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郑韩故城研究

新郑郑韩故城研究

论文摘要

位于河南省新郑市城关镇一带的郑韩故城是东周时期著名的列国都城之一,在先秦城市发展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郑韩故城虽然被郑国和韩国相继定为都城,但自身发展的基本脉络没有中断,一直延续下来,并且成为重要经济都会。郑城的发展轨迹不仅体现了郑、韩二国的文化,而且还是郑、韩二国兴衰的缩影。它集中体现了东周时期城市发展的历史风貌。郑韩故城简称郑城,其得名是20世纪考古工作者提出的,《水经注·洧水》详细记载了其地理位置。由于新郑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这一带很早便得到开发,有丰富的文化遗存,为郑城兴建创造了有利条件。郑武公便在此建立郑城。郑城由西城和东郭两个部分连接而成,战国时期的郑城形制对春秋时期的郑城形制既有继承又有突破。郑城内人口到战国时已达20多万,通过乡隧制度对居民实行管理。城内居民文化生活主要表现在文化教育事业的发达和娱乐活动的丰富多彩。人口、政治等社会因素和丰富的物产资源、便利的交通条件等自然因素是促进郑城经济发展的必要因素。城内的经济发展状况主要体现在手工业、商业以及对外贸易三个方面。郑城作为郑、韩两国的国都,军事实力雄厚,军事防御也相当严密。但,因其处在四冲之地,饱受战祸蹂躏,战争给郑城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本文以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相结合,勾勒出了郑城作为郑、韩二国都城到战国时期韩被秦所灭这一时间段内的发展概况。笔者希望通过对东周时期中等国家都城不间断发展的探讨,为当今中小城市的发展提供借鉴!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成果评述
  • 三、理论和方法
  • 第1章 郑韩故城的建置
  • 1.1 得名及地理位置
  • 1.2 郑韩故城的兴建
  • 第2章 郑韩故城的形制
  • 2.1 春秋时期的形制
  • 2.2 战国时期的形制
  • 2.3 先秦文献记载中的郑城
  • 2.3.1 宫城及城门
  • 2.3.2 世卿居所
  • 2.3.3 城内街道和其他建筑
  • 第3章 城内居民
  • 3.1 人口数量及其分布状况
  • 3.2 居民管理组织及其作用
  • 3.2.1 居民管理组织
  • 3.2.2 作用
  • 3.3 居民文化生活
  • 3.3.1 文化教育
  • 3.3.2 娱乐活动
  • 第4章 郑韩故城的经济概况
  • 4.1 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因素
  • 4.1.1 社会因素
  • 4.1.2 自然因素
  • 4.2 经济概况
  • 4.2.1 手工业
  • 4.2.2 商业
  • 4.2.3 对外贸易
  • 第5章 军事防御
  • 5.1 军事防御力量
  • 5.1.1 春秋时期
  • 5.1.2 战国时期
  • 5.2 战争破坏
  • 结语
  • 参考文献目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新郑郑韩故城出土春秋时期象牙车踵[J]. 文物 2014(11)
    • [2].郑韩故城出土“戈铭石模”及其相关问题探讨[J]. 古文字研究 2018(00)
    • [3].书讯[J]. 大众考古 2018(01)
    • [4].新郑郑韩故城出土战国牛肋骨墨书账簿考[J]. 华夏考古 2014(04)
    • [5].河南新郑郑韩故城北城门遗址春秋战国时期遗存发掘简报[J]. 华夏考古 2019(01)
    • [6].天下[J]. 艺术市场 2018(05)
    • [7].郑、韩文化比较初探[J]. 巢湖学院学报 2014(01)
    • [8].《新郑西亚斯东周墓地》简介[J]. 考古 2013(03)

    标签:;  ;  ;  

    新郑郑韩故城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