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视节目方言热看媒介语言的权力表达

从电视节目方言热看媒介语言的权力表达

论文摘要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从电影、广播到电视、互联网等众多信息媒介传播方式中,出现的一个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就是方言作品的勃兴。在现代传播媒介与资本市场策动下、由大众普泛性参与的大众文化语境中,作为大众文化的方言文本,与具有多功能大众传媒特性的电视“联姻”后,便开始以强有力的姿态,顽强地向电视节目类型全面渗透。各种形式的方言电视节目如同雨后春笋般的在各个地方电视台涌现出来,“方言表述”成为提高收视率的一大法宝。语言和权力息息相关。当方言节目成为电视媒介的流行文本时,其背后必然隐含着社会文化语境以及媒介文化的变化。本文通过揭示语言(方言)、媒介语言和权力的关系,结合当下变化中的社会文化语境、媒介管理和受众媒介消费心理等社会现象,并以几种典型的电视方言文本为例,以此来分析由媒介语言标识和反映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等多重力量的对比、对话、较量和均衡。电视方言节目的流行启示我们,只有对其采取有力有节的管制制度,并适时建立起主流文化引导之下的多元共生的媒介文化,才能在一种充分的尊重和认可地方文化的权力表达中,在信息传播、媒介发展、文化传承、社会整合等更多的社会文化层面上得到更大的收获。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方言节目是当下我国电视节目的热点之一
  • 1.1.1 方言节目类型多样
  • 1.1.2 方言节目社会影响显著
  • 1.1.3 方言节目风格和内容的贴近性
  • 1.2 国家对方言节目的政策演变
  • 2 语言、方言和权力关系
  • 2.1 语言、方言概念界定
  • 2.1.1 什么是语言、方言
  • 2.1.2 语言、方言的文化意义
  • 2.2 权力概念界定
  • 2.3 语言和权力的关系
  • 2.3.1 作为符号的语言与权力
  • 2.3.2 实际应用中的语言与权力
  • 2.4 大众媒介语言权力的表达
  • 2.4.1 大众媒介与语言的权力表达
  • 2.4.2 以电视文本为例透析媒介语言的权力表达
  • 3 电视节目方言热的社会背景
  • 3.1 电视媒体经营管理的变化
  • 3.1.1 市场化运作
  • 3.1.2 城市台对本土市场的依赖
  • 3.2 电视媒体社会文化语境的变化
  • 3.2.1 社会文化构成的要素分析
  • 3.2.2 社会文化构成力量对比的新态势
  • 3.2.3 全球化与本土化
  • 3.3 受众媒介消费心理的变化
  • 3.3.1 求快感心理
  • 3.3.2 求认同心理
  • 4 电视方言节目的语言权力表达
  • 4.1 地域文化的标榜和表达
  • 4.1.1 栏目包装情景化,突出地方特色
  • 4.1.2 新闻叙事故事化,凸显民生
  • 4.1.3 主持风格角色化,参与性强
  • 4.2 地域文化的争霸和支配
  • 4.2.1 粤语电视节目的“造富神话”
  • 4.2.2 东北方言节目的“政治图景”
  • 4.3 地域文化的交融、狂欢和规训
  • 5 电视节目方言热带来的启示
  • 5.1 尊重方言认同与地方文化的媒介话语表达
  • 5.2 市场求活,政治求稳相统一的媒介管制政策
  • 5.3 建构主流文化导引下的多元共生的媒介文化
  • 6 结论
  • 注释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从电视节目方言热看媒介语言的权力表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