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棘体细胞胚途径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研究

沙棘体细胞胚途径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研究

论文摘要

建立高效、稳定的再生体系是果树转基因成功的关键环节,为此,本研究以中国沙棘,俄罗斯大果沙棘为试验材料,就影响其植株再生的有关因子,包括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浓度、暗培养时间、叶片极性、基本培养基、外植体类型、糖源种类及浓度等多方面进行研究探讨,建立了沙棘高效离体再生体系。主要结果如下:1中国沙棘诱导体胚发生以1/2B5为基本培养基,附加30g/L蔗糖再生效果最好。田间叶片再生体胚的最适培养基为1/2B5+6-BA3.0mg/L+NAA0.1mg/L;试管苗叶片、体胚苗叶片再生体胚的最适培养基为1/2B5+6-BA2.0mg/L+NAA0.1mg/L;子叶再生体胚最适培养基为1/2B5+6-BA0.5mg/L+NAA0.05mg/L。2暗试验结果表明,子叶接种后进行一段时间的暗培养(2-3周),可明显提高沙棘子叶体胚再生率。3子叶极性试验结果表明,子叶近远轴端均可产生体胚,但近轴端再生率高于远轴端;体胚绝大多数在子叶近轴面产生。4子叶、叶片、胚轴、茎段在其适宜培养条件下,子叶再生率最高。5培养基中附加LH对离体子叶再生有抑制作用。6试管苗生根培养基以B5+6-BA0.05mg/L+NAA0.5mg/L效果最好。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果树组织培养研究概况
  • 1.1.1 离体快速繁殖及茎尖培养
  • 1.1.2 胚的离体培养
  • 1.1.3 花药培养
  • 1.1.4 现代无性基因转移方法
  • 1.1.5 原生质体培养
  • 1.2 沙棘组织培养研究概况
  • 1.2.1 离体快速繁殖
  • 1.2.2 茎尖培养
  • 1.2.3 器官发生途径培养
  • 1.2.4 体细胞胚的诱导
  • 1.3 沙棘再生系统的类型
  • 1.3.1 器官再生系统
  • 1.3.2 体细胞胚再生系统
  • 1.4 高效离体再生系统影响因子的研究
  • 1.4.1 外植体基因型
  • 1.4.2 外植体的来源
  • 1.4.3 培养基
  • 1.4.4 激素的种类及配比
  • 1.4.5 其它因素
  • 1.4.6 培养条件
  • 1.4.7 褐化
  • 1.5 转基因技术的研究
  • 1.6 目的和意义
  • 2 试材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培养基与培养条件
  • 2.2 试验方法
  • 2.2.1 无菌苗繁殖系的建立
  • 2.2.2 再生体系的建立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无菌苗繁殖体系的建立
  • 3.1.1 不同消毒处理对外植体的影响
  • 3.1.2 试材继代培养基的确定
  • 3.2 离体叶片再生体系的建立
  • 3.2.1 沙棘体胚发生发育的形态学观察
  • 3.2.2 子叶体胚再生
  • 3.2.3 田间苗离体叶片体胚再生
  • 3.2.4 试管苗离体叶片体胚再生
  • 3.2.5 再生苗离体叶片体胚再生
  • 3.3 基本培养基对再生的影响
  • 3.4 暗培养对再生的影响
  • 3.5 糖源种类及浓度对再生的影响
  • 3.6 外植体对再生的影响
  • 3.6.1 极性对再生的影响
  • 3.6.2 不同外植体对再生的影响
  • 3.7 LH(水解乳蛋白)对再生的影响
  • 3.8 生根试验
  • 4 讨论
  • 4.1 关于离体叶片培养过程中器官发生的极性现象
  • 4.2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影响
  • 4.3 糖源对再生的影响
  • 4.4 环境条件对再生的影响
  • 4.5 关于外植体材料的选择
  • 4.6 基因型的影响
  • 4.7 褐化对再生的影响
  • 4.8 体胚的成熟与转化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沙棘体细胞胚途径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