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栻经学研究

张栻经学研究

论文摘要

张栻是南宋时期著名理学家、经学家、教育家,与朱熹、吕祖谦齐名,史称“东南三贤”。宋代的经学家将理学思想贯彻到对经典的诠释之中,开创了一种不同于以往经学的新经学——宋学。这种经典诠释,一改前代以训诂注疏为主的经典诠释特点,而是以阐述义理为主。作为南宋湖湘学派的代表人物,张栻反对章句注疏之学,注重以义理解经,同时主张一定程度地吸取汉学,为阐发义理服务。在治经方面,张拭提出解经以兴发义理,通过解经以发扬理学并对佛学展开批判。张拭注重对《易》及“四书”义理的阐释,在易学上张栻的易学继承张浚和胡宏之学,以《南轩易说》及《太极解义》闻名于世,其易学思想是其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提出“《易》之书所以载道”的思想,认为易之书是载道的工具;还认为“恐非为卜筮专为此书”。张栻解易时虽然注重义理,但也兼论及象数,提出“圣人立象以尽意”的思想。在四书学方面张拭著《癸巳论语说》,解读《论语》以求“仁”;著《癸巳孟子说》,倡明义利之辩;同朱熹论《中庸》,就“已发与未发”,“涵养和察识”等问题行了讨论;阐释《大学》“格物致知”,发挥其格物致知说及居敬说。这些都体现了张栻阐释“四书”的独特之处。张拭作为宋代著名的经学家、理学家,站在弘扬道学的立场,通过对“《易》、四书”的注解,对宋代理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在宋代经学史和理学史上均占有重要的地位。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
  • (二) 国内外研究概况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四) 创新点和难点
  • 1. 创新点
  • 2. 难点
  • 一、时代背景和学术历程
  • (一) 时代背景
  • 1. 宋学的兴起
  • 2. 统治者要求复兴儒家伦理
  • 3. 儒、佛、道三家争鸣
  • (二) 学术历程
  • 1. 幼承庭训,浸润家学
  • 2. 从学胡宏,师事正统
  • 3. 创建城南,讲学岳麓
  • 4. 居官从政,践履道学
  • 二、张栻的易学
  • (一) 张栻的易学著作
  • 1. 《南轩易说》
  • 2. 《太极解义》
  • (二) 张栻的易学观
  • 1. 张栻的义理观
  • 2. 张栻的象数观
  • 三、张栻的四书学
  • (一) 张栻对《论语》的阐释
  • 1. 对"仁"的阐释
  • 2. 推明致知力行之原
  • (二) 对《孟子》义理的阐发
  • 1. 倡明王霸义利之辨
  • 2. 提出具有湖湘学派特色的"性善说"
  • (三) 张栻对《大学》义理的阐发
  • 1. 对"知止"的阐释
  • 2. 对"格物致知"的阐释
  • 3. 居敬说
  • (四) 张拭对《中庸》的阐释
  • 1. 已发与未发
  • 2. 涵养和察识
  • 四、张栻的经学思想和经学特征
  • (一) 张栻的经学思想
  • 1. 批汉唐章句之学
  • 2. 解经以发扬理学
  • 3. 力倡儒理,批判佛教
  • (二) 张栻经学的特征
  • 1. 直阐经义,不废训诂
  • 2. 经史互证
  • 3. 通经致用
  • 五、张栻的经学地位和影响
  • (一) 张栻经学在宋代经学史上的地位
  • 1. 张栻的易学在宋代经学史上的地位
  • 2. 张栻四书学在宋代经学史上的地位
  • (二) 张栻的历史贡献及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张栻教育思想形成因素探析[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0(02)

    标签:;  ;  ;  ;  ;  ;  

    张栻经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