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丧葬法律与习俗 ——以《大清律例》的规定为主要依据

清代丧葬法律与习俗 ——以《大清律例》的规定为主要依据

论文摘要

生养死葬是人生大事,在传统中国社会,丧葬不仅是人们对死者表达哀悼的方式,同时也包含着伦理道德的含义。因此,丧葬问题是个有着深厚历史背景、文化背景的社会问题,它经历了从“俗”到“礼”,从“礼”到“法”的过程。在清代,中央和地方机构通过制定法律及地方性法律文件,对丧葬习俗进行规范。此外,家法族规中也有关于丧葬习俗的规定。可见在清代法律体系中,丧葬是个重要的法律问题。本文通过考察清代民间社会的丧葬习俗、清代法律对丧葬习俗的规制,把研究的视线深入至法律背后的民间社会,希望了解清代法律与丧葬习俗的关系,以及传统法律与社会的互动情况。本文包括绪论、正文五章、结论三个部分。绪论主要交代本文研究的思路、研究意义、本论题的研究现状、考察对象和研究方法。第一章概括叙述了清代法律对丧葬习俗的规范情况。除了清代基本法典《大清律例》对丧葬进行规定外,还有其他法律形式也对丧葬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如省例及州县告谕等地方性法律文件,不同等级效力的法律文本有着内容与功能的区别。此外,本章还对清代丧葬法律形式的变化,以及丧葬法律内容对前制的继承作了比较的分析。第二章叙述了清代停柩不葬习俗的社会状况及其法律实践。停柩不葬在清代是流行甚广却遭严厉批判的丧葬习俗,它既违反法的规定也违反礼的规定。但在具体法律实践中,司法手段具有一定的被动性。地方官对停柩行为也并不严格依法严惩,而是普遍采用劝导及风化礼教的方式。第三章叙述了清代火葬习俗的社会状况及其法律实践。火葬习俗在清代经历了从“合法”到“不合法”的过程,法律对火葬的规范和调整也有多种样态,除了中央立法,地方立法也对之严格禁止;除了官方进行掩骼埋胔之外,地方宗族组织及乡绅也介入进来,对火葬进行规范及慈善救助活动。第四章叙述了盗葬习俗的概况、国法与家法族规的双重调整机制,及盗葬案件的司法实践。第五章叙述了居丧嫁娶习俗、洗骨葬习俗的概况、法律规范及实践状况。结论部分显示:一方面,清代法律对丧葬习俗的调整,呈现出多层次、多方位的特点;另一方面,清代法律对丧葬习俗的调整和规范,基本以礼为依据,不过法律所维护的礼是礼的原则与精神,是有弹性的礼。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范围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清代丧葬立法概况
  • 第一节 《大清律例》对居丧行为的规定
  • 第二节 《大清律例》对葬俗的规定
  • 第三节 其它法律形式的相关规定
  • 小结
  • 第二章 清代停柩不葬习俗的法律调整
  • 第一节 民间停柩不葬的社会状况
  • 一、清代停柩不葬习俗的概况
  • 二、停柩不葬的社会评价
  • 第二节 停柩不葬习俗的法律调整
  • 一、中央对俗、礼、法的折衷
  • 二、地方性法律文件对停柩的规定
  • 三、家法族规对停柩的规定
  • 四、治理停柩的实际效果
  • 第三节 个案研究:司法中的停柩问题
  • 一、停柩之风对法律的影响
  • 二、地方官对民间停柩的实际操作
  • 小结
  • 第三章 清代火葬习俗的法律实践
  • 第一节 清代火葬制度的演变
  • 第二节 民间火葬习俗的社会状况
  • 一、清代火葬习俗的概况
  • 二、火葬的社会评价
  • 第三节 火葬习俗的法律调整
  • 一、火葬的中央立法
  • 二、地方性法律文件对火葬的规定
  • 三、家法族规的调控
  • 四、官方积极作为与民间慈善救助
  • 五、治理火葬的实际效果
  • 小结
  • 第四章 清代盗葬及坟葬纠纷的解决
  • 第一节 盗葬之风及调整方式
  • 一、清代各地的盗葬之风
  • 二、国法与家法族规的双重调整机制
  • 第二节 盗葬案及坟葬纠纷的解决
  • 一、民间细故范围内的盗葬案件及坟葬纠纷
  • 二、盗葬、坟葬纠纷引发的恶性刑事案件
  • 小结
  • 第五章 其它丧葬习俗与法律调整
  • 第一节 居丧嫁娶习俗
  • 一、居丧嫁娶习俗的司法实践
  • 二、丧不嫁娶的变通
  • 第二节 洗骨葬习俗
  • 一、洗骨葬习俗的概况
  • 二、洗骨葬习俗的法律调整
  • 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闽西客家丧葬习俗调查[J]. 寻根 2020(04)
    • [2].哈尔滨穆斯林丧葬习俗演变探析[J]. 中国民族博览 2016(12)
    • [3].甘肃永登丧葬仪式音乐初探[J]. 北方音乐 2016(23)
    • [4].陕西关中地区丧葬习俗探析[J]. 文化学刊 2017(09)
    • [5].论佛教对汉唐以来民间丧葬习俗的影响[J]. 青藏高原论坛 2014(02)
    • [6].论洛南地区的丧葬习俗[J]. 课程教育研究 2017(16)
    • [7].简述白俄罗斯丧葬习俗[J]. 长江丛刊 2016(35)
    • [8].公元前三千纪叙利亚地区的丧葬习俗——以阿和摩尔遗址墓葬为例[J]. 边疆考古研究 2016(02)
    • [9].道教丧葬习俗之社会文化功能论[J].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2)
    • [10].汉族丧葬习俗形式与传统文化联系的调查——以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为例[J]. 青春岁月 2016(01)
    • [11].浅析江苏泗洪丧葬习俗[J]. 青年文学家 2014(14)
    • [12].史前上海地区的丧葬习俗[J]. 都会遗踪 2008(00)
    • [13].中国古代丧葬习俗研究[J]. 神州 2012(34)
    • [14].当代回族传统制度文化变迁研究——以南北方回族丧葬习俗为例[J]. 青年与社会 2013(09)
    • [15].南召县丧葬习俗调查[J]. 中外企业家 2014(09)
    • [16].农村丧葬习俗的问题透视——以河南农村为例[J]. 传承 2014(08)
    • [17].中国古代丧葬习俗特点及其社会功能[J]. 兰台世界 2012(04)
    • [18].中国古代丧葬习俗中的出殡[J]. 兰台世界 2012(12)
    • [19].明清国家丧葬礼制与地方丧葬习俗初探——以广东广惠两府为例[J]. 中国市场 2011(01)
    • [20].民国时期山东地区宗教信仰与丧葬习俗变迁浅析[J].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11(03)
    • [21].变易中的武汉市郊乡村丧葬习俗[J]. 学习月刊 2009(08)
    • [22].凉山本土彝族与“都市凉山彝族”丧葬习俗之比较[J]. 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2)
    • [23].仡佬族丧葬习俗的历史人类学考察[J]. 铜仁学院学报 2017(02)
    • [24].从丧葬习俗看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5(02)
    • [25].临沂丧葬习俗改革的成效和问题[J]. 青春岁月 2018(09)
    • [26].人类学视野下布依族丧葬习俗[J]. 贵州民族研究 2009(05)
    • [27].四十年来西夏丧葬习俗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西夏研究 2019(03)
    • [28].文山苗族丧葬习俗中竹卦的神判形式及其表达意义[J]. 文山学院学报 2018(05)
    • [29].苯教理论体系下的藏族早期丧葬仪式研究[J]. 青海社会科学 2016(06)
    • [30].他留人丧葬习俗文化考[J]. 西南学刊 2013(01)

    标签:;  ;  ;  

    清代丧葬法律与习俗 ——以《大清律例》的规定为主要依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