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歌咏文化论文-黄文吉

壮族歌咏文化论文-黄文吉

导读:本文包含了壮族歌咏文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红水河,歌咏文化,传承,创新

壮族歌咏文化论文文献综述

黄文吉[1](2015)在《红水河流域壮族歌咏文化的现代传承》一文中研究指出广西红河流域聚居着壮族、瑶族、毛南族、仫佬族、苗族、水族等少数民族,壮族是红水河流域悠久的土着民族,以民歌为代表的壮族歌咏文化在该地区流行久远。随着全球化的到来,作为一种文学活动,壮族歌咏文化在红水河流域的传承也不免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创新传承方式,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发展红水河流域壮族歌咏文化,丰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民族文化。(本文来源于《青年作家》期刊2015年04期)

荀利波,王仙庆[2](2013)在《麻栗坡壮族歌咏文化传承方式变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山州麻栗坡县是云南壮族聚居地之一,民族文化氛围浓郁,壮族歌咏文化是其中最具民族特征的艺术样式之一。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及其影响的不断加深,壮族歌咏文化在传承方式上发生了极大变化,导致了传承人的断层、文化主体联系的断层及传统与现代的断层。(本文来源于《文山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5期)

罗远玲,陈旻[3](2012)在《巴马—盘阳河流域壮族歌咏文化的传承环境与历史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巴马—盘阳河流域是壮族歌咏文化盛行的区域,壮族歌咏文化的数字化传承较早地在该地域形成,并对周边地区歌咏文化的现代转型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与该地域文化生态所孕育的文化底蕴有着莫大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该地域的壮族歌咏文化演变轨迹进行考察和梳理,可以从中窥见壮族歌咏文化的发展路径。(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7期)

罗远玲[4](2012)在《壮族歌咏文化的数字化传承及其文化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与传统的传承模式相比,壮族歌咏文化数字化传承模式更注重视、听、唱的结合,传播效果更全面。数字化传承模式对于少数民族掌握话语表述权,自主塑造民族形象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这一模式的运行体现了壮、汉文化的互动,反映了新时期民间文学特征的一些新趋向。(本文来源于《广西社会科学》期刊2012年05期)

罗远玲[5](2011)在《壮族歌咏文化传承与区域人文重建——以巴马盘阳河流域壮族歌咏文化传承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少数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核是民族地区人文重建的基础。作为壮族文化的重要符号,壮族歌咏文化在现代转型中表现出的自我更新、自我创造能力是民族文化自觉意识的显性流露。其中,巴马——盘阳河流域壮族歌咏文化的诗性智慧内涵成就了当地民众独特的生活模式和价值观,和人文重建追求"和谐"的最终目标相吻合,昭示着人类文化演进的一个新方向,可为区域人文重建提供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8期)

陆斐,王敦[6](2010)在《壮族歌咏文化的诗性思维与民族心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壮族歌咏文化是丰富多彩的,形式也独具特色,它是壮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在审美人类学视野的观照下,通过对壮族歌咏文化的实地调查,进一步探讨壮族独特的以歌代言的诗性思维与民族心理特征。(本文来源于《百色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01期)

李璐[7](2008)在《从歌咏场所的现代变迁探寻壮族传统歌咏文化的延续动力》一文中研究指出壮族地区素以“歌海”着称,壮族民众视山歌歌咏活动为人生之重要大事,与山歌须臾不可分,从历史上积淀下来的深厚的歌咏文化深刻而自然地体现了壮族族群的文化品性,从而成为族群认同的标志之一,凝聚着整个壮民族的民族精神。壮族民众喜歌善歌,歌唱活动是他们生产生活的一部分,因此传统歌咏活动场所也就是劳动、生活的场所,二者相伴相生。在传统的山歌歌咏场所,人们唱着不同体裁不同内容的歌,丰富多彩的壮族山歌伴随着壮族民众在田间劳动、在温暖的家屋里迎客、在圩市上聚会对歌、在婚丧嫁娶的仪式场上表达自己的悲喜。随着历史的推移,壮族民众的活动场所也不断在发生着改变,现代的山歌歌咏场所在继承传统的特点上与过去相比也产生了极大的不同。由于生产方式的改变,田间劳动场所的缩小,田间地头的山歌声渐趋消逝;随着青壮年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壮族民众中的主要人群在日常活动中的缺席,圩市上的聚会对歌也相对减少;外来文化的融入,使传统的文化娱乐方式受到冲击,呈现多样化的形式,山歌在娱乐活动中开始退居次要的地位,由此也导致了传统山歌歌咏场所向非主流化转变。表面上看好象壮族山歌的生存空间缩小了,山歌与壮族民众生产生活将要发生分离,传统在现代条件下将要出现断层,壮民族的族群特性正在弱化,族群认同的功能似乎也在减弱。本文通过对壮族传统山歌歌咏场所的表现形式和特点以及传统歌咏场所在现代的变迁和特点进行分类描述,分析其文化特点,试图从变迁的特征中找出使传统得以延续的动力,分析壮族山歌内在文化特征的演变规律。拟用民俗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以及心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方法,以及文献法和田野调查法,纵向地从壮族歌咏场所的现代变迁过程来探讨孕育壮族歌咏文化土壤的变迁,以分析传统民族文化在当下的生存环境,探寻壮族传统歌咏文化在现代延续的动力,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的提出提供合理的建议。通过对壮族传统歌咏活动场所的现代变迁进行分析,发现在诸多影响传统延续的因素中,在不同历史时期意识形态领域对歌咏活动的影响和壮族歌咏文化主体的自我认定分别在其中起到了一定的阻碍和推动作用,在新时期二者则成为了传统得以延续的动力。意识形态领域的影响,起到的是外力的作用,或阻碍或推动,但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动力则是蕴含在在壮族民众内心深处的一种民族凝聚力。实际上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发现,由壮族传统歌咏场所的现代变迁折射出山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变化特征,这种变化是其文化特性在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影响下产生的,同时也是其本身有规律运动变化中的一个过程,而文化有规律运动的主体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内心深处共同的民族凝聚力是传统文化得以延续的动力。虽然原有的传统歌咏场所减少了,但是作为山歌文化主体的壮族民众在政府、学者、商家的共同作用和带动下,开辟了新的歌唱场所来展示他们的族群特性;新时代的壮族民众开始用山歌在旅游场地与游客同乐;国际舞台也成为了壮族民众展现自我民族品性的重要场所。传统与现代的因素在壮族山歌这一文化现象上凝聚为一体,它们从来就没有断裂过。(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08-04-01)

平锋[8](2007)在《壮族歌咏文化与壮民族的族群认同》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个世居广西、历史悠久的民族,壮族及其先民在其长期生活的岭南地区创造了具有独特民族特色和鲜明地域色彩的民族文化。其中,作为标志性和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歌咏文化凝聚了一代又一代壮族人的生命情感与诗性智慧,涵载着壮族成长的悠悠记忆,建构起壮族集体认同的文化纽带。(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民族丛刊》期刊2007年04期)

罗远玲[9](2006)在《巴马—盘阳河流域壮族歌咏文化的现代转型与传承》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保护和抢救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呼声中,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壮族传统歌咏文化形式在现阶段的暂时消歇,并不意味着壮族歌咏文化已走向衰微。在当地民众的主动调适下,广西壮族自治区巴马—盘阳河流域出现的新的民歌传唱形式——山歌光盘,实现了数字化技术与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互动、共生,这是壮族歌咏文化现代转型与传承的一个范本。这一过程将对现代社会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与保护提供有益的参考:现代科技与民族民间文化的发展并不矛盾;民族文化的传承具有强大的自生能力。(本文来源于《民族文学研究》期刊2006年03期)

平锋[10](2006)在《族群记忆、文化认同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全球化日益成为世界各民族社会生活和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背景与内在因素的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主题。尤其是对于许多经济上欠发达的民族而言,他们为了自身的发展已别无选择地把自己的经济汇入世界经济大潮迫切希望发展民族经济,改善自身物质生活条件,快步跨入现代化的物质天堂。然而当现代化这个“潘多拉”的盒子已然开启时,西方文化、社会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及现代大众文化等异质文化一起猛然地从盒子里跳了出来,对民族传统文化发起了猛烈冲击,因此,人类文化多样性正遭到史无前例的破坏,各民族面临着文化被同化、族性被消解的危险。其中,作为各民族文化得以存续的精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世世代代所操演的文化传统与社会生活的深层积淀,蕴涵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和历史记忆,同时也是维系族群认同的重要纽带。在工业化、城市化、商业化的现代化的主浪潮与作为现代化高级阶段的全球化背景的交汇互动下,中国社会文化现在正处于全面而激烈的转型与变迁中,由于现代的、外来的多元文化的冲击,中国社会正在由以传统农耕、农业、农村和自然经济占主体的社会环境与生活方式向以现代科技、工业、都市和商品经济为主体的社会环境与生活方式飞速变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续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惟其如此,为了保护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与文化认同的纽带,势所使然、势之必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成为了一件严肃而意义的事件。而对于长期以来一直居于中国边缘的壮族社会来说,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化语境下的遭遇就是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基于此,本文以壮族歌咏文化这一具有壮文化标志性特征和象征意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实例,从族群记忆与文化认同的角度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价值与意义,并结合田阳敢壮山歌圩与南宁国际民歌节这两个典型个案来揭示现代化语境下的非物质文化传承现状,进而在论文最后部分提出了现代化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精神本质、基本原则以及基于此之上的具体方法措施。除了前言和结论部分外,本论文的正文由叁部分构成。正文的第一部分以壮族歌咏文化为实例,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壮民族的族群记忆、文化认同的内在关联的详细阐述,深刻揭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随后,第二部分深刻剖析了现代化语境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实境遇。文章通过对田阳(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06-04-01)

壮族歌咏文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山州麻栗坡县是云南壮族聚居地之一,民族文化氛围浓郁,壮族歌咏文化是其中最具民族特征的艺术样式之一。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及其影响的不断加深,壮族歌咏文化在传承方式上发生了极大变化,导致了传承人的断层、文化主体联系的断层及传统与现代的断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壮族歌咏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1].黄文吉.红水河流域壮族歌咏文化的现代传承[J].青年作家.2015

[2].荀利波,王仙庆.麻栗坡壮族歌咏文化传承方式变迁研究[J].文山学院学报.2013

[3].罗远玲,陈旻.巴马—盘阳河流域壮族歌咏文化的传承环境与历史演变[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2

[4].罗远玲.壮族歌咏文化的数字化传承及其文化意义[J].广西社会科学.2012

[5].罗远玲.壮族歌咏文化传承与区域人文重建——以巴马盘阳河流域壮族歌咏文化传承为例[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

[6].陆斐,王敦.壮族歌咏文化的诗性思维与民族心理[J].百色学院学报.2010

[7].李璐.从歌咏场所的现代变迁探寻壮族传统歌咏文化的延续动力[D].广西师范大学.2008

[8].平锋.壮族歌咏文化与壮民族的族群认同[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

[9].罗远玲.巴马—盘阳河流域壮族歌咏文化的现代转型与传承[J].民族文学研究.2006

[10].平锋.族群记忆、文化认同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D].广西师范大学.2006

标签:;  ;  ;  ;  

壮族歌咏文化论文-黄文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