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检测在缺铁性贫血诊断中的价值分析吴景秋

血常规检测在缺铁性贫血诊断中的价值分析吴景秋

黑龙江省传染病防治院检验科150500

摘要:目的探讨血常规检测在缺铁性贫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缺铁性贫血患者92例(A组),地中海贫血患者56例(B组),健康者80例(C组),对所有患者及健康者进行血常规检测,比较三组WBC(白细胞)、血红蛋白(Hb)、MCV(平均红细胞体积)、RDW(红细胞分布宽度)和PLT(血小板计数)。结果三组间WBC水平、PLT水平与Hb无差异性,(P>0.05);A组和B组的MCV均显著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RDW相比无差异性,(P>0.05);A组RDW显著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检测简单、易行,MCV、RDW指标对缺铁性贫血疾病具有一定的诊断和筛选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血常规检测;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诊断价值

缺铁性贫血(IronDeficiencyAnemia,IDA)是指血红蛋白(Hb)受到机体缺铁引起的合成减少导致的贫血。地中海贫血(Thalassemia,THAL)是指血红蛋白珠蛋白肽链的合成受到珠蛋白基因缺陷,而发生的不能合成或减少,导致血红蛋白组成成分改变而发生的贫血。IDA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小儿常见病之一。这两种贫血有误诊的可能[1],笔者通过对以上两种贫血患者及健康者血常规的检验结果进行比较,以期为临床诊断缺铁性贫血提供可靠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缺铁性贫血患者92例(A组),其中男性26例,女性66例,年龄13-62岁,平均年龄36.6±8.4岁,病程l个月-3年;地中海贫血患者56例(B组),其中,男性11例,女性45例,年龄17-55岁,平均年龄35.9士7.3岁,病程1个月-3年;健康者80例(C组),男性16例,女性64例,年龄15-60岁,平均年龄37.1士7.9岁,三组在性别、年龄、地区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标本采集和检测:所有受检者均于清晨抽取空腹肘静脉血2ml,EDTAK-Na2(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抗凝,血常规分析采用F-82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日本东亚),观察WBC(白细胞)、血红蛋白(Hb)、MCV(平均红细胞体积)、RDW(红细胞分布宽度)、PLT(血小板计数)。

1.3判定标准

参考血常规检测各项正常值。

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组血常规结果C组WBC升高1例,PLT为正常范围,Hb平均值为126.7g/L,;B组WBC和PLT均为正常范围,Hb平均值为84.4g/L,;A组WBC减少32例,1例升高,59例正常,1例PLT减少,66例正常,25例升高,Hb分别为66.6g/L、72.4g/L、67.2g/L,三组间WBC水平、PLT水平与Hb无差异性,(P>0.05)。

表2三组红细胞参数比较

组别例数RDWMCV

A组9214.8±2.265.7±4.6

B组5613.5±2.169.8±3.4

C组8013.6±1.689.6±6.56

2.2三组红细胞参数比较如表2所示,A组和B组的MCV均显著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RDW相比无差异性,(P>0.05);A组RDW显著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所谓贫血,即机体血液单位体积中,血红蛋白、血细胞、红细胞比容较正常值低,根本原因是红细胞的消耗与增生不平衡,即消耗多,增生少,或同时存在两种情况。临床在诊断缺铁性贫血的过程中,往往会误诊为地中海贫血,造成治疗延误及病情的加重。尽管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均为红细胞内小细胞低色素贫血,但两种贫血疾病的病因及治疗是大相径庭的。地中海贫血是显性遗传类疾病的一种溶血性贫血的,患者易疲劳,无明显症状,但是如果夫妇双方均为地中海贫血时可能导致新生儿死亡或妊娠晚期死胎[2],治疗上以去铁、输血为原则;相反,缺铁性贫血是由于机体严重缺少铁元素导致体内血红蛋白合成明显降低而引起的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营养缺乏疾病,较小年龄的患儿面色发黄或发白,身体瘦弱,会导致儿童智力发育落后、生长缓慢、免疫力低下、注意力减退、特别是对患儿的智力造成的损害是不可逆转的[3],治疗上以补充铁元素为原则。基因诊断和穿刺学图片是目前临床诊断两种贫血的金标准,但是具有创伤性,费用也较高,患者难以接受,为该病的早期诊断造成不利影响。本研究通过对92例缺铁性贫血患者、56例地中海贫血患者及80例健康者分别进行血常规检测,经过比较发现,三组间WBC水平、PLT水平与Hb无差异性,(P>0.05);A组和B组的MCV均显著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RDW相比无差异性,(P>0.05);A组RDW显著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缺铁性贫血患者的MCV会显著降低而RDW则明显升高。通过对9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和地中海贫血患者进行血常规MCV和RDW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与同期健康者进行比较,发现检测中MCV和RDW指标对缺铁性贫血疾病的临床初步诊断和病情判断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缺铁性贫血患者MCV会明显降低,而RDW明显升高,其结果与本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血常规检测简单易行,MCV、RDW指标对缺铁性贫血疾病具有一定的诊断和筛选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琦.血常规检测对地中海贫血与缺铁性贫血诊断的价值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25(5):684-685.

[2]杨小燕.血常规检测对地中海贫血与缺铁性贫血诊断的价值分析[J].吉林医学,2012,32(30):6333.

[3]孙秀山,颜洁,管泽琴.血常规检测对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四川医学,2013,34(3):440.

标签:;  ;  ;  

血常规检测在缺铁性贫血诊断中的价值分析吴景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