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菜混养模式的构建与初步应用研究

鱼—菜混养模式的构建与初步应用研究

论文摘要

本研究将蕹菜浮床技术初步运用于池塘养殖,旨在改善养殖水体的生态环境、节约水资源和减轻养殖活动对周边环境带来的影响,为我国水产养殖业高效、优质、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筛选适合池塘水环境生长的蕹菜品种。运用浮床系统,比较研究了华中地区4个常见蕹菜(Ipomoea aquatica Forsskal)品种(大叶青梗、细叶青梗、大叶白梗、柳叶白梗)在富营养池塘中的生长特性和对水体氮、磷的去除能力。结果表明:大叶白梗在生物量的积累速度、生长潜能、生长周期上明显优于其它3个品种;大叶青梗和大叶白梗蕹菜对各形态氮、磷的去除率最高,对氨氮、硝酸盐、总氮、磷酸盐和总磷15d的累积去除率分别为79.35-91.39%、84.38-85.32%、62.30-68.98%、70.09-85.26%和77.95-78.88%。综合比较,大叶白梗蕹菜是4个品种中最佳的浮床材料,可广泛用于池塘等相关富营养水体的修复。2.在夏花鱼种池塘设置不同覆盖率(2.5%、5%、7.5%)的蕹菜浮床,考查了蕹菜浮床在养殖池塘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蕹菜单位面积生物量最高可达12.63kg/m2;浮床对控制池塘水体磷(P043-和TP)浓度和提高水体透明度效果显著,且随浮床覆盖率增加效果增强;蕹菜发达根系为鱼类提供了良好栖息场所和摄食场所,使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鱼即(Carassius auratus)、鳊(Parabramis pekinensis)、鳙(Arixtichthys nobilis)的养成规格大于传统养殖池塘,提高了鱼池总产量和经济效益,最佳组5.0%覆盖率池塘较传统池塘鱼产量高59.1kg/mu,亩利润高685.3元。蕹菜浮床也存在降低水体溶氧水平、去除池水氮(NH4+、NO2-、TN)效果不佳、影响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生长等不足,应用时需注意运用相应配套技术措施。3.在池塘水面设置不同密度的蕹菜,研究了蕹菜在鲫单养池塘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①鱼菜混养池中鲫的日增重、成活率、饵料系数等生长指标与单养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蕹菜未对鲫的生长造成影响;②实验期间,鱼菜混养组水体的氨氮、非离子氨、总氮、磷酸盐、总磷平均浓度显著低于单养鲫组,透明度混养组显著高于单养组,DO,pH则显著低于单养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000 g·m-2的蕹菜组水质状况最好,其次为500 g·m-2组,最差为0g·m-2和250 g·m-2组。说明蕹菜对养殖水体具有很强的净化作用,且随生物量的增加净化效果加强;③蕹菜大量吸收水体的氮、磷营养盐,提高了混养组饲料的氮、磷利用率,氮、磷利用率最高的1000 g·m-2的蕹菜组分别是单养组的2.19倍和3.75倍。根据菜:鱼与氮、磷利用率二次回归方程拟合,发现本系统中最佳菜:鱼放养比例为1.62-1.85:1。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和课题提出
  • 1.1 我国水产养殖的现状和问题
  • 1.2 池塘养殖系统的氮、磷循环和收支
  • 1.2.1 池塘养殖系统中的氮、磷循环
  • 1.2.2 池塘养殖系统的氮、磷收支
  • 1.3 修复养殖废水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1.3.1 物理化学修复技术
  • 1.3.2 生物修复技术
  • 1.3.2.1 混养技术
  • 1.3.2.2 微生物修复技术
  • 1.3.2.3 高等植物修复技术
  • (一) 异位修复
  • (二) 原位修复
  • (三) 植物浮床的净化机理
  • (四) 植物在净化水产养殖废水中存在的问题
  • 1.4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二章 不同品种蕹菜在富营养池塘中生长特性和对氮、磷去除效果的比较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小水体实验
  • 2.1.3 大塘实验
  • 2.1.4 测定方法
  • 2.1.4.1 水质指标
  • 2.1.4.2 蕹菜生长生理指标
  • 2.1.5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生长性能
  • 2.2.1.1 生长参数
  • 2.2.1.2 叶绿素与根系活力
  • 2.2.2 氮、磷去除效果
  • 2.3 讨论
  • 2.3.1 不同品种蕹菜对富营养水体适应性比较
  • 2.3.2 关于生长期
  • 2.3.3 关于氮、磷去除效果
  • 第三章 蕹菜浮床在鱼种池塘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池
  • 3.1.2 蕹菜浮床设置
  • 3.1.3 鱼苗放养和日常管理
  • 3.1.4 测定项目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池塘水质
  • 3.2.1.1 水温、溶氧和透明度
  • 3.2.1.2 氮(N)
  • 3.2.1.3 磷(P)
  • 3.2.2 蕹菜生长结果
  • 3.2.3 鱼类养殖结果
  • 3.2.4 经济效益分析
  • 3.3 讨论
  • 3.3.1 鱼-蕹菜混养的生态学原理
  • 3.3.2 本试验蕹菜适宜的覆盖率
  • 3.3.3 需配套的技术措施
  • 第四章 不同密度的蕹菜与鲫混养实验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场地
  • 4.1.2 实验材料
  • 4.1.2.1 实验鱼
  • 4.1.2.2 蕹菜浮床
  • 4.1.2.3 实验处理
  • 4.1.2.4 日常管理
  • 4.1.2.5 测定项目和方法
  • 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2.1 鱼菜的放养和养殖结果
  • 4.2.2 养殖期间水质参数
  • 4.2.3 各组对氮、磷的利用率
  • 4.3 讨论
  • 4.3.1 鲫的生长和成活率
  • 4.3.2 蕹菜对养殖水体的净化作用
  • 4.3.3 蕹菜对氮、磷循环的影响
  • 4.3.4 关于鱼菜放养比例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水生蔬菜答农民问(34):蕹菜在养殖业中的主要用途有哪些?[J]. 长江蔬菜 2020(07)
    • [2].水生蔬菜答农民问(35):蕹菜有哪些主要栽培模式?[J]. 长江蔬菜 2020(09)
    • [3].酸性土壤条件下纳米氧化锌长期暴露对蕹菜生长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J].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20(05)
    • [4].长江流域塑料大棚蕹菜栽培技术[J]. 长江蔬菜 2019(10)
    • [5].蕹菜猝倒病的正确识别与综合防治[J]. 科学种养 2018(08)
    • [6].水生蕹菜对沼液净化效果的研究[J]. 农学学报 2017(03)
    • [7].抚州市临川区水蕹菜栽培技术要点[J]. 中国农技推广 2015(12)
    • [8].蕹菜主要害虫种类及其防治[J]. 长江蔬菜 2014(23)
    • [9].清新蕹菜鲜尝[J]. 绿化与生活 2015(05)
    • [10].小清新的蕹菜[J].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 2016(08)
    • [11].水蕹菜不同育苗方法效果比较[J]. 甘肃农业 2013(17)
    • [12].设施栽培水蕹菜[J]. 农家致富 2011(08)
    • [13].夏季蕹菜美[J]. 家庭中医药 2011(08)
    • [14].水生蔬菜答农民问(33):蕹菜是一种什么蔬菜?有哪些类型?[J]. 长江蔬菜 2020(05)
    • [15].水生蔬菜答农民问(37):蕹菜良种繁育技术要点有哪些?[J]. 长江蔬菜 2020(13)
    • [16].不同水蕹菜覆盖率去除松浦镜鲤池水中氮磷的效果[J]. 水产学杂志 2020(05)
    • [17].水蕹菜高产优质栽培技术[J]. 作物研究 2018(S1)
    • [18].三亚热带地区蕹菜种植技术[J]. 长江蔬菜 2017(07)
    • [19].延绳式种植水蕹菜在上海郊区养殖虾塘中应用效果的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 2015(01)
    • [20].蕹菜叶酪氨酸酶的分离纯化与部分性质[J]. 食品科学 2015(15)
    • [21].蕹菜治痔疮[J].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3(03)
    • [22].不同种植密度对水生蕹菜生长指标的影响[J]. 长江蔬菜 2014(16)
    • [23].重庆设施蕹菜高产种植技术[J]. 长江蔬菜 2014(19)
    • [24].张家港地区夏季大棚水蕹菜栽培试验[J]. 长江蔬菜 2012(02)
    • [25].蕹菜叶的腌制方法[J]. 农村百事通 2012(12)
    • [26].蕹菜田福寿螺的发生与防治[J]. 长江蔬菜 2012(16)
    • [27].子莲田套种水生蕹菜的初步研究[J]. 长江蔬菜 2012(16)
    • [28].露地旱蕹菜高效栽培[J]. 新农村 2011(05)
    • [29].蕹菜叶的腌制工艺及亚硝酸盐的控制研究[J]. 江西食品工业 2010(01)
    • [30].蕹菜[J]. 中国蔬菜 2010(17)

    标签:;  ;  ;  ;  ;  ;  

    鱼—菜混养模式的构建与初步应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