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遗传资源利用国际协调中的法律问题

植物遗传资源利用国际协调中的法律问题

论文摘要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植物遗传资源日益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战略资源。纵观全球,植物生物技术主要为发达国家所掌握,而植物遗传材料却大量集中于发展中国家。这导致两者在遗传材料利用成果的分享上形成了利益冲突与博弈。本文共分三章。第一章探讨植物遗传资源利用与利益平衡。在旧的国际法律体制下,发达国家利用植物遗传资源国际法律地位不清以及知识产权制度的国际扩张,通过生物剽窃方式窃取了本应由发展中国家所享有的利益份额,同时加剧了生物多样性危机和环境等问题,导致利益失衡。在此背景下,一系列以合理分享利益、限制知识产权过度扩张的国际努力得到了持续开展。第二章着重研究植物遗传资源利用中的国际协调。1992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的通过确认了国家对于植物遗传资源主权权利,为发展中国家参与利益分配奠定了基础。此外,该公约还建立了以事先知情同意和共同商定条件为主要内容的植物遗传资源利用国际双边机制,推动成员间以协议方式解决植物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但是在实践中,由于操作上的困难以及协议双方在信息和能力方面的不对称,看似公平的双边机制却可能造成实际的不公平,进而遭到了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批评。这些国家寻求建立一个获取和惠益分享的国际体制,以克服双边机制的上述缺陷。这一谈判过程历时漫长,随着2010年《名古屋议定书》的达成,才终于原则性地确认了建立全球多边惠益分享机制的需要。而与此缓慢进展相对的是,在农业和粮食植物遗传资源领域,鉴于其对人类的特别重要性,联合国粮农组织在2001年便通过了《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国际条约》,确立了该类植物遗传资源利用的国际多边机制。此外,考虑到知识产权是遗传资源商业化利用的主要方面,上述两大机制实效的发挥程度还有赖于其与现行国际知识产权制度(主要是《与贸易相关知识产权协定》)的协调。这一方面的国际谈判和学术研讨已经有所开展。第三章扼要论述我国的有关立法及改进的建议。我国作为一个植物遗传资源大国,已加入《生物多样性公约》并积极参与了相关国际谈判,同时也在植物遗传资源利益保护的国内立法方面作出了一系列努力,比如新近对《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以及《专利审查指南》的修订便是一例。但是,我国目前的法律体系在逻辑体系上并不十分严密,仍有完善和改进的空间。此外,我国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尚未加入《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国际条约》,应当权衡加入的利弊而作出理性选择。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植物遗传资源利用与利益平衡
  • 第一节 植物遗传资源的利用及其权益的法律问题
  • 一、生物技术与植物遗传资源
  • 二、植物遗传资源商业化利用引发的权益问题
  • 第二节 植物遗传资源利用中利益冲突与平衡的法律问题
  • 一、利益结构的法律分析
  • 二、利益冲突与平衡的法律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利益平衡的实践考量—植物遗传资源利用中的国际协调
  • 第一节 利益产生之基础—植物遗传资源利用中的知识产权保护
  • 一、CBD关于生物资源保护的规定
  • 二、UPOV关于植物遗传资源保护的规定
  • 三、TRIPS协定有关条款
  • 第二节 利益分享之依据——植物遗传资源的国际法律地位
  • 一、劳动应得说
  • 二、植物遗传资源的国际法律地位
  • 第三节 利益平衡之实施——植物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机制
  • 一、两大机制概述
  • 二、植物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中的传统知识保护
  • 三、现行机制与TRIPS协定的协调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的立法评述及建议
  • 第一节 我国关于植物遗传资源利用与管理的现行法律体系
  • 一、我国对植物遗传资源利用的知识产权保护立法现状
  • 二、我国对植物遗传资源管理和来源披露的立法现状
  • 三、对目前国内立法的评价和建议
  • 第二节 我国在植物遗传资源利用中的利益平衡关注
  • 一、我国的国情与关注利益平衡的重要性
  • 二、建议我国加入ITPGR及理由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环境法价值视野下遗传资源的保护[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1(05)
    • [2].环境法视角下的遗传资源信息保护[J].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9(06)
    • [3].利益视域下遗传资源权利保护的路径研究[J]. 知识产权 2018(04)
    • [4].论农业遗传资源权的保护[J]. 知识产权 2016(08)
    • [5].知识产权视角下农业遗传资源权的构建[J]. 法制与社会 2015(07)
    • [6].我国当选粮农遗传委工作组成员[J].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7(06)
    • [7].论“关民共享原理”指引下的一体两翼模式——遗传资源知识产权惠益分享研究[J]. 清华法治论衡 2016(00)
    • [8].我国遗传资源的保护与管理[J]. 知识文库 2015(20)
    • [9].农业遗传资源概念之法律分析[J]. 环境资源法论丛 2010(00)
    • [10].基于惠益目标的农业遗传资源公权辅助保障机制构建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 2020(05)
    • [11].韩国遗传资源相关法律制度介评[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4)
    • [12].鸡生殖细胞遗传资源保存与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家禽 2017(03)
    • [13].我国农业遗传资源立法目的确立——以农业遗传资源法律概念的界定为切入点[J]. 法制与社会 2013(01)
    • [14].遗传资源权权利主体的分析——基于遗传资源权复合式权利主体的构想[J]. 政治与法律 2011(02)
    • [15].西藏农业遗传资源及其法律保护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03)
    • [16].知识产权视野下农业遗传资源产权化进程分析[J]. 知识产权 2009(03)
    • [17].品种范畴下农业遗传资源法律保护分析[J]. 政法学刊 2009(04)
    • [18].生物与遗传资源权的权利属性及其立法模式探析[J].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 [19].农业遗传资源知识产权保护的探索[J]. 中国科技论坛 2008(06)
    • [20].河北省塞北兔地方遗传资源现状及保护意见[J]. 北方牧业 2019(23)
    • [21].论遗传资源的财产属性和权利构造[J]. 法学评论 2019(02)
    • [22].成本视角下的遗传资源财产权保护制度设计研究[J]. 法学杂志 2018(10)
    • [23].天下看点[J]. 东西南北 2020(05)
    • [24].遗传资源新型战略高地争夺中的“生物剽窃”及其法律规制[J]. 法学杂志 2014(05)
    • [25].粮食和农业遗传资源委员会第14次会议在罗马召开[J]. 世界农业 2013(06)
    • [26].遗传资源监管体制对农业立法的启示[J]. 企业导报 2011(04)
    • [27].从西藏地方立法角度探讨西藏生物遗传资源保护[J]. 科技管理研究 2011(15)
    • [28].北方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研讨会将在呼和浩特召开[J]. 遗传 2010(05)
    • [29].“遗传资源利益分享权”的法律性质诠释[J]. 知识产权 2010(05)
    • [30].论遗传资源获取与来源披露对专利授权的影响[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09(04)

    标签:;  ;  ;  ;  

    植物遗传资源利用国际协调中的法律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