵有效剂量的影响[D]. 李碧莲. 广州医学院, 2009(07)
  • [10]异丙酚麻醉对小鼠脑内GABA能神经元激活作用的研究[D]. 周扬. 第四军医大学, 2009(12)

标签:;  ;  ;  ;  ;  

F波分析观察静脉麻醉药对全身麻醉诱导过程中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