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制度研究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制度研究

论文摘要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一项以预防为目的环境保护制度,“无公众参与则无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是它的核心。由于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理论研究和认识上的不成熟,及我国不同的社会历史情况,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并不是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一同引进的,而是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确立后引进来的。虽然经过不断的修改和完善,但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公众参与,比较国外先进国家和地区还有很大差距,因而没有能对我国的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当前我国经济和人口的高速增长、能源消耗的高速增长,各种环境损害事件的频频发生,迫使我们把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以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为此文章中选取最早确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制度的美国和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比较先进的日本为参照对象,通过对比分析和历史分析,以期对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制度进一步完善做出探讨,发挥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制度本身应该有的功能。当前,我国确立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为环境保护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为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维护国家环境和生态安全、创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必须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作用,以使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更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我国于2006年通过了《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这是我国第一个专门针对公众参与的法规。在新的社会背景下,本文介绍了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内涵,梳理了国外先进国家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现状,从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对象、主体、方式、保障、程序和救济方面对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现状做了对比分析,并提出完善建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公众参与
  • 1.2.2 环境影响评价
  • 1.2.3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权的保障
  • 1.3 研究框架和内容
  • 第2章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概述
  • 2.1 环境影响评价
  • 2.1.1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概念
  • 2.1.2 环境影响评价在国外的发展
  • 2.1.3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
  • 2.2 公众参与机制
  • 2.2.1 公众参与的内涵
  • 2.2.2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国外的缘起与发展
  • 2.2.3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在我国的发展
  • 第3章 国外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简评
  • 3.1 美国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简评
  • 3.1.1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对象
  • 3.1.2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主体
  • 3.1.3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方式
  • 3.1.4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信息公开
  • 3.1.5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程序范围
  • 3.1.6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法律保障
  • 3.2 日本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简评
  • 3.2.1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对象
  • 3.2.2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主体
  • 3.2.3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方式
  • 3.2.4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信息公开
  • 3.2.5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程序
  • 第4章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制度的现状分析
  • 4.1 我国现行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立法概况
  • 4.2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对象不全面
  • 4.3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主体范围较窄
  • 4.4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程序范围有待扩充
  • 4.5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方式不尽合理
  • 4.6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信息公开不充分
  • 4.6.1 实体法中的信息公开的规范
  • 4.6.2 程序法中的信息公开规范
  • 4.7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缺乏法律保障
  • 第5章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制度的完善
  • 5.1 完善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对象
  • 5.2 合理确定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主体
  • 5.2.1 扩大参与公众的范围
  • 5.2.2 合理选择参与公众
  • 5.2.3 重视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作用
  • 5.3 环境评价公众参与听证会制度的完善
  • 5.3.1 完善听证会启动机制
  • 5.3.2 优化听证会组织者
  • 5.4 健全我国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 5.4.1 建全环境信息的被动公开制度
  • 5.4.2 健全环境信息主动公开制度
  • 5.4.3 健全企业、产品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 5.4.4 健全环境保护信息的司法保障
  • 5.5 扩展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程序范围
  • 5.5.1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阶段的前移
  • 5.5.2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后延伸
  • 5.6 增强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法律保障
  • 5.6.1 明确公民参与权的性质和内容
  • 5.6.2 重视公众参与意见的反馈
  • 5.6.3 规定行政机关的责任
  • 5.6.4 建立环境公益诉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公众参与制度与公众参与效果[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1)
    • [2].论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J].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8(02)
    • [3].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公众参与制度[J]. 山东工业技术 2017(10)
    • [4].河北省环境保护中公众参与制度研究[J]. 化工管理 2017(16)
    • [5].我国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制度研究[J].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4(12)
    • [6].破解环境公众参与制度性难题[J]. 中华环境 2014(01)
    • [7].环境公众参与制度完善的路径思考[J]. 环境保护 2013(23)
    • [8].论我国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制度[J].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6(11)
    • [9].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建设有效表达机制研究——基于我国公众参与制度存在问题视角[J]. 法制博览 2017(23)
    • [10].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制度[J].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5(09)
    • [11].试论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制度[J]. 环境与生活 2014(20)
    • [12].浅析我国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制度[J].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4(01)
    • [13].论老挝水电项目中的公众参与制度[J]. 企业导报 2013(04)
    • [14].环境公众参与制度的正当性及制度价值分析[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1(04)
    • [15].论环境法的公众参与制度[J].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 2009(02)
    • [16].法理学视角下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研究[J]. 桂海论丛 2017(02)
    • [17].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制度研究[J]. 商 2015(09)
    • [18].论环境民主下的公众参与制度[J]. 法制博览 2015(14)
    • [19].构建行政决策公众参与制度的困境及突围[J].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15(03)
    • [20].我国环境公众参与制度之探析[J].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3(03)
    • [21].少数民族地区城乡规划管理中公众参与制度研究[J]. 贵州民族研究 2013(05)
    • [22].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12(30)
    • [23].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制度的完善——以重庆小南海水电站为例[J]. 区域治理 2019(45)
    • [24].谈我国行政立法中的公众参与制度[J]. 法制与社会 2017(22)
    • [25].浅析新修订环境法公众参与制度的完善[J]. 法制博览 2015(18)
    • [26].我国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制度的思考[J]. 城市地理 2016(12)
    • [27].论我国环境法公众参与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J]. 环球人文地理 2014(14)
    • [28].公众参与制度执行中的问题和对策分析[J]. 环境科学导刊 2014(S1)
    • [29].浅析我国环境保护中公众参与制度[J]. 法制博览(中旬刊) 2013(03)
    • [30].浅析我国环境保护法中的公众参与制度[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3(08)

    标签:;  ;  ;  ;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制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