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A前后股骨应力变化及扭力的影响

THA前后股骨应力变化及扭力的影响

论文摘要

目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HA)已成为治疗多种髋关节疾病终末期病变最普遍、最为有效可靠的方法,不仅可以矫正髋关节畸形、消除疼痛、增加髋关节活动度、恢复髋关节功能,而且大大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然而人工髋关节的术后无菌松动到目前为止,仍是困扰患者和外科大夫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已成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主要的并发症和翻修手术最常见的原因。生物力学因素被认为是无菌性松动的主要原因,其中由扭力造成的旋转不稳正是导致股骨假体松动的重要原因。我们通过生物力学试验和三维有限元分析,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应力的变化及扭力的作用,从而为髋关节假体设计改进提供理论依据。材料和方法应用螺旋CT对一名身高170cm,体重为60kg的健康志愿者的下肢股骨进行扫描获取整个股骨图像;将获得的CT图像信息通过DICOM3.0标准输入PC机,实现螺旋CT图像文件和PC机的精确传输;运用CAD的Pro/ENGINEER软件,通过目标组织的分割、轮廓跟踪、多边形逼近、周期B样曲线逼近及数据点参数化,构建人体股骨三维轮廓模型,提取出股骨髓腔轮廓曲线、皮质骨内外轮廓线,以IGES格式存盘;将上述数据输入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6.1并通过确定材料特性参数和网格化,建立股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在三维有限元模型上加载负荷,计算出股骨应力分布性质。根据Timoshenko等提出的材料扭转理论结合股骨及假体的三位有限元模型,计算出扭力的性质和大小。结果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总体的轴向应力模式没有改变,股骨内侧仍是以压应力为主,外侧以张应力为主,股骨内侧应力由近端向远端逐渐增大,股骨中下段即股骨髁上方区域为最高区。置换术后股骨上段应力明显减小,而股骨与假体下段结合处应力明显增加,说明股骨假体植入后髋关节应力主要由假体承担,并主要通过假体下段传导于股骨,近端出现了明显的应力遮挡,特别是股骨距区域;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和假体结合面上产生了巨大的扭转应力差,假体所受的扭力在髋关节假体无菌松动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改进假体设计来增加假体对股骨近端应力和抗旋转,可以有效的减小应力遮挡率和防止假体无菌松动。结论通过三维有限元对全髋关节置换前后股骨应力分析,明确了术后股骨近端形成了显著的应力遮挡,造成基于Wolff定律的骨质改建,特别是股骨近端骨丢失,这是造成假体无菌松动的主要原因,因此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有效的对抗髋关节假体所产生的应力遮挡和扭力的影响,可以使股骨上段应力分布更趋于合理,能够增加髋关节置换股骨假体的稳定性,从而减少假体无菌性松动率。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资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氨甲环酸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和铁剂对行THA患者术后贫血及髋关节功能的影响[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09)
    • [2].早期抗阻训练结合心身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髋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0(07)
    • [3].THA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近期疗效与相关影响因素研究[J]. 当代医学 2019(35)
    • [4].髋臼有限加深法THA治疗成人股骨颈骨折、严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及髋关节骨性关节炎[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5(04)
    • [5].帕瑞昔布钠不同给药时机对THA患者超前镇痛的效果分析[J]. 重庆医学 2017(18)
    • [6].强直性脊柱炎THA术后假体脱位的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4(12)
    • [7].THA治疗髋关节骨纤维异常增殖症1例并文献复习[J].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2019(06)
    • [8].THA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体会[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20)
    • [9].循证护理在全髋置换术(THA)术后假体脱位预防中的应用[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9(22)
    • [10].THA在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受累强直治疗中的应用[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02)
    • [11].单侧THA术后局部应用氨甲环酸与引流管夹闭2h的止血效果分析[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6(05)
    • [12].功能锻炼对THA患者术后早期行走功能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 2011(26)
    • [13].THA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的处理策略[J].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1(01)
    • [14].复元饮对THA术后隐性及快速康复的影响[J]. 时珍国医国药 2017(09)
    • [15].微生物培养结果对THA术后慢性假体周围感染二期翻修术疗效的影响[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9)
    • [16].氨甲环酸结合引流管夹闭对初次单侧THA失血量的影响[J]. 莆田学院学报 2020(02)
    • [17].功能锻炼对THA患者术后早期行走功能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 2010(01)
    • [18].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中不同颈干角股骨假体对股骨近端解剖重建的影响[J]. 创伤外科杂志 2017(10)
    • [19].氨甲环酸在减少初次接受THA治疗的肥胖症患者围手术期失血中的应用价值[J]. 中华肥胖与代谢病电子杂志 2017(01)
    • [20].护理干预联合丹参注射液对THA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研究[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5(11)
    • [21].PFNA与THA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02)
    • [22].强化护理在THA治疗DDH并发坐骨神经损伤后关节功能恢复中的影响[J].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13(01)
    • [23].FTP联合自理模式对高龄THA患者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 2017(08)
    • [24].SF-12评分量表对THA术后疗效评估的可行性研究[J].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7(06)
    • [25].数字骨科技术在THA髋臼假体选择及置入中的应用[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5(08)
    • [26].PFNA和THA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观察[J]. 中国医药导报 2012(36)
    • [27].SuperPATH和前外侧小切口入路THA的短期疗效比较[J]. 实用骨科杂志 2018(07)
    • [28].不稳定性转子间骨折PFNA术后失效行THA或内固定翻修的疗效分析[J]. 创伤外科杂志 2017(09)
    • [29].DHS PFN及THA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观察[J]. 基层医学论坛 2013(22)
    • [30].基于六腑以通为用理论结合艾慈灸穴位贴敷对THA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0(01)

    标签:;  ;  ;  ;  ;  

    THA前后股骨应力变化及扭力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