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视觉空间注意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儿童视觉空间注意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论文摘要

第一部分正常儿童视觉空间注意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目的:研究正常儿童视觉空间注意刺激诱发的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 ERP)的特征及其神经心理学意义。方法:对30名8岁正常健康儿童采用自行设计的有效提示、无效提示刺激模块触发视觉空间注意ERP,刺激信号同步触发,同步记录数字化脑电图(EEG)与行为学结果,使用德国的Besa软件从EEG中提取ERP成分进行分析。结果:中间导联Fz、Cz、Pz、Oz有效提示诱发的N1、P2、N2潜伏期与无效提示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Pz、Oz导联有效提示N1波幅大于无效提示;中间导联有效提示P2波幅大于无效提示而有效提示N2波幅小于无效提示,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N1与视觉注意的方位有关,P2、N2与视觉注意的范围等级有关,其中N2还与任务难度有关,但儿童易受差异信息的干扰。本研究可为儿童注意认知功能的发育及相关的临床病例研究提供参考。第二部分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视觉空间注意事件相关电位研究的预试验目的:研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视觉空间注意ERP与正常儿童之间的差异及其相关的神经心理学机制,探讨ADHD患儿注意缺陷的研究方法。方法:对22名未经治疗的10岁ADHD患儿采用与8岁正常儿童组相同的方法获得视觉空间注意ERP结果及行为学数据,并与第一部分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DHD患儿组反应时间延长,正确率降低,P<0.05;在有效提示情况下,ADHD患儿组P2潜伏期在中间导联长于正常对照组,N2潜伏期在Fz、Cz导联短于正常对照组,P<0.05;两组儿童P2波幅在中间导联无显著差异,P>0.05; ADHD患儿组N2波幅在Fz导联大于正常对照组, P<0.05;两组儿童N2波幅在Cz导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本次预试验中ADHD患儿的行为学表现及ERP结果反映了其额叶注意执行功能缺陷,对靶刺激的加工存在冲动性。该实验模式可以用于ADHD患儿注意缺陷的研究。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视觉空间注意的 ERP 研究进展
  • 二、儿童视觉空间注意的研究进展
  • 第一部分:正常儿童视觉空间注意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视觉空间注意事件相关电位研究的预试验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缩略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详细摘要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儿童视觉空间注意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