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产妇产时的心理监护

浅谈产妇产时的心理监护

于丹(黑龙江省庆安县人民医院黑龙江庆安152400)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14-0260-02

【关键词】产妇产时心理监护

加强产时的心理监护,对产妇的顺利分娩及产妇的身心健康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现谈谈体会如下。

1.因对分娩的恐惧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及护理:不少产妇是抱着恐惧和紧张的心情进入产房的,故可出现一些有碍于产程进展的不利因素,如分娩时因紧张而往往用力过早,使子宫收缩失去协调性,影响宫口开大,使产程延长等。常见于:初产妇、特别是高龄初产妇;胎位异常的产妇;高危妊娠的产妇;对妊娠、分娩知识缺乏了解的产妇;受过他人一些不良刺激的产妇。其护理为:(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与产妇平等、尊重、信任和合作基础上的同志关系。分娩时产妇和亲人被隔离、独自一人进入制度严格的产房,往往产生恐惧、紧张的心理。护理人员应用通过文明、诚恳、自然、友好的语言,帮助产妇正确认识和对待分娩,使产妇有良好的分娩心理准备。在分娩过程中,要耐心地听取、科学地解答产妇提出的问题,细心观察产程进展情况,随时将进展情况告诉产妇,让产妇自己时刻感到被重视与支持,增强产妇对顺利分娩的自信心,使产妇建立起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依赖感和安全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分娩顺利进行。(2)加强产时卫生宣传工作:护理人员应为产妇耐心简略的讲解有关妊娠分娩知识,主动热情地说明给产妇所做的每一项检查的简易目的,解释宫缩与分娩的关系,使产妇了解产程中几个阶段正常和异常情况,知道分娩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以取得产妇的积极配合和协作,消除产妇的恐惧心理,增强顺利分娩的信心。

2.因分娩的疼痛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及护理:产妇因对宫缩时疼痛的耐受程度不同,而出现不同的心理反应。有些产妇表现出躁动不安,喊叫、放声大哭,有些则纠缠医护人员要求药物止疼痛或行剖宫产以尽快结束分娩等。针对这些不同的心理反应,我们认为不应一概认为是娇气、不合作,更不能排斥、挖苦,而应该认真地对产妇作全面检查,在排除异常因素引起的疼痛后,应给予耐心的解释、适当的安慰,利用产妇新生儿期待的心理,多用鼓励性语言,激发产妇战胜疼痛的勇气,并对产妇宣教、练习减疼分娩法,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分散其注意力,增强对疼觉中枢末梢的抑制。我们常用的减疼分娩有呼吸法和按摩法两种:呼吸法是在每次宫缩时产妇均匀地做腹式深呼吸动作,由鼻吸入,从口呼出,呼气越自然越好,间歇时放松全身,等下一次宫缩时再重做。按摩法是在宫缩深呼吸的同时,给产妇在下腹部两侧作环形按抚或在腰骶部按抚。

3.因手术助产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及护理:手术助产是产科常用的一种协助分娩的手段,如胎头吸引器、产钳、臀位牵引术助产以及剖宫产等。但对产妇来说,大都认为手术就非同小可,往往顾虑重重,有的甚至拒绝手术,不与医护人员配合。针对产妇的这些心理反应.我们耐心地对产妇进行术前教育,向产妇说明手术的大概过程和配合手术的注意事项,手术助产的必要性和安全性。同时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庄重,认真、细致、熟练从行动上

给产妇以心理上的安慰。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要用沉着,稳重的态度对待产妇。切忌惊慌失措,从神情上给产妇以信任感和安全感。

4.因家属不良情绪的刺激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及护理:产妇家属的言行举止常常直接影响着产妇的心理活动.其家属的不良情绪则对产妇是一个恶性刺激。据观察,凡家属对产妇态度消极,关心程度不够的产妇,往往容易出现子宫收缩不良、产程延长及产时失血较多,产后尿潴溜,泌乳减少等情况。所以在护理过程中,我们注意加强了产妇家属的卫生宣传教育工作,向他们讲解有关卫生保健,心理保健、计划生育等方面的知识,使他们知道自已的不良情绪不但影响着产妇的身心健康,而且还影响着分娩的进行,争取他们的密切配合,使产妇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顺利度过分娩期。

参考文献

[1]邱瑾婷.待产妇心理状况及护理.中国医药导报,2006.

标签:;  ;  ;  

浅谈产妇产时的心理监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