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腹水应用中医治疗的效果分析

肝硬化腹水应用中医治疗的效果分析

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玉溪镇中心卫生院424200

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患者应用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接诊该病患者6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30例)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对比两组60例患者经治疗后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29/30),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25/30),P<0.05。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期间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对于肝硬化腹水患者,应用中医治疗的临床疗效可靠且不良反应率低,有临床应用优势。

关键词:肝硬化腹水患者;中医治疗;西医治疗

腹水作为肝硬化临床常见并发症,患者发病时临床表现通常有:腹胀和乏力,以及黄疸和食欲减退,并减少了尿量等,该病是由多种病因所诱导的弥漫性和进行性肝病。若不及时治疗肝硬化腹水症状,严重者会发展为顽固性腹水[1]。为了在探究对该病后续治疗有效性同时,减少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本文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接诊的30例该病患者应用中医治疗,与同期接诊应用西医治疗的30例患者进行对照,将所取得的疗效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接诊的该病患者6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18例男性,12例女性;年龄从33~67岁不等,均龄(53.1±2.6)岁;病程1~4年不等,病程平均(2.9±2.6)年;11例为乙肝后转肝硬化,19例为酒精性肝硬化。对照组16男性,14女性;年龄在33~62岁之间,均龄为(49.0±3.1)岁;病程从1~6年不等,病程平均(2.8±1.3)年;17例乙肝后转肝硬化,13例酒精性肝硬化排除了心源性和血管性,以及结核性和肾源性或癌性腹水;同时排除了腹水感染者,另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也在排除之列。两组患者年龄和病程及病情等一般资料,均未见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

1.2.1对照组应用西医治疗时,给予患者采用保护肝脏降低转氨酶措施,治疗期间患者口服呋塞米和螺内酯,以及心得安等药物。

1.2.2观察组在上述常规西医治疗同时,加用中药治疗本组30例患者。中药治疗时所采用基本方剂为:白茅根、丹参和黄芪各用30g,鳖甲、猪苓和白术各用20g,以及柴胡和五味子各用15g,另外山药、茯苓和车前子及泽泻各用13g,再加郁金10g。在上述合成方剂基础上,临床还针对患者自身生理情况及病情发展给予辨证施治,有肝肾阳虚患者则加用20g菟丝子与20g仙灵脾;对于黄疸合并征者加用15g栀子和30g茵陈及10g大黄;而针对脾胃阴虚者则加用15g沙参和15g石斛;若有肝郁脾虚的患者则对症增加15g佛手;对肝肾阴虚患者则各增加13g生地黄和枸杞。指导患者水煎后内服,1剂/d,每疗程持续治疗时间为1个月,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症状是否改善。

1.3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腹水和临床症状消失,肝功能检查已见恢复正常;有效=患者腹水和临床症状和肝功能均已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有恶化趋势。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并观察两组60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文中数据应用SPSS18.0软件包,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x±s)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且应用X2检验,两组组间比较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16例显效,13例有效另有1例无效;对照组30例患者中13例显效,12例有效另有5例无效;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29/30),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25/30)P<0.05。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期间均未见不良反应。

3讨论

虽然临床对于肝硬化腹水发病机制未有明确界定,但西医诊疗时通常把低蛋白血症和水钠潴留以及门脉高压,或内分泌和感染等作为其致病因素。中医诊疗该病时则将肝硬化腹水归为“膨胀”范围,中医将该病形成原因归结为:长期食用卫生差的食物和长期被抑郁情绪困扰,以及感染虫毒致使水湿淤积,或气阻血结使得脾胃被损伤,最终导致患者水湿内停和肾阳被损伤,以及三焦气化性紊乱后致使患者出现肝硬化腹水[2]。临床应用中医治疗该病其目的是:通过化解症状,消除腹水同时扶正归元,从而治愈肝硬化腹水。

临床中医施治时应用白茅根是利用其排热祛肿,利水通便的功效;而白术则能够补气益脾和消水祛湿,方剂中山药主要通过行水健脾作用来顺气扶正;而茯苓则起到了护脾和胃及解湿利水的作用,黄芪在升阳举陷同时还能补气益脾并祛水消肿,生煎鳖甲的药效是软化血管并化解郁结,柴胡则通过升清降浊来和谐脾胃,其中车前子有促进患者小便时排除浊水,从而起到消水祛湿的作用,而女贞子和五味子均具有滋阴益肾的功用。

从西医角度来解读鳖甲的药用价值则是:鳖甲对于肝脾蛋白与DNA的合成有促进作用,并且还能在活跃免疫代谢情况下起到利尿作用;其中茯苓和车前子,以及泽泻和白茅根均具有利尿的药效;郁金和丹参不仅能对血管有扩张作用,还能促进机体肝脏血流从而改善肝细胞功能,同时对门脉血流量增加作用也较为明显,其对肝脏血供的改善及改善营养等具有较大作用;五味子和女贞子既可帮助肝脏细胞自我修复,还能促进其修复后再生;而黄芪则通过缓解肝细胞变性坏死来促进其增生新细胞,从而提高患者机体免疫能力;白术的药效则是在提升患者蛋白质水平同时,维持其利尿功能并促进患者有效排除机体钠[3]。临床对上述患者接诊时,可见其中有脾肾阳虚患者,也有肝肾阴虚者,也包括脾虚水足和湿热内积患者,也是肝硬化腹水常见证型。因此,需要治疗过程中应用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应用中医辨证施治[4]。

观察组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总有效率为96.67%(29/30),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25/30),与王争明所报道的基本一致[5]。可见中药联合西医诊疗该病能够各取所长,有利于患者肝功能尽快恢复常态,从而起到改善临床症状控制病情的作用。这不仅可以缩减康复时间,还能在提升患者抗病能力。

综上,对于肝硬化腹水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既可以起到提升患者免疫功能作用,还能帮助患者改善其受损的肝功能,在促进其降解纤维同时还能通畅血脉,最终取得消除腹水的疗效。

参考文献:

[1]兰文春.中医综合疗法治疗乙肝后肝硬化腹水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3,5(12):46-47.

[2]崇杨,王轩.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研究近况[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12):248-249.

[3]顾冲,唐金模,吴春城.中医辨证为主治疗肝硬化腹水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5,7(7):73-74.

[4]周怀兵.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10):179-180.

[5]王争明.肝硬化腹水的中医治疗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6):125-126.

标签:;  ;  ;  

肝硬化腹水应用中医治疗的效果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