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份紫花苜蓿材料在扬州地区的适应性评价

16份紫花苜蓿材料在扬州地区的适应性评价

论文摘要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简称苜蓿)的种植和研究在我国北方已有一定的基础,主要集中在抗寒、抗旱、抗盐等抗性方面的研究;然而在秦岭、淮河以南栽培较少,主要由于夏季高温多雨,形成湿热的气候条件,且土壤偏酸性等原因,对苜蓿生长不利。如能大力发展种植苜蓿,可有效解决南方地区发展畜牧业饲粮不足、结构不合理的问题。鉴于此,本研究利用收集到的低、中、高秋眠级的16份国内外苜蓿品种(系),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于盛花期刈割,主要从生产特性、品质特性、耐热性三方面进行系统地分析、评价,旨在筛选出适宜本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和适应性强的优良苜蓿品种(系)。结果表明:16个苜蓿品种(系)的苗期生长速度均较慢,在0.11~0.27cm/d之间,返青后的生长速度在0.95~1.20cm/d之间,而其再生速度最快,在1.86~2.42cm/d之间。其中猎人河(秋眠级数为7,即FD=7)在苗期生长速度最快,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德宝(FD=5)与赛特(FD=5)在返青后生长速度、再生速度均较快,株高显著高于其他品种(系)(P<0.05);阿尔冈金(FD=3)则在整个生长过程中生长速度最慢,与其他品种存在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半秋眠型品种(系)生长速度较快,生长较好。两茬苜蓿的鲜草总产量在18074~39630kg/hm2之间,干草总产量在4140-9072kg/hm2之间。再生草产量均比第一茬约少30%。其中爱菲尼特(FD=4)、多叶王(FD=4)的鲜、干草产量均显著高于阿尔冈金(P<0.05);三德利(FD=5)、皋兰2号的鲜、干草产量分别显著高于CUF101(FD=9)、WL612(FD=9)。无论鲜草、干草产量,其排序均为半秋眠型品种(系)>非秋眠型品种(系)>秋眠型品种(系)。再生草的茎叶比比第一茬草低0.5%;其中阿尔冈金、爱菲尼特的茎叶比显著低于三德利、德宝,而CP含量分别为22.08%、20.88%,显著高于其他品种(系)(P<0.05),且ANF、NDF含量显著低于大部分品种(系)(P<0.05),品质最好;其次为金皇后(FD=3)、CUF101(FD=9)。所有品种(系)越夏率均小于60%。季节高温使不同苜蓿品种(系)的叶绿素含量呈现不同幅度的下降(12.04-34.87%),且MDA、POD、SOD呈现不同幅度的上升,且后两者呈现类似的趋势。其中多叶王、皋兰2号、牧歌(FD=4)、阿尔冈金的叶绿素下降幅度显著高于维多利亚、WL621、盛世(FD=8)、爱菲尼特(P<0.05);牧歌、赛特、盛世的MD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品种(系)(P<0.05),WL612、德宝、赛迪(FD=8)的MDA含量显著高于多叶王、三德利、皋兰2号、维多利亚(FD=6)(P<0.05);维多利亚的抗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猎人河(P<0.05),赛迪的POD活性显著高于皋兰2号、金皇后、德宝、猎人河(P<0.05)。通过对苜蓿的相对电导率、细胞伤害率的计算,得出各品种(系)的质膜透性及其半致死温度的差异。在45-55℃的范围内,德宝、阿尔冈金、维多利亚、爱菲尼特的相对电导率急剧升高,显著高于其他品种(系),其细胞质膜受到严重的伤害,表现出较差的耐热性,而赛迪、苜蓿王、CUF101则相反,其半致死温度较高,由此可见二者共同反映出不同品种(系)的耐热性差异。通过欧式距离对16个苜蓿品种(系)的产量特性、品质特性及耐热性的几个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综合评价得出:爱菲尼特单独聚为一类,其特点为鲜、干草产量、粗蛋白含量均为最高,且其他各项指标也较高,综合表现最好;牧歌、多叶王、三德利、皋兰2号聚为一类,其产量仅次于爱菲尼特,植株较高;其他品种(系)则表现一般甚至较差。综上所述,半秋眠型品种(系)爱菲尼特适宜在本地区推广种植,其次为牧歌、多叶王、三德利、皋兰2号;其他品种(系)在本地区生长表现较差,推广种植时应慎重考虑。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英文缩略表
  • 1 文献综述
  • 1.1 苜蓿的作用与地位
  • 1.1.1 苜蓿在三元结构中的地位与重要作用
  • 1.1.2 苜蓿在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 1.2 苜蓿在南方的引种概况
  • 1.3 苜蓿综合性状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苜蓿的秋眠性与适应性的研究概况
  • 1.3.2 苜蓿生产特性的研究概况
  • 1.3.2.1 苜蓿生长特性研究概况
  • 1.3.2.2 苜蓿产量特性研究概况
  • 1.3.2.3 鲜干比对产量的影响
  • 1.3.3 苜蓿营养品质的研究概况
  • 1.3.3.1 苜蓿的营养成分的研究
  • 1.3.3.2 茎叶比对产量的影响
  • 1.3.4 苜蓿耐热性的研究概况
  • 1.3.5 综合评价
  • 1.4 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2 试验研究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及测定方法
  • 2.3.1 生产性能的测定
  • 2.3.1.1 物候期观测
  • 2.3.1.2 株高动态变化的测定
  • 2.3.1.3 植株高度测定
  • 2.3.1.4 再生速度测定
  • 2.3.1.5 产量测定
  • 2.3.1.6 茎叶比
  • 2.3.2 营养成分的测定
  • 2.3.3 耐热性指标的测定
  • 2.3.3.1 越夏率的测定
  • 2.3.3.2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2.3.3.3 相对电导率的测定
  • 2.3.3.4 半致死温度的测定
  • 2.3.3.5 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
  • 2.3.3.6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测定
  • 2.3.3.7 超氧化物酶(SOD)活性的测定
  • 2.3.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苜蓿品种(系)的生产特性的比较研究
  • 3.1.1 物候期的观测
  • 3.1.2 生育期的生长趋势变化研究
  • 3.1.3 不同苜蓿品种(系)不同茬次的株高比较
  • 3.1.4 不同苜蓿品种(系)的产量比较研究
  • 3.1.5 不同苜蓿品种(系)的鲜干比比较
  • 3.2 不同苜蓿品种(系)的品质特性的比较研究
  • 3.2.1 不同苜蓿品种(系)的茎叶比研究
  • 3.2.2 不同苜蓿品种(系)的营养成分分析
  • 3.3 不同苜蓿品种(系)的耐热性比较研究
  • 3.3.1 越夏存活率
  • 3.3.2 季节高温胁迫对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3.3 不同温度处理与相对电导率的关系
  • 3.3.4 Logistic方程及半致死温度的确定
  • 3.3.5 季节高温胁迫对叶片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 3.3.6 季节高温胁迫对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
  • 3.3.7 季节高温胁迫对叶片中超氧化物酶(SOD)活性的影响
  • 3.4 综合评价
  • 4 讨论
  • 4.1 不同苜蓿品种(系)的生产特性的研究
  • 4.2 不同苜蓿品种(系)的品质特性的研究
  • 4.3 不同苜蓿品种(系)的耐热性的研究
  • 4.3.1 季节高温对苜蓿越夏率的影响
  • 4.3.2 季节高温对苜蓿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3.3 季节高温对苜蓿细胞质膜透性的影响
  • 4.3.4 季节高温对苜蓿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八个苜蓿品种在内蒙古正镶白旗地区引种评比研究[J].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学报 2016(02)
    • [2].不同秋眠等级苜蓿品种幼苗的抗冻性研究[J]. 中国草地学报 2020(01)
    • [3].不同苜蓿品种的生产试验[J].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20(01)
    • [4].不同苜蓿品种根瘤菌接种对其蛋白含量的影响[J]. 中国草地学报 2020(02)
    • [5].苜蓿品种引种观察研究[J]. 现代畜牧兽医 2020(06)
    • [6].黄河三角洲地区14个苜蓿品种旱作产量性能比较[J]. 中国草地学报 2020(04)
    • [7].宁夏灌区苜蓿品种比较试验研究[J]. 宁夏林业 2019(02)
    • [8].苜蓿的起源与传播考述[J]. 草业学报 2019(06)
    • [9].10个苜蓿品种营养价值评价[J].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9(09)
    • [10].七个苜蓿品种不同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研究[J].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9(05)
    • [11].苜蓿品种比较试验[J]. 农村科技 2018(01)
    • [12].高秋眠级苜蓿品种在宁夏引黄灌区西夏区的麦后复种表现[J]. 安徽农业科学 2017(03)
    • [13].土默特地区不同苜蓿品种生产性能的比较[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4)
    • [14].不同苜蓿品种在冀西北地区的形态学表现[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7(16)
    • [15].库布齐沙地4个苜蓿品种的叶绿素荧光比较[J]. 中国草地学报 2016(01)
    • [16].不同苜蓿品种农艺性状的分析与评价[J]. 江苏农业科学 2015(07)
    • [17].45个苜蓿品种秋眠级初步评定[J]. 草业学报 2015(11)
    • [18].16个苜蓿品种在新疆巴里坤头年长势评价[J]. 草食家畜 2017(04)
    • [19].17份苜蓿品种种子萌发特性研究[J]. 种子 2017(07)
    • [20].宁夏主栽苜蓿品种(系)对豌豆蚜的抗性评价[J]. 草业学报 2016(06)
    • [21].黑龙江垦区引种鉴选国内外19个苜蓿品种生产性能研究[J]. 现代畜牧科技 2016(10)
    • [22].15个苜蓿品种种子萌发特性及相关性研究[J].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5(10)
    • [23].7个苜蓿品种在西峰区生长特性的比较研究[J].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4(07)
    • [24].南疆地区引进苜蓿品种亲缘关系的过氧化物酶分析[J]. 新疆农业科学 2014(08)
    • [25].20个苜蓿品种在贵州毕节地区引种试验研究[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3(02)
    • [26].不同苜蓿品种过氧化物同工酶分析[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2(15)
    • [27].不同苜蓿品种对豌豆蚜生长发育的影响[J]. 草原与草坪 2012(06)
    • [28].不同秋眠级苜蓿品种在贵州的适应性研究[J]. 草地学报 2011(02)
    • [29].苜蓿品种发芽期耐盐性研究[J]. 草业与畜牧 2010(01)
    • [30].苜蓿品种苗期耐盐性的研究[J]. 草业与畜牧 2010(08)

    标签:;  ;  ;  ;  

    16份紫花苜蓿材料在扬州地区的适应性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