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网运分离”改革与激励约束机制研究

铁路“网运分离”改革与激励约束机制研究

论文摘要

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铁路企业,如何围绕着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完善激励约束机制,适应外部环境,搞好内部经营活力,实现效益和效率的最大化,是铁路改革和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一体化经营模式造成铁路企业感受不到外部市场的直接压力,对市场反应迟钝;同时也使内部激励约束机制失效。这种内、外激励约束机制的双重失效促使铁路的代理成本和交易费用偏高,从而导致“网运分离”的实现。改革实际上是一种制度创新,“网运分离”实际上是铁路顺应市场化改革要求的一场创新铁路内部、外部激励体系的过程。但铁路跨越式发展和“网运分离”模式的选择将从根本上解决铁路企业激励约束机制问题。通过“网运分离”,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让铁路企业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把外部市场和铁路内部企业的竞争压力直接作用到铁路企业经营者身上,从而彻底改变激励约束机制不足的现状。本论文将初步探讨“网运分离”模式下如何建立和完善铁路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

论文目录

  • 摘要
  • Summary
  • 1 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2 铁路的行业特征及我国铁路运输业现状
  • 2.1 自然垄断理论
  • 2.1.1 自然垄断概念
  • 2.1.2 自然垄断的经济特征
  • 2.2 铁路运输业的经济特征
  • 2.2.1 服务可替代性
  • 2.2.2 公共性与企业性并存
  • 2.3 铁路运输业的自然垄断性质分析
  • 2.3.1 路网具有自然垄断性
  • 2.3.2 路运不具有自然垄断性
  • 2.4 我国铁路运输业的现状及问题
  • 2.4.1 我国铁路运输业的总体情况
  • 2.4.2 我国铁路运输业的体制现状问题
  • 3 激励约束机制理论体系架构
  • 3.1 产权理论
  • 3.1.1 产权概念
  • 3.1.2 产权的功能
  • 3.2 铁路企业产权改革的目标选择
  • 3.2.1 铁路企业的产权改革目标
  • 3.2.2 产权制度对经济绩效的影晌
  • 3.3 委托代理理论
  • 3.3.1 委托代理理论的产生
  • 3.3.2 委托代理理论是铁路改革的理论基础
  • 3.4 激励约束机制理论
  • 3.4.1 概念
  • 3.4.2 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
  • 4 铁路网运分离改革与激励约束机制的实证分析
  • 4.1 国内铁路激励约束机制的实证分析
  • 4.1.1 全产业经济责任大包干时期
  • 4.1.2 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时期
  • 4.1.3 资产经营责任制
  • 4.1.4 网运分离尝试阶段
  • 4.1.5 激励约束机制分析
  • 4.2 国外铁路激励约束机制的实证分析
  • 4.2.1 美国的铁路竞争模式
  • 4.2.2 日本的铁路竞争模式
  • 4.2.3 欧盟国家的铁路竞争模式
  • 4.2.4 不同铁路竞争模式的比较
  • 4.3 小结
  • 5 我国铁路网运分离改革方案
  • 5.1 网运分离、客货合一
  • 5.1.1 方案特点
  • 5.1.2 方案激励约束机制分析
  • 5.2 网运分离、客货分离
  • 5.2.1 方案特点
  • 5.2.2 方案激励约束机制分析
  • 5.3 网运分离的选择点
  • 5.4 网运分离、客货分离方案的具体操作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与建议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电信业网运分离模式利弊分析[J]. 通信企业管理 2014(12)
    • [2].自然垄断国企网运分开机制、组织与路径选择[J]. 现代国企研究 2020(03)
    • [3].通信业改革有望“网运分离”[J].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15(06)
    • [4].成都公交探寻科学发展之路[J]. 人民公交 2011(11)
    • [5].《如何分拆铁道部》[J]. 新民周刊 2013(13)
    • [6].我国铁路的自然垄断及规制问题分析[J]. 商业时代 2011(23)
    • [7].德国北威州铁路建设管理模式对我国城际铁路发展的启示[J]. 交通企业管理 2018(01)
    • [8].美国运营商尝试网运分离新模式[J]. 通信企业管理 2014(09)
    • [9].高层声音[J]. 中国石化 2016(01)
    • [10].全面深化铁路改革目标与路径研究[J]. 综合运输 2016(08)
    • [11].中国铁路“走出去”运营模式宏观选择策略[J]. 中国铁路 2020(08)
    • [12].加州危局背后的电改启示[J]. 能源 2013(12)
    • [13].中国铁路改革前景探讨[J]. 现代商贸工业 2009(08)
    • [14].我国铁路运输企业改革的相关思考[J]. 综合运输 2018(05)
    • [15].城际铁路建设经营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 福建建设科技 2012(06)
    • [16].朔黄运营管理模式对合资铁路的启示[J].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09(02)
    • [17].铁道部试水政企分开[J]. 南风窗 2012(02)
    • [18].财经资讯[J]. 产权导刊 2014(12)
    • [19].浅谈沙蔚铁路行车安全[J]. 铁道工程企业管理 2014(03)
    • [20].我国铁路行业分类监管的基本构想[J]. 综合运输 2020(06)
    • [21].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的成都模式[J]. 城市公共交通 2013(07)
    • [22].对我国铁路货运体系价格管理的思考[J].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06)
    • [23].全面深化铁路改革备选方案的比较研究[J]. 综合运输 2016(03)
    • [24].京津冀铁路一体化运营管理模式研究[J]. 价值工程 2015(31)
    • [25].“网运分离”模式在中国铁路的可行性研究[J]. 产业经济研究 2009(06)
    • [26].国外铁路重组的实践对中国铁路改革的启示[J]. 综合运输 2016(05)
    • [27].铁路网运分离的必要性与实施路径[J]. 综合运输 2013(07)
    • [28].试论地方合资铁路的投融资模式[J]. 新金融 2014(01)
    • [29].改革才是走上廉洁的唯一出路[J]. 检察风云 2011(10)
    • [30].新时期我国铁路融资模式再探索[J]. 建筑经济 2013(05)

    标签:;  ;  ;  ;  

    铁路“网运分离”改革与激励约束机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