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合同解除后可得利益的赔偿

论合同解除后可得利益的赔偿

论文摘要

合同是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产物,有效成立的合同,对双方当事人都具有法律效力,都应当得到全面适当的履行,不得随意变更或解除。“我们中的每个人,实际上将因为每个承诺引发的束缚理念而颤栗”1,“然社会事物,变化万端,法律之观点,自难概括无遗”2,当合同因为主客观变化给当事人造成困境时,再一味坚持契约严守的传统原则,不仅会造成双方无法从无意义的合同脱离出来,利益受损,而且导致整个社会资源不必要的浪费。合同解除制度是合同法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其重要价值在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和保障市场正常的交易秩序,促进交易。目前在司法实务界,特别是在各地基层法院民事审判中,合同解除纠纷的诉讼案件不但在数量上与日俱增,而且由于法律规定的不明确,合同解除中相关问题裁判的尺度难以统一,处理难度也较大。本文立足于我国合同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和司法实践,结合本文所用案例中的焦点问题,对合同解除的适用、行使方式及法律后果等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同时阐明一些自己对合同解除相关问题的思考和看法。全文除引言、结语外,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在某房屋买卖纠纷中原告请求解除合同的案例,通过案例提出了相应问题。该案例的主要焦点包括合同解除权是否成就,合同解除权的行使方式,合同解除后损害赔偿的范围是否包括可得利益的损失等。第二部分是对案件焦点问题的理论研究及引发的思考。首先从合同解除的内涵出发,阐述了合同解除制度的概念、价值意义——尊重和保障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实现公平正义等;在案例的相关焦点问题中,对当事人约定解除中发生迟延履行的情形进行了分析;其次通过对学说的探讨指出当事人向法院请求解除合同是行使其救济性权利的体现,解除权人能够向法院起诉解除合同;最后,通过分析指出合同解除后能否赔偿可得利益的损失应视合同的客观情况而定。第三部分是研究结论,对本案的焦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结论。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案例简介
  • 一、案由
  • 二、案情介绍
  • 三、案件焦点
  • (一) 合同单方解除权是否成就
  • (二) 合同解除权行使的方式
  • (三) 本案合同解除后的可得利益损失能否赔偿
  • 第二部分 案件焦点问题的理论研究及引发的思考
  • 一、合同解除的内涵
  • (一) 合同解除的概念
  • (二) 合同解除制度的价值意义
  • (三) 合同解除权的类型
  • 二、当事人的合同解除权是否成就
  • (一) 普通的履行迟延(须经催告的解除)
  • (二) 定期行为的履行迟延(无催告的即时解除)
  • 三、解除权人能否以诉讼方式解除合同
  • 四、合同解除后可得利益能否赔偿
  • (一) 对可得利益概念的理解
  • (二) 本案中合同解除后能否赔偿可得利益的损失
  • (三) 对合同解除后损害赔偿的限制规则
  • 第三部分 研究结论
  • 一、张某的合同解除权是否成就
  • 二、合同解除权的行使方式
  • 三、合同损害赔偿的范围是否包括可得利益的损失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违约导致合同解除的赔偿学说[J]. 化工职业技术教育 2009(04)
    • [2].合同编解除制度的完善[J]. 法制博览 2019(07)
    • [3].合同解除制度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 2019(14)
    • [4].浅谈我国合同解除的法律效力[J]. 法制与社会 2017(33)
    • [5].合同解除的探讨[J]. 科技经济导刊 2018(20)
    • [6].完善合同解除制度的策略研究[J]. 财经问题研究 2016(S2)
    • [7].对合同解除制度在实践中疑难问题的思考[J]. 中国律师 2017(08)
    • [8].试论合同解除的效力[J]. 法制博览 2017(21)
    • [9].合同解除之后的法律赔偿思考[J]. 法制博览 2017(30)
    • [10].浅析体育场馆冠名合同[J].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7(17)
    • [11].不具备合同解除条件的解除行为之法律后果[J]. 人民司法 2013(24)
    • [12].合同解除异议权探析[J]. 法制博览 2019(07)
    • [13].合同解除裁判进路的规范和统一——以《合同法》第96条第1款为切入[J].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 2019(03)
    • [14].浅析合同解除异议权[J]. 法制与经济 2018(04)
    • [15].浅议实务中合同解除异议权的分化适用——兼论《合同法》解释(二)第24条的完善[J].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7(02)
    • [16].“宣布贷款提前到期”≠“合同解除”[J]. 中国银行业 2016(04)
    • [17].合同解除有溯及力可以休矣——基于我国民法的实证分析[J]. 河北法学 2016(05)
    • [18].合同解除异议制度废除论[J].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5(06)
    • [19].论合同解除概念之界定[J]. 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 2014(01)
    • [20].不完全契约理论视域下合同解除制度的完善[J]. 法制博览(中旬刊) 2014(11)
    • [21].合同解除效力若干问题研究[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1)
    • [22].论合同解除制度的进一步完善[J].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3(01)
    • [23].合同解除的法律后果[J]. 人民司法 2011(21)
    • [24].合同解除的实务分析与理论探索[J]. 法律适用 2009(04)
    • [25].关于合同解除的几个问题[J]. 人民司法 2008(21)
    • [26].试论合同解除的条件[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8(12)
    • [27].论合同解除的溯及力[J]. 法制与社会 2008(31)
    • [28].违约方合同解除规则探讨——基于《民法典合同编(草案)》视角[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 [29].合同解除探析[J]. 法制与社会 2016(08)
    • [30].继续性合同解除制度探析[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3(07)

    标签:;  ;  ;  ;  ;  

    论合同解除后可得利益的赔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