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梁西区三叠系长4+5油层组沉积体系研究

南梁西区三叠系长4+5油层组沉积体系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选取鄂尔多斯盆地南梁西区三叠系延长组长4+5油层组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前人的研究资料,分析了该研究区的研究现状。在沉积学原理的综合指导下,对一系列野外露头资料、岩心钻井资料进行研究,并结合地球化学方法、地球物理测井学以及岩相古地理学对长4+5油层组的地层进行了划分对比,并对其物源和所发育的沉积微相类型及其沉积相带展布规律进行了综合分析。我们将鄂尔多斯盆地南梁西区三叠系延长组长4+5油层组划分为长4+511、长4+512、长4+513、长4+521、长4+5225个油层段,并建立了6条连井剖面对地层进行更为准确的对比。在利用轻重矿物分析和古流向分析及稀土元素分析等方法后,我们得出研究区的物源主要来源于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和东北部,东北部物源的母岩类型主要是太古界乌拉山群发育的深变质结晶片岩、片麻岩。在物源等因素的影响下,研究区在长4+5期主要发育两种沉积体系,分别为三角洲沉积体系和湖泊沉积体系。其中,又以三角洲前缘亚相和浅湖亚相为主。沉积相带的展布规律与砂体的展布规律有着密切关系,沉积相带控制着整体的砂体走向。在长4+522-长4+512期研究区发育三支砂体,均近南北向偏西贯穿研究区;到长4+51’期研究区发育两支砂体,形态基本与前几期的一致,也呈南北向偏西态。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 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区域沉积背景
  • 2.3 区域构造特征
  • 2.4 研究区油气勘探开发概况
  • 2.5 地层划分与对比
  • 2.5.1 地层划分的思路与方法
  • 2.5.2 关键界面与标志层
  • 2.5.3 长4+5地层划分与地层剖面对比
  • 第三章 沉积条件分析
  • 3.1 物源研究方法
  • 3.1.1 重矿物分析
  • 3.1.2 轻矿物分析
  • 3.1.3 古水流分析
  • 3.2 盆地周缘古陆特征
  • 3.3 重矿物及其组合特征
  • 3.3.1 利用重矿物组合判断物源
  • 3.3.2 利用重矿物在平面分布的变化分析物源
  • 3.4 古流向分析
  • 3.5 稀土元素富集规律及物源分析
  • 第四章 沉积相与沉积体系研究
  • 4.1 沉积体系和沉积相分析
  • 4.2 沉积相带划分标志
  • 4.2.1 岩性标志
  • 4.2.2 岩石的结构特征
  • 4.2.3 沉积构造特征
  • 4.2.4 测井相分析
  • 4.3 沉积相类型及其特征
  • 4.3.1 三角洲沉积体系
  • 4.3.2 湖泊沉积体系
  • 第五章 沉积相带与砂体展布特征
  • 5.1 长4+522沉积相及砂体展布特征
  • 5.2 长4+521沉积相及砂体展布特征
  • 5.3 长4+513沉积相及砂体展布特征
  • 5.4 长4+512沉积相及砂体展布特征
  • 5.5 长4+511沉积相及砂体展布特征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图版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南梁西区三叠系长4+5油层组沉积体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