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粒体DNA突变相关的耳聋分子机制的研究

线粒体DNA突变相关的耳聋分子机制的研究

论文题目: 线粒体DNA突变相关的耳聋分子机制的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作者: 赵立东

导师: 杨伟炎,管敏鑫,王秋菊

关键词: 线粒体,非综合征型遗传性耳聋,综合征型遗传性耳聋,氨基糖甙类抗生素,遗传,线粒体

文献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耳聋是人类最常见的残疾之一,这种疾病严重的影响着人类的生活、交流乃至社会生产力。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世界有2.5亿人患有中度以上听力损失,中国有听力语言障碍的残疾人约2057万,而其中由于线粒体DNA的突变导致的耳聋约占5‰,如果按照这个比例计算,全世界大约有125万耳聋患者的耳聋是由于线粒体的病变所引起,而在我国这个人数大约是102850人,因此对线粒体相关性耳聋进行研究,不仅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还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与线粒体DNA突变有关的耳聋的分子机制,以期为将来预防和治疗线粒体性耳聋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思路。研究表明,导致耳聋的线粒体DNA突变主要有点突变和大片段重组,为了比较全面的研究线粒体相关性耳聋的分子机制,我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章 遗传性耳聋患者临床资料的收集 为了对遗传性耳聋特别是由于线粒体DNA突变导致的耳聋进行其发病的分子机制的研究,我们首先在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收集各种遗传性耳聋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收集资料之前,我们制定了各种标准如:患者的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各种听力检测仪器的校准和听力测定的技术标准;患者听力损失分级的标准等等。此项工作同时也是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科与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人类遗传实验室的合作项目的一部分。在2003年3月-2004年1月期间,我们在共收集到188个患者的病例资料,除患者本人外,还收集168位家属血样,总共582管,其中在全部患者中有药物性耳聋34例。然后我们对从所有收集的患者血样中提取的基因组DNA进行线粒体12S rRNA基因突变的筛查。共查出7例A1555G突变、3例T1095C突变和1例Kearns-Sayre综合征的患者,我们第二、第三部分的工作就在这些患者的资料基础上展开。

论文目录: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遗传性耳聋患者临床资料的收集

第一节 门诊耳聋患者临床及其遗传资料的收集

第二节 遗传性耳聋患者的临床资料的分析

第三节 门诊收集遗传性耳聋患者的资料及其保存

第四节 门诊收集的患者的血样基因组DNA的提取及线粒体基因组12S rRNA基因突变的筛查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线粒体基因突变导致的非综合征型耳聋的分子机制研究

第一节 携带线粒体DNAA1555G突变家系的分子遗传特点分析

摘要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节 潜在的导致非综合征型耳聋的mtDNA新突变位点的寻找

摘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线粒体基因突变导致的综合征型耳聋——Kearns-Sayre综合征的分子机制研究

第一节 Kearns-Sayre综合征家系报告

摘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节 Kearns-Sayre综合征致病突变的研究

摘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一

文献综述二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07-15

参考文献

  • [1].DNA甲基化与先天性小耳畸形发病关系的研究[D]. 宋宇鹏.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
  • [2].DNA甲基化在鼻咽癌紫杉醇耐药形成及逆转耐药机制中的初步研究[D]. 张晓伟.中南大学2012
  • [3].D-半乳糖诱导螺旋神经节细胞ROS聚集及其与衰老和DNA甲基化的关系研究[D]. 黄齐麟.华中科技大学2014
  • [4].鼻咽癌患者血浆游离EBV DNA定量检测及其临床意义[D]. 周鑫.复旦大学2013
  • [5].S100A4基因DNA甲基化在喉癌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的研究[D]. 刘佳.中国医科大学2010
  • [6].电磁噪声阻断微波辐射所致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内ROS增加及DNA损伤[D]. 吴炜.浙江大学2009
  • [7].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线粒体DNA突变位点检测及发病机制研究[D]. 田博.南方医科大学2012
  • [8].TOM复合体和DNA聚合酶γ的线粒体运输在早衰边缘细胞模型中的作用与机制[D]. 姚琳莉.华中科技大学2012
  • [9].CHFR基因DNA和组蛋白异常调控与喉癌发生机制研究[D]. 何丽霞.中国医科大学2010
  • [10].基于拉曼光谱技术的鼻咽癌无损诊断研究[D]. 邱素芳.福建医科大学2016

相关论文

  • [1].迟发性非综合征型耳聋及老年性、药物性耳聋的分子机制研究[D]. 朱玉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9
  • [2].遗传性耳聋家系的收集、保存及基因定位研究[D]. 王秋菊.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2
  • [3].母系遗传药物性聋与非综合征性聋的分子遗传机制与功能研究[D]. 赵辉.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
  • [4].遗传性耳聋致病基因定位克隆与缝隙连接蛋白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 李庆忠.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
  • [5].线粒体DNA A1555G突变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线粒体聋病分子机制的研究[D]. 刘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
  • [6].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GJB2基因突变筛查和全频谱突变图谱绘制[D]. 于飞.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
  • [7].线粒体A1555G突变相关非综合征耳聋大家系的分子病因学研究[D]. 张海军.东南大学2006
  • [8].中国人重度—极重度耳聋分子流行病学及致病机制研究[D]. 袁永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7
  • [9].耳聋基因诊断的临床实践[D]. 王国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
  • [10].聋病基因诊断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与非综合征性耳聋热点突变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 李琦.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

标签:;  ;  ;  ;  ;  

线粒体DNA突变相关的耳聋分子机制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