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网电压质量与调整

农村电网电压质量与调整

一、农网的电压质量及调整(论文文献综述)

边辉,陈丽娜,马凡琳,张新,姜金朋[1](2022)在《基于中枢解耦与演化博弈的多农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文中认为农业园区用能需求集中且源荷多元化,当多个农业园区缺少合理运行方法且分布式接入农网,势必会对农业园区效益与农网安全产生不利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中枢解耦与演化博弈的多农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agricultural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 AIES)优化运行方法。首先,构建含电-气-热的AIES耦合供能结构和农业园区需求侧响应模型;然后,利用能量中枢解耦方法将农网与园区解耦,建立农网层与多园区层的博弈模型,农网层考虑电压安全和用能成本,园区层考虑经济效益和农作物供能满意度;再次,提出基于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的演化博弈算法,解决了多园区、多目标复杂博弈下的强理性、难以达到Nash均衡的问题;最后,通过算例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实现了多农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运行。

张长久,赵铁军,任萌萌,陶冶,谢小英,牛益国[2](2020)在《电采暖与光伏规模化接入低压农网的电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规模化电采暖和光伏接入对低压农网电压产生叠加影响,分析其影响对指导低压农网的规划设计和运维改造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根据建筑物热力学原理建立房屋热需求模型,结合不同类型电采暖用电行为特性,推导出其在不同运行模式下的用电模型;然后,针对低压农网特点提出5种评价电压质量指标;接着,按不同配置方式和不同运行模式构建多种场景,由实际气象数据生成电采暖和光伏的功率曲线,采用OpenDSS软件进行潮流计算得出各指标量值;最后,对典型低压农网进行算例分析,得出低压农网电压情况,并分析了光伏和电采暖不同配置及运行模式对低压农网的电压影响。

陈然[3](2020)在《基于全寿命周期理论的Z电网工程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改变着我国电力行业的市场格局;同时,随着电网企业规模持续扩大,电网工程资产总额及种类不断扩张,行业整体面临着新一轮的资产管理要求。资产绩效评价是促进资产管理不断优化的关键内容,是推动实现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重要监督评测工具。因此,新形势下,完善针对电网工程的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迫在眉睫。近年来,国网已逐步建立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体系,并开始推动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体系评价工作。但现阶段,国网层面统一的评价体系无法完全适用于各省市级公司实际,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实际指导意义有限。对此,本文以资产全寿命周期理论为基础,以Z电网公司为实证研究对象,因地制宜构建了具有实操性的电网工程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本文首先对国内外资产管理及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现状进行体系化的梳理,概述了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理论,并对电网工程资产管理及其绩效评价进行了详尽阐述,为全文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接下来,以国家电网Z省级公司为研究对象,全面介绍了其所处的特殊自然与经济社会环境,分析了公司目前资产绩效评价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基于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安全、效能和成本三大维度,运用关键绩效指标法(KPI),结合Z电网自身特点,初步构建Z电网公司资产绩效评价指标备选库。综合运用问卷调查和专家评分法,从30多项备选指标中筛选确定了Z公司工程资产绩效评价关键指标,并运用极值法和熵值法等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并赋权,最终构建出能够充分反映Z电网公司发展战略、适应公司特有情况的电网工程资产绩效评价模型。基于Z电网下属6家地市级供电分公司2016-2018三年的指标数据,运用本文所构建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指标结果合理反映出当前各分公司电网工程资产管理情况。基于绩效评价结果,横向对比分公司资产管理表现,识别对象公司在资产效能提升及成本控制方面的薄弱环节;纵向对比分公司三年来的绩效评价结果,刻画其资产变化趋势,提出未来发展对策。本文资产绩效评价模型的构建从资产全寿命周期的安全、效能和成本三大维度入手,针对性地弥补了Z电网公司现有评价体系的不足,为Z公司及其下属供电分公司提供了资产管理工作建议,具有较强实操性。此外,评价模型对我国其他电网企业改进工程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提升资产管理成效亦提供了有益借鉴。

朱训君[4](2020)在《分布式光伏接入农村配电网的优化选址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农村配电系统网损严重,电压降低等问题突出,特别是大量分布式光伏在农村配电系统内的大量应用,其对系统节点电压、功率传输及安全性等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分布式光伏的合理布点定容能够有效降低网络损耗,以及改善电压的质量。该问题求解是多目标优化问题,存在求解合理优化配置方案的困难和挑战。针对该问题,本文在分布式光伏安装总量及其各个安装地点和相应的安装规模均未确定的条件下,构造出考虑环境成本的低碳环保费用、投资费用、购电总费用以及网损费用等因素的数学优化模型,通过改进的层次分析法求解每一子因素的权重系数,传统的层次分析法在列写对比矩阵时存在受主观影响较大的弊端,因此引入德尔菲法和模糊三角函数对其改进,使权重的选择更具有客观性和合理性。通过权重非线性变化的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验证了非线性变化的惯性权重有助于改善粒子群算法的收敛性能,且能够更好的协调均衡全局寻优及局部寻优。为最大限度地保留各目标函数的独立性和分析其内在联系,建立综合考虑分布式光伏建设运行总成本、网损指标和电压偏差指标的优化配置多目标函数。并提出了一种适于求解多目标数学模型的自适应多目标粒子群算法,该算法引入快速非支配排序法、拥挤度和差分变异、交叉、惯性权重非线性变化操作进行改进,增加种群各个微粒的差异性,防止微粒发生聚集等问题,提高算法摆脱陷入局部最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算法收敛速度。然后,采用所提出的智能算法求出Pareto解集,因有效解较多,即较多规划方案,面临最终决策困难的局面,提出了基于归一化空间最短欧式距离法实现最优决策来弥补算法的缺陷,通过决策措施实现最优解选取,从而获取整体最优的应用实施方案。以河北承德地区某农村具体配电系统为例,检验所提规划模型及算法改进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了本文采用的选址定容数学规划模型的可行性,分布式光伏的合理布点和定容可明显减少对配电系统线路的投资和网损费用以及改善电压质量,并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表明了改进后的算法具有良好收敛性和求解精度。

丁辉[5](2020)在《三相四线制电能质量管理器并网运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我国农村地区生活质量的提高,农网用电负荷不断增大,负荷种类更加丰富,以及近些年城镇化和外出务工等人口迁移,谐波、无功电流和三相负载不平衡等问题愈发的严重,应当引起相应的重视,使得电能质量满足人们的需求,提高生产生活效益。通过研究调查发现,农网电能质量下降主要表现在谐波电流含量增大、功率因数偏低和三相负载不平衡三个方面,针对每个问题,查阅了其国内外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但对农网电能质量进行综合治理的研究文献较少。首先,在有关的国家标准等规定下,量化了谐波、无功和不平衡等问题,并分析了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必要性。之后,从实际需求出发,确定了电能质量管理器的三相三桥臂分裂电容式拓扑,采用基于单同步坐标系的软件锁相方法和单相谐波检测的基波提取方法,同时对主电路的参数进行了相应的设计。在设备完成并网运行后,遇到了一系列问题:极端不平衡工况下设备补偿能力不足、部分负载启动产生较大的冲击电流、直流侧电压在部分工况下的波动、噪音控制以及自动重启功能,对这些实际问题进行了相应的分析,给出了对应的解决方案,有效提升了设备工作能力和运行的稳定性。最后,针对电能质量管理功能和实际运行的问题,搭建了相应的仿真进行模拟验证,实验平台在实际工作中也进行了相应的模拟,证明了电能质量管理的效果和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王光猛[6](2020)在《禹城市农村低电压问题治理技术与管理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新农村的建设,农村电气化程度迅猛发展,电能作为能源消费在农村的比例大幅度提高,电力需求与电力供应质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农村电网低电压问题日益突出,从大量的运行经验分析,低电压问题一直是县域配电网管理的难题之一,低电压不但影响用户生产生活,还会增加配电网线路的线损以及变压器的经济运行,致使用电设备损坏,同时电压质量也是评价电能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本文在上述背景情况下,以县域配电网低电压治理为目标做了相关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工作为:首先,通过对禹城市农村“低电压”状况成因分析。从管理和技术两个层面分别对导致禹城市出现“低电压”现象的诸多影响因素进行调研分析,得出影响台区低电压的主要因素。其次,以电压质量管理理论与精细化管理理论为基础,针对禹城市供电公司农村电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提高禹城市农村低电压管理水平的对策。选取三个台区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对其现状及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影响电压质量的主要因素是低压三相负荷不平衡及供电线径过小,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治理方案。最后,阐明禹城市供电公司农村电压质量服务规划的业务思维模式,在基础管理、电网规划改造、运行管理、物资供应、新闻宣传等五个方面优化电压质量管理和低电压治理,提高用户电压质量,积极引导舆论,不断提高顾客满意度。

陆莹[7](2020)在《配网自动化终端在农网的配置方案应用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新一轮农网改造标志着农村向现代化转变。由于历史的原因,为了节约成本,农村配电网存在是负荷分散、网架单一、线路长度长、信息交互困难、设备陈旧、运维环境复杂等特点,配电网大部分都采用辐射状线路,而且存在技术装备条件低下,且人员综合素质低等情况,造运行可靠性低、故障率高的问题。因此,农村电网抢修维护一直电网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进一步转变电网发展方式,加快建设智能化电网,更好的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提高农村配电网的技术装备条件为突破口,目前电网正大力推广配网自动化建设。针对农村电网中的特点,深化和推行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在农村配电网自动化终端的应用原则、选型、设计、安装和定值整定和实际应用方案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索,使得新技术装备在农网具有广泛的应用场合,可以解决目前当线路发生故障时,无法实现自动隔离的情况,而且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故障查找定位,可靠性无法保证的问题。目前,农村配网自动化覆盖率和应用率较低,因此,研究配网自动化终端在配网中的设计原理、应用场景以及配置标准,对提高电能质量、供电可靠性以及完善电网规划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将分析农网地区适用的“电压-时间”型馈线自动化终端的应用原理、选型以及定值整定原则,通过110k V江西站10k V馈线作为实例研究配网自动化终端的应用,基于现有投运的馈线自动化开关终端情况,进行编写“一线一案”查找故障流程图,总结10k V馈线故障规律和配网自愈的恢复方案,对未来配网自动化前期规划工作以及工程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孙斌[8](2019)在《光储模式在河源低压配网中应用研究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光伏发电成本的降低以及国家光伏扶贫政策的大力支持,农村地区将会有大量的户用光伏就近接入低压配电网,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农网线路低电压问题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解决偏远地区用户用电问题,但是,伴随着大量户用光伏的接入,也会给当地配电网的规划运行带来一些影响。而储能不仅可以克服分布式光伏发电的间歇性的缺点,还可以用来平抑用电的错峰错谷现象,成为解决分布式光伏对电网负面影响的新途径。因此,“光伏+储能”模式势必成为农网升级改造的主流趋势,本文将“光伏+储能”模式应用在河源农网的升级改造当中,旨在解决农网末端用户的电能质量问题以及供电可靠性问题。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偏远地区农网现状及用户侧工况及需求,调研当前偏远地区农网建设和运维现状,总结所存在的问题,分析农网不同类型用户的用电情况,包括用电习惯、用电质量、用电可靠性等,总结农网用户的用电需求。(2)根据农网用户特点和运维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偏远农网用户光储一体应用模式,光储一体应用模式的设计主要包括:光伏系统和储能系统耦合方式的设计、多模式储能充放电控制器设计和农村低压用户光储智能运维系统设计。(3)含光储发电系统的低压配电网潮流仿真与运行分析,根据我国低压配电网接线方式的特点,提出含光储发电系统的农村低压配电网三相潮流计算方法,并提出光伏接入低压配电网的耐受渗透比概念,作为评价指标衡量低压配电网对光伏的消纳能力,通过潮流仿真,对含光伏低压配电网运行状态进行分析,研究光伏接入低压配电网的极限容量,为光储系统的规划设计提供依据。

王少轩[9](2019)在《面向农网高比例光伏消纳的储能和需求响应优化配置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国家光伏扶贫政策的推进,分布式光伏在低压配电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高比例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导致无法就地消纳问题,为此,需要根据农网的负荷使用及变压器安装情况,给出低压农网分布式光伏可接入容量评估方法。另外,合理配置储能系统和需求响应是促进低压农网高比例分布式光伏就地消纳的有效手段,通过对二者进行协同优化配置,可优化负荷用电模式,促进分布式光伏的就地消纳,为此,需要考虑储能系统和需求响应联合运行策略,建立其优化配置模型。本文主要工作如下:首先,建立分布式光伏与负荷出力的概率模型并对随机变量进行采样。针对分布式光伏与负荷出力的随机性,分别建立其相应的概率模型。考虑分布式光伏与负荷之间概率分布参数时序差异性特征,通过划分时段并根据每个时段内特定的概率分布参数,利用拉丁超立方采样技术得到24个时段内分布式光伏与负荷出力的时序样本矩阵。其次,给出一种低压农网分布式光伏可接入容量评估方法。考虑农网负荷季节性特征,并计及不同类型负荷的使用概率,建立低压农网分布式光伏可接入容量评估模型,并以电压质量为验证指标,对分布式光伏可接入容量进行验证。以河北某扶贫村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给方法的有效性。最后编制了分布式光伏可接入容量分析软件。然后,建立低压农网消纳高比例分布式光伏的储能系统优化配置模型。考虑分布式光伏出力及负荷用电情况,提出储能系统充放电策略,在此基础上以经济性为目标,建立储能系统优化配置模型。采用概率潮流法与嵌套的混合智能算法对上述模型进行求解。最后,建立低压农网消纳高比例分布式光伏的储能系统与需求响应优化配置模型。计及分时电价提出储能系统与需求响应联合运行策略,在此基础上仍以经济性为目标,建立储能系统与需求响应联合优化配置模型。采用随机模拟技术结合嵌套的模拟退火粒子群算法对上述模型进行求解。

周凯帆[10](2019)在《低压配电网运营分析及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配电网规模日益增大、网络结构愈加复杂,配电网建设和发展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通过科学的方法对配电网的运营进行评估,有助于发现运营中的薄弱环节,指导配电网的可持续性发展。本文以配电网为研究对象,从线路的角度入手,围绕配电网运营评价模型和运行方式展开研究。本文首先研究了配电网综合评价的相关理论,包括配电网综合评价的基本要素和综合评价工作的具体步骤,并从目的性、代表性、全面性、简明性和可操作性多个方面阐述了配电网综合评价的基本原则;针对综合评价工作中常用的鱼骨图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逐一进行分析,简要研究了每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和计算过程;从线路运营的角度出发,筛选电压质量、负荷水平、三相不平衡和综合线损四个方面的指标,建立了配电网线路运营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配电网运营的评价模型。通过层次分析法设置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权重,充分将专家的意见融入到指标体系之中,并根据专家对各指标设定的评价标准和一流配电网的标杆水平,结合曲线拟合的方法确定指标的评价判据;根据A市的线路运营基础数据,将设计的配电网运营评价模型应用到A市供电公司的评价工作中,计算各地区线路以及配电网的综合得分;将各地区情况进行横向对比,了解各地区的运营绩效情况,通过K-means聚类算法将线路分类,找出运营情况较差的线路,从运营情况较好的线路中寻找薄弱指标,做好运营工作中的查缺补漏;分别从线路所带设备投运年限和线路所带配变容量两个角度入手,分析其对运营指标的影响,针对不同的情况提出相应的建议。最后针对前文中指出的配电网运营问题,提出修正策略。从多种优化方式中筛选出改变配电网络运行方式,以负荷均衡、网络损耗和电压水平为目标函数,计及网络潮流、电压幅值和网络结构等方面的约束,建立配电网络运行方式优化模型;根据模型的特点,提出广义支路概念对拓扑结构进行简化,并利用二进制粒子群算法的寻优搜索,找出配电网最优开关组合,确定配电网最优运行方式;并且利用A市的部分配电网络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二、农网的电压质量及调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网的电压质量及调整(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中枢解耦与演化博弈的多农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农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
    1.1 农业园区双向耦合供能结构
    1.2 农业园区需求侧响应负荷模型
        1.2.1 电负荷功率模型
        1)非可时移、可中断负荷功率。
        2)可时移、非可中断负荷功率。
        3)REV充放电功率。
        4)温室大棚LED补光灯功率。
        1.2.2 热负荷功率模型
    1.3 农网与农业园区能量约束条件
        1)农网不等式约束。
        2)农网与农业园区连接节点约束。
        3)农业园区设备电功率约束。
        4)需求侧负荷用能约束。
        5)燃气流量平衡约束。
2 基于中枢解耦的农网与多园区双层优化模型
    2.1 基于中枢解耦的农网与多园区能量层级划分
    2.2 农网层多目标优化模型
        1)子目标1:农网电压安全裕度最大。
        2)子目标2:农网运行成本最低。
    2.3 多农业园区层多目标优化模型
        1)子目标1:园区综合成本最低。
        2)子目标2:用户满意度最高。
3 基于MOPSO与演化博弈的AIES运行策略
    3.1 演化博弈模型
    3.2 基于满意度中心距的MOPSO算法
    3.3 演化博弈劣向限制协议
    3.4 演化博弈流程
4 算例分析
    4.1 算例及参数信息
    4.2 仿真结果及分析
        4.2.1 OPDis-MOPSO与演化博弈的算法分析验证
        4.2.2 EGRA-MOPSO在农网与多农业园区中的应用验证
5 结 论

(2)电采暖与光伏规模化接入低压农网的电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电采暖设备用电特性分析与建模
    1.1 基于热力学原理的房屋热需求分析
    1.2 电采暖容量配置及运行模式分析
    1.3 蓄热电采暖用电特性建模
        1.3.1 峰谷电价运行模式的用电特性
    1.4 直热电采暖用电特性建模
        1.4.1 峰谷电价模式的用电特性
        1.4.2“电采暖+光伏”运行模式的用电特性
2 电压影响评价指标及分析流程
    2.1 电压影响评价指标
    2.2 电采暖和光伏功率曲线的生成
    2.3 基于Open DSS的电压影响分析流程
3 不同模式下的算例分析
    3.1 案例系统的场景构建
        3.1.1 低压农网状况描述
        3.1.2 案例系统场景参数配置
    3.2 峰谷电价模式下低压农网电压影响分析
        3.2.1 电采暖不同配置形式的电压影响分析
        3.2.2 配变主动调节情况下电压指标分析
    3.3“电采暖+光伏”模式的电压影响分析
        3.3.1 电采暖不同配置形式的电压指标
        3.3.2 光伏装机容量对电压指标的影响
4 结论

(3)基于全寿命周期理论的Z电网工程资产管理绩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2 电网工程资产管理理论
    2.1 电网工程资产管理相关理论
        2.1.1 电网工程资产的定义和特点
        2.1.2 电网工程资产管理的定义及特征
        2.1.3 电网工程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2.1.4 电网工程资产实行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必要性
    2.2 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理论体系
        2.2.1 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理论
        2.2.2 安全、效能、成本管理目标
        2.2.3 国外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实践
        2.2.4 国内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实践
        2.2.5 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体系构建
    2.3 电网工程资产管理绩效评价
        2.3.1 电网工程资产管理绩效评价
        2.3.2 电网工程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的意义
        2.3.3 电网工程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2.3.4 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方法
        2.3.5 关键绩效指标评价
3 Z电网工程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现状及问题
    3.1 Z电网公司所处区域环境
        3.1.1 区域自然区位条件
        3.1.2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3.2 Z电网公司发展现状
    3.3 国家电网及Z电网公司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现状
    3.4 Z电网公司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的问题及分析
        3.4.1 评价指标体系未充分反映公司战略
        3.4.2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不合理、不平衡
        3.4.3 不重视电网工程资产安全性、可靠性评估
        3.4.4 绩效评价计分方式主观性较强
4 Z公司电网工程全寿命周期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4.1 绩效评价体系构建思路和方法
        4.1.1 构建思路
        4.1.2 方法选取
    4.2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4.2.1 指标体系设计要求
        4.2.2 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4.2.3 Z公司电网工程资产绩效评价备选指标
        4.2.4 评价指标的筛选和指标体系构建
        4.2.5 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
        4.2.6 评价指标体系的可行性
    4.3 绩效指标标准化处理
        4.3.1 指标一致化处理
        4.3.2 指标无量纲化处理
    4.4 绩效指标的赋权
        4.4.1 绩效指标赋权的方法
        4.4.2 熵值法确定权重
5 Z电网工程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实证分析
    5.1 F分公司简介
    5.2 Z电网工程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5.2.1 数据选取
        5.2.2 指标性质
        5.2.3 数据处理
        5.2.4 指标赋权
    5.3 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5.3.1 绩效评价结果计算
        5.3.2 安全目标维度分析
        5.3.3 效能目标维度分析
        5.3.4 成本目标维度分析
        5.3.5 综合绩效分析
    5.4 Z电网F公司电网工程资产绩效提升对策与建议
        5.4.1 安全层面
        5.4.2 效能层面
        5.4.3 成本层面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Z 电网公司工程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选取调查问卷
附录 B 2016-2017 年 Z 电网市级供电分公司无量纲化指标数值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分布式光伏接入农村配电网的优化选址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分布式电源选址定容数学规划模型研究现状
        1.2.2 分布式电源选址定容优化算法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多目标粒子群算法的改进研究
    2.1 基本粒子群算法
        2.1.1 基本粒子群算法的原理
        2.1.2 基本粒子群算法参数的选择
        2.1.3 基本粒子群算法的计算流程
    2.2 多目标粒子群算法的改进措施
        2.2.1 快速非支配排序法
        2.2.2 拥挤度计算
        2.2.3 变异、交叉算子的改进
        2.2.4 惯性权重的改进
    2.3 改进多目标粒子群算法的计算流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农网分布式光伏选址定容
    3.1 模糊层次分析法
        3.1.1 层次分析法
        3.1.2 层次分析法的改进
    3.2 分布式光伏电源选址定容的数学模型
        3.2.1 目标函数的建立
        3.2.2 约束条件
    3.3 计及分布式光伏的线路负载能力分析及配电网潮流计算
    3.4 基于粒子群算法求解分布式光伏选址定容的过程
        3.4.1 分布式光伏选址和定容的粒子编码
        3.4.2 农村配电网规划中分布式光伏选址定容的求解步骤
    3.5 算例分析
        3.5.1 分布式光伏并入农村配电系统前后指标对比分析
        3.5.2 分布式光伏并入农村配电系统不同方案分析
        3.5.3 不同算法求解效果对比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改进多目标粒子群算法的多目标分布式光伏选址定容
    4.1 多目标优化计算的基本概念
    4.2 分布式光伏电源选址定容的多目标规划模型
        4.2.1 多目标规划模型的建立
        4.2.2 约束条件
    4.3 Pareto非劣解集的优化决策
    4.4 改进多目标粒子群算法求解分布式光伏选址定容的流程
    4.5 算例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5)三相四线制电能质量管理器并网运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1 三相供电不平衡治理
        1.2.2 谐波治理
        1.2.3 无功补偿装置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农网用电现状分析
    2.1 三相负载不平衡
        2.1.1 三相不平衡度概念
        2.1.2 农网三相负载不平衡的原因及危害
    2.2 谐波
    2.3 功率因数较低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控制策略及参数设计
    3.1 拓扑结构及其分析
        3.1.1 三相四线制电路拓扑
        3.1.2 三相三桥臂分裂电容式拓扑分析
    3.2 锁相
        3.2.1 常用锁相方式
        3.2.2 其他软件锁相方式
    3.3 谐波检测算法
    3.4 控制系统设计
    3.5 主电路参数计算
        3.5.1 直流侧电容设计
        3.5.2 网侧LCL滤波器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并网运行难题及应对策略
    4.1 有功电流调节超出设备容量
    4.2 冲击电流过大
    4.3 直流侧电压的波动
    4.4 噪音影响
    4.5 意外情况下停机重启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仿真与实验
    5.1 仿真
    5.2 实验验证及实际运行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清单

(6)禹城市农村低电压问题治理技术与管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农村低电压状况原因分析
    1.3 国内外低电压治理研究现状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2 禹城市农村低电压状况现状及成因分析
    2.1 禹城市低电压台区现状调研
    2.2 低电压技术层面成因分析
    2.3 低电压管理层面成因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禹城市农村低电压治理技术策略研究
    3.1 农村低电压治理原则及策略
    3.2 农村低电压治理实施技术策略
    3.3 本章小结
4 禹城市农村低电压治理的管理策略研究
    4.1 优先采用运维管控措施
    4.2 农村低电压治理实施管理策略
    4.3 创建监督平台
    4.4 本章小结
5 禹城市农村低电压治理方案成效分析
    5.1 禹城市农村台区现状及改造成效
    5.2 禹城市供电公司电压整治工作方案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7)配网自动化终端在农网的配置方案应用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配网自动化系统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及发展趋势
        1.1.2 配网自动化系统的研究意义
    1.2 本文主要工作和结构
第二章 配网自动化终端的应用原理和选型
    2.1 就地型馈线自动化总体原则
    2.2 就地型重合器式配网自动化终端应用原理
        2.2.1 “电压-时间型”馈线自动化开关应用原理
        2.2.2 “电压-电流型”馈线自动化开关应用原理
    2.3 就地型重合器式馈线自动化终端选型原则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配网自动化终端在农网地区的配置原则
    3.1 农村地区电网的特点
    3.2 “电压-时间型”馈线自动化布点原则
    3.3 “电压-时间型”馈线自动化保护定值整定原则
    3.4 农网自动化终端的设计原则和定值选择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配网自动化终端在农网地区的应用
    4.1 配网自动化终端在农网地区的配置
    4.2 配网自动化终端在农网地区的实际应用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光储模式在河源低压配网中应用研究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储能技术研究现状
        1.2.2 光储联合发电技术研究现状
        1.2.3 配电网建模与潮流仿真技术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河源地区农网现状及用户负荷特性分析
    2.1 河源地区农网建设和运维问题
        2.1.1 河源地区农网建设现状
        2.1.2 河源地区农网运维现状
        2.1.3 河源地区农网现状小结
    2.2 多类型农网用户负荷特性分析
        2.2.1 农网用户负荷类型
        2.2.2 农网用户负荷特点
        2.2.3 农网用户负荷特性指标
    2.3 农网用户电能质量与可靠性影响因素
        2.3.1 农网电能质量影响因素
        2.3.2 农网可靠性影响因素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偏远农网的用户光储一体应用模式研究
    3.1 分布式光伏在农网中的并网场景
        3.1.1 用户屋顶型分布式光伏并网
        3.1.2 村庄集体型分布式光伏并网
    3.2 户用光储系统耦合方式设计
        3.2.1 户用光储系统构成
        3.2.2 交流侧耦合方式
        3.2.3 直流侧耦合方式
    3.3 用户光储系统主要功能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分布式光伏的低压配电网潮流仿真与运行分析
    4.1 含源低压配电网的三相潮流计算方法
    4.2 分布式光伏接入对低压配电网电能质量的影响机理分析
        4.2.1 分布式光伏接入对节点电压的影响
        4.2.2 分布式光伏接入对网损的影响
        4.2.3 分布式光伏接入对三相不平衡度的影响
        4.2.4 仿真分析
    4.3 分布式光伏接入低压配电网的耐受渗透率评估
        4.3.1 低压配电网光伏耐受渗透率计算模型
        4.3.2 低压配电网光伏耐受渗透率评估
        4.3.3 仿真分析
    4.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面向农网高比例光伏消纳的储能和需求响应优化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储能及需求响应发展概述
        1.2.1 储能发展概述
        1.2.2 需求响应发展概述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分布式光伏可接入容量评估研究现状
        1.3.2 面向高比例分布式光伏消纳的优化配置研究现状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分布式光伏与负荷出力的概率建模与样本形成
    2.1 分布式光伏并网对配电网的影响分析
        2.1.1 分布式光伏的主要特征
        2.1.2 分布式光伏并网对配电网的影响
    2.2 分布式光伏与负荷随机变量的概率模型
        2.2.1 分布式光伏出力的概率模型
        2.2.2 负荷出力的概率模型
    2.3 基于拉丁超抽样技术的分布式光伏与负荷时序样本的形成
        2.3.1 拉丁超抽样技术定义与特征
        2.3.2 基于拉丁超抽样技术的分布式光伏与负荷随机变量时序性处理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低压农网高比例分布式光伏可接入容量评估
    3.1 高比例分布式光伏可接入容量评估模型
        3.1.1 目标函数
        3.1.2 约束条件
    3.2 高比例分布式光伏可接入容量实例分析
    3.3 低压农网高比例分布式光伏可接入容量分析软件开发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消纳高比例分布式光伏的储能优化配置策略研究
    4.1 储能优化配置总体思路
    4.2 储能充放电策略
    4.3 消纳高比例分布式光伏的储能优化配置模型
        4.3.1 目标函数
        4.3.2 约束条件
    4.4 求解算法
    4.5 储能优化配置模型求解
        4.5.1 随机概率潮流的计算
        4.5.2 优化配置模型求解流程
    4.6 算例分析
        4.6.1 储能优化配置结果分析
        4.6.2 随机因素对优化配置结果的影响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消纳高比例分布式光伏的储能和需求响应联合优化配置策略研究
    5.1 储能和需求响应联合优化配置总体思路
        5.1.1 考虑需求响应后负荷变化量时序性处理
        5.1.2 优化配置建模思路
    5.2 考虑储能与需求响应的联合运行策略
    5.3 消纳高比例分布式光伏的储能和需求响应联合优化配置模型
        5.3.1 目标函数
        5.3.2 约束条件
    5.4 储能和需求响应联合优化配置模型求解
        5.4.1 随机模拟技术嵌入混合智能算法的求解过程
        5.4.2 优化配置模型求解流程
    5.5 算例分析
        5.5.1 储能与需求响应联合优化配置结果分析
        5.5.2 综合配置储能与需求响应对净负荷峰谷差的影响
        5.5.3 拉丁超抽样技术嵌入混合智能算法性能分析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10)低压配电网运营分析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配电网综合评价的研究现状
        1.2.2 配电网络运行方式优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工作
第二章 配电网评价理论与指标体系研究
    2.1 配电网综合评价理论研究
        2.1.1 配电网综合评价基本要素
        2.1.2 配电网综合评价基本原则
        2.1.3 配电网综合评价基本步骤
    2.2 几种典型综合评价方法
        2.2.1 鱼骨图分析法
        2.2.2 层次分析法
        2.2.3 德尔菲法
    2.3 配电网运营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3.1 以线路为单元的运营指标
        2.3.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以线路为单元的配电网运营分析
    3.1 配电网线路运营评价模型
        3.1.1 指标权重的设定
        3.1.2 指标判据的确定
    3.2 关于A市配电网运营现状综合评价分析
        3.2.1 A市配电网简介
        3.2.2 配电网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3.3 基于K-means聚类的线路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3.3.1 K-means聚类的基本理论
        3.3.2 配电网线路运营聚类分析
    3.4 配电线路运营影响因素分析
        3.4.1 线路所带设备投运年限关联分析
        3.4.2 线路所带配变容量关联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配电网运营优化研究
    4.1 配电网运营优化方式
    4.2 配电网运营优化模型
        4.2.1 配电网络运行方式优化概述
        4.2.2 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
    4.3 基于二进制粒子群算法的模型求解
        4.3.1 二进制粒子群算法基本理论
        4.3.2 网络约束条件处理
        4.3.3 粒子群初始化
        4.3.4 参数调整
        4.3.5 算法流程图
    4.4 算例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农网的电压质量及调整(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中枢解耦与演化博弈的多农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J]. 边辉,陈丽娜,马凡琳,张新,姜金朋. 电力建设, 2022(02)
  • [2]电采暖与光伏规模化接入低压农网的电压分析[J]. 张长久,赵铁军,任萌萌,陶冶,谢小英,牛益国.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2020(12)
  • [3]基于全寿命周期理论的Z电网工程资产管理绩效评价[D]. 陈然.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4]分布式光伏接入农村配电网的优化选址分析[D]. 朱训君. 山东理工大学, 2020(02)
  • [5]三相四线制电能质量管理器并网运行研究[D]. 丁辉.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6]禹城市农村低电压问题治理技术与管理策略研究[D]. 王光猛.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7]配网自动化终端在农网的配置方案应用与研究[D]. 陆莹. 广西大学, 2020(02)
  • [8]光储模式在河源低压配网中应用研究探索[D]. 孙斌. 广东工业大学, 2019(02)
  • [9]面向农网高比例光伏消纳的储能和需求响应优化配置研究[D]. 王少轩. 燕山大学, 2019(03)
  • [10]低压配电网运营分析及优化研究[D]. 周凯帆. 东南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农村电网电压质量与调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