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2型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论文摘要

[研究背景]糖尿病(Diabetes, DM)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全身代谢紊乱性疾病,而糖尿病的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是指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基底动脉、肾动脉及周围动脉等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冠心病和脑血管病的患病率均较非糖尿病患者高4-5倍,70-80%糖尿病患者死于糖尿病的大血管病变。我国目前约有9240万2型糖尿病患者,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合并糖尿病者居多,伴糖尿病脑血管病者的预后差,死亡率高,给个人、家庭及社会都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和沉重的经济负担。有文献报道,糖尿病患者合并脑卒中的风险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5-3倍。另一项对照研究也显示血糖升高组有67%的患者合并脑卒中,而非血糖升高组只有25%,糖尿病患者的脑卒中风险较血糖正常人群显著增高。糖尿病患者并发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主要有易感基因、高凝状态、高血糖、脂质代谢紊乱、激素调节失衡,其他尚有与非糖尿病患者所共有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龄、吸烟、酗酒、肥胖、种族、缺乏运动等,最近又提出炎性因子、某些传染病、同型半胱氨酸和呼吸一睡眠暂停综合征等。随着年龄增长,脑卒中的危险性持续增加,55岁以后每10年卒中的危险性增加1倍。世界各国卒中的发病率普遍存在性别间的差异。从总体看,男性高于女性,男女比例约为:1.1~1.5:1。糖尿病患者HbAlc的水平高低与血糖水平呈正相关,它可以代表测定前8-12周平均血糖水平,从而弥补常规血糖测定只代表瞬间血糖的不足,可用来判定血糖增高的真正原因。有研究表明,它的增高可以作为糖尿病患者脑卒中发生、发展和预后的重要预测指标,是鉴别脑卒中早期应激性高血糖和糖尿病的简便方法。因此,HbAlc水平是预测脑卒中事件发生、对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的一个重要指标。积极控制血糖、降低HbAlc水平,有助于减少脑卒中事件的发生,对于大规模人群的脑卒中预防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的人群中,血压增高使动脉血管内壁不断受到高血压血流的冲击而形成微动脉瘤,还可使血浆内的脂质进入动脉内膜下形成玻璃样物质沉着,发生动脉壁纤维样坏死,这均易导致脑血管病的发生。糖尿病患者的血液粘度增高,红细胞聚集性增加,因此在糖尿病患者中,高血压既作为糖尿病的合并症,同时又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者脑血管病患病率、复发率明显增高,以缺血性小灶梗塞为主,易复发。糖尿病者除了高血糖外,常同时存在脂代谢紊乱。其中TC、TG、LDL-C升高及HDL-C降低均为糖尿病缺血性脑病的危险因素,排除血糖控制水平对脑卒中发病的影响,高TC、TG,低HDL-C仍使脑卒中的发病危险性增加。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工作压力发生较大变化,使高血压病、脂代谢紊乱、糖尿病、肥胖等这些心脑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疾病明显上升,使糖尿病合并脑卒中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并且日渐趋于年轻化。因此,如何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性缺血性脑卒中,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显得十分重要。[目的]分析研究糖尿病患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评价糖化血红蛋白在缺血性卒中患者中测定的意义,为早期防治糖尿病患者脑卒中的发生提供临床依据。[研究方法]选择南海人民医院2008年1月至2009年8月期间诊治265例2型糖尿病患者,收集其病史、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有无缺血性脑血管病(参照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分为脑卒中组和非脑卒中组。记录各组患者性别、吸烟史等资料。受试者次日清晨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载脂蛋白Al(ApoAl),载脂蛋白B(ApoB)等指标。血糖测定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TG采用酶法,TC采用胆固醇氧化酶法,HDL-C和LDL-C采用化学修饰酶法测定,ApoAl、ApoB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各项生化指标采用OLYMPUS-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HbAlc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实验数据以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不齐时采用Satterthwaite近似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对疾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2型糖尿病患者脑卒中组与非脑卒中组的一般资料本次研究265例2型糖尿病患者,脑卒中患者137例,男性75例,女性62例,年龄70.81.±7.8岁。非脑卒中组128例,男性69例,女性59例,年龄60.1±13.9岁;2.2型糖尿病患者有无脑卒中的指标比较脑卒中组收缩压(t=-7.882,p=0.000)、舒张压(t=-12.836,p=0.000)、总胆固醇(t=-10.808,p=0.000)、甘油三脂(t=-4.459,p=0.000)、低密度脂蛋白(t=-6.085,p=0.000),载脂蛋白B(t=-2.859,p=0.005)、空腹血糖(t=-2.541,p=0.012)显著高于非脑卒中增高组;高密度脂蛋白(t=10.355,P=0.000)、载脂蛋白A(t=2.493,P=0.000)显著低于非脑卒中组;脑卒中组吸烟人数比例高于非脑卒中组(x2=8.165,p=0.004)。3.以有无脑卒中为因变量,选择吸烟、SBP、DBP、FPG、TC、TG、HDL-C、LDL-C、AP0A1、APOB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这些自变量对因变量脑卒中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SBP (B=3.774、SE=1.152、OR=43.556、P=0.001), APOB (B=3.495、SE=1.289、OR=32.940、P=0.007), HDL-C (B=-5.490、SE=2.08、OR=0.004、P=0.008)。可见,SBP、APOB是HbA1c增高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HDL-C是保护因素。4.脑卒中发病与HBA1C水平的相关性分析:脑卒中患者137例患者中,HBA1C有63例,HBA1C<6.5%有74例。非脑卒中患者128例患者中,HBA1C≥6.5%有32例,HBA1C<6.5%有96例。X2=53.1727, HbAlc水平增高(HbA1c≥6.5%)与脑卒中发病具有相关性。[结论]1.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收缩压明显增高,并且大部分患者血压未得到良好的控制,收缩压是2型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2.在脂代谢因素中,APOB是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而HDL-D是保护因素。3. HBA1C与脑卒中发病具有相关性。提示既往血糖代谢异常患者更易发生脑卒中事件。在脑卒中高危人群中,建议时及时筛查HbA1c,有助于早期发现脑卒中危险因素,减少卒中事件的发生。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类型与设计
  • 3. 方法
  • 4. 诊断标准
  • 5. 统计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统计学证明
  • 相关论文文献

    • [1].2010—2015年某院住院糖尿病患者情况分析[J]. 中国医院统计 2016(03)
    • [2].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及健康教育研究[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33)
    • [3].倾听患者的声音: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疾病管理访谈分析[J].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9(12)
    • [4].成都市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病耻感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J]. 医学与社会 2019(12)
    • [5].对比分析α-硫辛酸、甲钻胺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中的疗效[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30)
    • [6].糖尿病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导报 2019(33)
    • [7].内蒙古牧区蒙古族2型糖尿病肠道菌群基因学研究[J].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9(06)
    • [8].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90)
    • [9].糖化血清白蛋白检验在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J].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9(06)
    • [10].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的研究进展[J].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19(05)
    • [11].循证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分析[J].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9(36)
    • [12].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及其临床价值评估及有效性评价[J]. 糖尿病新世界 2019(21)
    • [13].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炎性指标的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99)
    • [14].肝功能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初探[J]. 糖尿病新世界 2019(21)
    • [15].促血管生成因子对糖尿病足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 双足与保健 2019(22)
    • [16].爆发性1型糖尿病1例并文献复习[J].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19(06)
    • [17].加强医院糖尿病安全合理用药管理[J]. 中国卫生产业 2019(33)
    • [18].糖尿病患者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多发的相关机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99)
    • [19].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研究进展[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96)
    • [20].正念疗法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进展[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98)
    • [21].接纳与承诺疗法在糖尿病中的应用进展[J]. 河北医药 2019(24)
    • [22].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效果研究[J]. 黑龙江科学 2020(02)
    • [23].服气辟谷防治2型糖尿病典型病案分析[J]. 亚太传统医药 2019(12)
    • [24].基于“从顺其宜”论甘味药在糖尿病中的应用[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9(12)
    • [25].个性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足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33)
    • [26].糖尿病营养治疗与临床护理的要点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34)
    • [27].糖尿病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的研究进展[J]. 西南国防医药 2019(12)
    • [28].糖尿病患者CA19-9水平的研究进展[J]. 江苏医药 2019(12)
    • [29].黄芪葛根汤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的作用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35)
    • [30].糖尿病与膀胱癌相关研究综述[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9(12)

    标签:;  ;  ;  ;  

    2型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