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PMC的谐振力传感器的研究与开发

基于IPMC的谐振力传感器的研究与开发

论文摘要

离子交换聚合体金属合成物(Ion-exchange Polymer-Metal Composites简称IPMC)是一种电致形变智能材料,其性能类似于生物肌肉,因此被称为人工肌肉。这种材料质轻、柔韧性好,可切割成任意大小和形状,较低的驱动电压可产生较大的位移变形,相反受到弯曲变形时会在其厚度方向产生电压,因此IPMC成为制作运动致动器和传感器的新兴材料。本文介绍了一种新颖的基于IPMC(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的谐振力传感器。此系统具有直流感知的能力,而且能在几毫牛的范围内工作。本文中的IPMC条采取的是一端固定的简支梁装置,在另一端即简支末端用一个轴向力将悬臂梁拉紧,轴向力会影响悬臂梁的共振频率。文章正是利用了IPMC的这一性质用系统共振频率的值来计算施加在轴向方向的力。本文采用欧拉伯努利悬臂梁理论对IPMC建模,来计算悬臂梁谐振频率与外加轴向力的关系。为了研究预测系统的性能搭建了一套力感知的实验装置,得到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通过实验分析总结规律,搭建了一套基于锁相环的传感器测量装置,该装置可以将IPMC锁定在谐振状态,锁相环的压控振荡器的输入电压控制信号可以用来计算振动频率,从而计算出外加轴向力。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传感器概述
  • 1.1.1 传感器的定义
  • 1.1.2 传感器的组成
  • 1.1.3 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 1.2 微传感器介绍
  • 1.2.1 微传感器优特点
  • 1.2.2 谐振式微传感器
  • 1.2.3 谐振式微悬臂梁传感器
  • 1.3 谐振力传感器材料的选择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IPMC的工作机理
  • 2.1 了解IPMC
  • 2.1.1 IPMC简介
  • 2.1.2 IPMC的制备工艺
  • 2.1.3 IPMC的化学结构
  • 2.2 作为传感器的IPMC
  • 2.3 作为驱动器的IPMC
  • 2.4 IPMC的谐振运动
  • 第3章 谐振力传感器的建模与仿真
  • 3.1 细长悬臂梁的振动理论模型
  • 3.2 实验所用IPMC条参数的确定
  • 3.3 IPMC谐振频率的理论计算及其振动模式的仿真
  • 第4章 IPMC谐振性质的实验研究
  • 4.1 IPMC力感知系统的搭建
  • 4.1.1 实验平台总体框图
  • 4.1.2 减震台说明
  • 4.1.3 IPMC的驱动装置
  • 4.1.4 驱动信号的功率放大装置
  • 4.1.5 IPMC的变形测量装置
  • 4.1.6 LabVIEW简介
  • 4.2 IPMC谐振性质的影响因素
  • 4.2.1 不同IPMC条的谐振性质
  • 4.2.2 含水量对IPMC谐振性质的影响
  • 4.3 谐振频率实测值与理论值的比较
  • 4.4 实验总结
  • 第5章 IPMC谐振力传感器的测量装置
  • 5.1 轴向力的测量原理
  • 5.2 调理电路的设计
  • 5.2.1 锁相环工作原理及外围电路的确定
  • 5.2.2 移相器的设计
  • 5.2.3 触发器的设计
  • 5.2.4 电平转换器的设计
  • 第6章 谐振力传感器的标定
  • 6.1 谐振力传感器的性能指标
  • 6.2 谐振力传感器的性能分析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T型谐振器的带通滤波器设计[J].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2015(02)
    • [2].太赫兹硅基微环谐振器的设计与分析[J]. 激光与红外 2015(05)
    • [3].关于正弦谐振的微小机器人设计构想[J]. 科技经济市场 2019(01)
    • [4].基于材料微扰的多模谐振器谐振特性研究[J]. 电子元件与材料 2019(05)
    • [5].微环谐振器[J]. 光学与光电技术 2010(05)
    • [6].声表面波传感器中单端谐振器的匹配电路仿真[J]. 压电与声光 2008(01)
    • [7].含光伏逆变器的低压有源配电网谐振风险评估[J]. 湖北电力 2020(01)
    • [8].一种基于基片集成波导的高Q值谐振器(英文)[J]. 空间电子技术 2015(03)
    • [9].微谐振器结构性能的有限元分析[J]. 计算机仿真 2013(02)
    • [10].世界第一台“谐振扩电器”在中国诞生[J]. 今日科苑 2009(12)
    • [11].微纳通道谐振器检测与表征中的动力学问题[J]. 力学进展 2019(00)
    • [12].比例谐振控制在逆变电源中的应用[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7(05)
    • [13].应用谐振装置在电动振动台上实现高量级冲击响应谱的仿真研究[J].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1(05)
    • [14].石墨烯谐振器的研究进展[J]. 微纳电子技术 2014(09)
    • [15].一种实现谐振响应夹具设计仿真计算[J]. 强度与环境 2011(03)
    • [16].三优设计技术与32m~2双层谐振筛的研发[J]. 选煤技术 2009(04)
    • [17].基于单相逆变器的比例谐振控制设计[J]. 电气技术 2019(12)
    • [18].零阶谐振器在新型振荡器设计中的研究[J].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6)
    • [19].双臂折叠谐振器及其带通滤波器应用[J].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4)
    • [20].米波谐振雷达反隐身技术研究[J]. 舰船电子对抗 2009(04)
    • [21].基于快速扫描光学延迟线谐振扫描的相位调制方法[J]. 光子学报 2008(02)
    • [22].光伏并网逆变器准比例谐振控制仿真研究[J]. 电测与仪表 2013(02)
    • [23].一种新型的毫米波谐振系统[J].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2010(01)
    • [24].圆喷嘴气动谐振性能研究[J]. 航空动力学报 2009(12)
    • [25].基于传输线理论的零阶谐振器FDTD分析与优化[J]. 系统仿真学报 2008(09)
    • [26].110kV交联电缆及附件的现场变频谐振试验[J]. 电子世界 2015(22)
    • [27].变电站PT谐振及处理对策[J]. 科技广场 2014(06)
    • [28].一种新型谐振磁复位的单端正激变换器设计[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3(06)
    • [29].谐振箱对LJ465Q发动机进气系统影响的仿真研究[J]. 装备制造技术 2011(04)
    • [30].矩阵变换器输出电流比例谐振控制研究[J]. 舰船电子工程 2017(03)

    标签:;  ;  ;  

    基于IPMC的谐振力传感器的研究与开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