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P2基因多态性在免疫介导性肾病中的初步研究

TAP2基因多态性在免疫介导性肾病中的初步研究

论文摘要

背景:抗原加工相关转运子-2(Transpoter associated with antigen processing-,TAP2)属于ATP结合盒(ATP-binding cassette)的B亚族,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候选基因,与TAP1共同组成TAP复合体,参与抗原肽的加工和呈递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在TAP复合体作用下将抗原肽装载于细胞表面的MHCⅠ类分子上,再经MHCⅠ类分子呈递给CD8+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其中抗原肽来源于内源性蛋白质经蛋白酶体裂解作用产生。TAP2的作用是抗原加工过程的枢纽,其基因显著性变异可导致MHCⅠ类分子表达明显下降。TAP2基因具有多态性,大量的实验研究证明,TAP基因变异与病毒感染性疾病、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性疾病有关;研究证明多种细胞因子例如IFN-γ和IL-10等都可调节TAP2的表达。由于TAP2蛋白直接接触抗原肽,因此,存在这样一个可能:TAP2编码的多态性决定抗原选择性,这可补充HLA分子的功能。这一可能性与非同义单核苷酸多态性(non-synonymous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nsSNPS)的明显过量是相一致的(4个高频率的nsSNPS,其中Gly687Ter编码终止密码子,截去C末端的17个氨基酸),像HLA一样,编码TAP2多态性的过剩可能反映了利于对新出现的病原体的杂和性和特异性较强的且近期的正向选择。大鼠试验已经证明了TAP2多态性可以决定抗原肽的选择性;在人类也有其多态性可能决定抗原肽选择性的假说,但是此假设目前并尚未得到证实。一个最近的研究表明,通过参与基因选择剪接的机制,遗传多态性影响TAP2基因的表达。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有TAP2 rs241441在肾脏免疫介导性疾病中功能性变异的研究。目的:研究TAP2基因的多态性与免疫介导性肾脏病间的关系,以及外周备中TAP2基因表达的遗传调控。方法:1、收集患有免疫介导性肾病病人54例,以从TaqMan(?) SNP Genotyping Assays database中公布的45例中国汉族健康人的TAP2等位基因分布情况作为对照。2、收集病例组的肾脏活组织检查的结果及外周血5毫升。3、提取外周血液标本的基因组DNA和RNA。4、以同义的G/A SNP at 604 Gly(rs241441)作为遗传标志,利用PCR多聚酶链反应方法对每个病人的TAP2的基因型进行分型。5、对TAP2基因型为杂合子的标本对TAP2 mRNA转录本NM000544采用RT-PCR的方法,观测其表达情况。6、统计学方法:本实验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病例组进行Hardy-Weinberg equilibrium(哈蒂-温伯格平衡)检测,对TAP2 rs241441等位基因在本实验病例组中分布情况,采用x2检验方法进行分析。7、分析临床资料。结果:通过对本实验的54例天津汉族的免疫介导性肾病病人与TaqMan(?) SNP Oenotyping Assays database中公布的45例中国汉族健康对照的TAP2 rs241441进行Hardy-Weinberg equilibrium test的x2检验发现x2=11.78(p=0.0006<0.05),存在着显著的遗传不平衡现象;54个病例中TAP2的基因型分别为:10个C/C型,12个C/T型,32个T/T型,与45例中国汉族健康对照通过x2检验,x2=1.39(p=0.2382>0.05)结果无统计学意义,但病例组中C等位基因的频率为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2%;对TAP2基因型为杂合子的RNA进行RT-PCR的8个结果分析表明:5个样本为AT>GC的表达方式,2个样本为AT=GC的表达方式,1个样本为AT<GC的表达方式。结论:通过本实验研究发现病例组存在显著的遗传不平衡现象;TAP2等位基因的多态性分布在病例组与健康对照组中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别,但C等位基因在病例组中的出现频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基因型为杂合子的TAP2 mRNA NM000544的遗传调控存在组织特异性。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对象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86例免疫介导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患者的临床分析[J]. 中国处方药 2018(10)
    • [2].免疫介导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36)
    • [3].犬免疫介导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断与治疗[J]. 中国兽医杂志 2017(06)
    • [4].来氟米特辅助治疗免疫介导性肾脏病的疗效观察[J]. 中国农村卫生 2015(24)
    • [5].来氟米特辅治免疫介导性肾脏病的疗效观察[J].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23)
    • [6].来氟米特辅治免疫介导性肾脏病的疗效观察[J]. 疑难病杂志 2013(10)
    • [7].免疫介导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 2015(18)
    • [8].一例犬免疫介导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治[J]. 中国兽医杂志 2018(01)
    • [9].免疫介导性周围神经病[J].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09(01)
    • [10].犬免疫介导性贫血的治疗体会[J]. 今日畜牧兽医 2019(05)
    • [11].吸烟、饮酒与银屑病[J].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7(07)
    • [12].犬特发性免疫介导性溶血性贫血治疗[J]. 四川畜牧兽医 2019(04)
    • [13].免疫介导性皮肤病——幼犬腺疫[J]. 中国动物保健 2013(08)
    • [14].非再生性免疫介导性贫血病例分析[J]. 中国兽医杂志 2018(10)
    • [15].切除脾脏对犬免疫介导性溶血性贫血的治疗效果[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9(08)
    • [16].102例免疫介导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患者的临床分析[J].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0(05)
    • [17].一例犬免疫介导性溶血性贫血的诊治[J]. 湖北畜牧兽医 2010(11)
    • [18].下运动神经元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9(10)
    • [19].免疫介导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73)
    • [20].他汀相关免疫介导性坏死性肌病2例临床病理及文献复习[J].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15(04)
    • [21].Keytruda免疫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 2016(20)
    • [22].免疫介导性内耳病的诊断和治疗研究进展[J].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20(03)
    • [23].吉兰-巴雷综合征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07)
    • [24].一例猫传染性腹膜炎的诊治[J]. 山东畜牧兽医 2017(11)
    • [25].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行帕博利珠单抗免疫治疗的护理[J]. 现代临床护理 2020(01)
    • [26].一例犬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诊治报告[J]. 吉林畜牧兽医 2018(10)
    • [27].多发性硬化研究进展[J]. 医药论坛杂志 2020(07)
    • [28].免疫介导性帕金森综合征4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 中国医刊 2018(06)
    • [29].糖皮质激素治疗肾脏疾病临床经验[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3(10)
    • [30].Fcγ受体家族[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3(03)

    标签:;  ;  ;  ;  ;  

    TAP2基因多态性在免疫介导性肾病中的初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