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近年来,随着软开关逆变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于不间断电源UPS (Uninterrupted Power Supply)、静止无功发生器SVG (Static Var Generator)、有源电力滤波器APF(Active Power Filiter)、分布式电源并网等大功率逆变场合的软开关逆变器成为了研究热点。在众多软开关逆变拓扑中,由于辅助谐振极型逆变器ARCPIs (Auxiliary Resonant Commutated Pole Inverters)没有增加主功率开关器件的电压和电流应力,因此更加适合应用于大功率逆变场合,受到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普遍关注。通过对大量ARCPIs拓扑的分析研究发现,辅助谐振极型逆变器普遍存在辅助换流电路损耗大、在输出额定容量50%以下效率不理想的问题,这也是辅助谐振极型逆变器在未来实际应用中必须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在一种改进型辅助谐振极逆变拓扑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带分流死区的改进调制策略。与传统调制策略相比,改进调制策略在不影响所有主开关管和辅助开关管软开关实现的前提下,优化了辅助换流电路在换流时的能量传输规律,能够有效避免换流时辅助换流电路中的谐振电流与输出电流相叠加,从而有效降低辅助换流电路在换流时的环流损耗以及辅助开关管的电流应力,实现辅助谐振极软开关逆变器在全负载范围内维持高效电能变换。在改进调制策略下,根据不同模式下的等效电路,分析这种改进型逆变器的工作原理、软开关实现条件,回路损耗分析以及最佳参数设计基本原则。最后使用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 (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作为开关器件制作一台10kVA/16kHz样机,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该改进调制策略的有效性。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1章 绪论1.1 引言1.2 软开关技术1.2.1 软开关技术的提出1.2.2 软开关技术的分类1.2.3 软开关电路的基本结构1.3 逆变技术的发展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章 三相软开关逆变器的发展2.1 软开关逆变器的分类2.2 谐振直流环节型逆变器2.2.1 基本结构及特点2.2.2 典型拓扑分析2.3 谐振极型逆变器2.3.1 基本结构及特点2.3.2 典型拓扑分析2.4 辅助谐振极型逆变器2.4.1 基本结构及特点2.4.2 典型拓扑分析2.5 本章小结第3章 改进型辅助谐振极逆变器3.1 回路拓扑及调制策略3.2 回路的工作原理3.3 逆变器稳态特性3.3.1 主开关管的ZVS条件3.3.2 元器件的电压和电流变化率3.3.3 回路的丢失占空比3.4 回路参数设计3.4.1 设计思想3.4.2 设计举例3.5 仿真研究3.5.1 开关管及续流二极管的波形评价3.5.2 辅助谐振电感及电容的波形评价3.5.3 效率评价3.6 本章小结第4章 辅助谐振极逆变器的改进调制策略4.1 改进调制策略4.2 回路工作原理4.3 逆变器的稳态特性4.3.1 主开关管的ZVS条件4.3.2 元器件的电压和电流应力4.3.3 元器件的电压和电流变化率4.3.4 回路的丢失占空比4.3.5 回路的死区时间讨论4.4 损耗分析4.5 回路参数设计4.5.1 设计思想4.5.2 设计举例4.6 改进调制策略的实现4.7 本章小结第5章 仿真与实验5.1 仿真与实验平台5.2 仿真与实验评价5.2.1 回路的稳态工作模式评价5.2.2 开关管及续流二极管的波形评价5.2.3 主谐振电容值与电流应力的关系5.2.4 辅助谐振电感及电容的波形评价5.2.5 软开关逆变器的输出波形评价5.2.6 效率评价5.3 本章小结第6章 结论与展望6.1 结论6.2 展望参考文献致谢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辅助谐振极逆变器论文; 辅助换流电路论文; 软开关论文; 零电压开关论文; 调制策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