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江兆民的政治活动与政治思想研究

中江兆民的政治活动与政治思想研究

论文摘要

中江兆民是日本近代著名思想家、自由民权运动的政治理论家、唯物主义无神论哲学家。他的众多著述,不仅深刻地影响了明治时代的思想界及追求民主与自由的日本国民,而且对后来日本政治现代化的导航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明治维新以后,人民的自由与权利逐渐被重视,近代的立宪政体的必要性也被日本国民所逐渐认同,进而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发生了以争取自由民主权利为中心的资产阶级民主运动,即自由民权运动。通过这一运动,日本在历史上第一次普及了民主权利的思想,而兆民在运动中扮演了重要的理论指导者的角色。政治思想是兆民思想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日本明治时期的重要思想家,兆民在明治维新后的具体影响可以简要归纳为以下四点:①兆民在自由民权运动时期的舆论界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在自由民权运动中的一大理论贡献是,介绍与高扬了卢梭的有关“自由”的思想。由他作为主要撰稿人的《东洋自由新闻》和由他创办的《政理丛谈》杂志,都在舆论阵地上极大地支持了民权运动的发展。②兆民通过传播法国卢梭的自由主义思想,在民选议院成立与否的问题上,扮演着批判专制政府的重要角色。③兆民阐述的“君民共治”的理念,是近代的民主观念,为明治时期的政治体制指出了明确的政体模式。清晰地揭示出,政权是全体国民的公有物,而非专制政府的私有物。④兆民是日本明治维新后“德治主义”的首倡者。兆民在说明自由的真谛的同时,把中国儒家倡导的“道德”与西方的政治理念相融和,描绘出国家与人民之间“自我约束”的道理及重要性。而且兆民强调只有伸张“德义”,才是明治维新大业的基石。明治初年,以福泽谕吉为代表的日本早期启蒙思想家们鞭挞封建制度,启发日本国民确立人格的尊严并解脱封建思想的束缚,激发了人们的民主主义意识,并从中产生出超越明治政府的有限改良范围的政治要求。但对于如何建立一个与专制的封建社会相对应的理想的民主社会,他们却并没有提出具体的蓝图。明治十年以后,自由民权运动的勃兴使日本的思想界从对单纯的人人平等论的宣扬,不断以人民主权问题、宪法问题和开设国会问题为中心向前迈进。兆民的理论研究和文论正是着力于对这些问题做出的解答。除了通过传播卢梭的思想推动自由民权运动的发展之外,兆民作为一位能构造体系的理论型思想家,他的主要思想活动都是围绕着探索政治形态问题和具体的日本近代政体方案展开的。在西方的自由民主思想、政体模式在日本获得与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相适应的新形式之前,兆民所作的工作就是,为使西方先进的政治思想能够顺利地植入日本社会,寻求传统和西方政治思想的共同基础,并在新的基础上对传统进行改造,使西方思想得以适应日本的风土。他的思想中最具特色的部分,是在东方传统和西方文明之间寻求统一性,并在其统一性上建构他的思想体系。在兆民看来,东方的儒家思想和西方的自由民权思想并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可以相互交融、取长补短。他调动儒学传统思想资源,力图从中找出一种能够解释和融通近代自由平等理想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精神价值。他以儒家学说为形式,吸纳并阐发卢梭思想的《民约译解》就是这样一部以汉学之文载卢梭思想之道的杰出译著,由此在当时开启了一股“卢梭风潮”。同时,他又用卢梭的自由民权思想,对儒家“理义”观做出新的注解,提出“民权至理也,自由平等大义也”,从而使儒家的理义思想获得创造性的转化。纵观兆民的政治思想,可以发现兆民的东方型自由主义、民权论及外政论等思想在近代日本政治思想史中独树一帜并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兆民的政治思想是以日本立宪国家、民族国家建构为历史背景而产生的日本近代政治思想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从兆民的政治思想的发展过程中可以观察到日本立宪国家、民族国家建构,民权论与国权论的相互冲撞对近代日本所产生的影响,以及明治时代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自由民权的兴衰和确立立宪政治中的一些基本现象和规律。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有关中江兆民政治思想研究的概述
  • 三、本研究的切入点、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江兆民自由民权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明治初期的政治局势
  • 第二节 自由民权运动的开端
  • 第三节 自由民权运动的展开
  • 第二章 中江兆民的自由民权论
  • 第一节 投身自由民权运动以前的中江兆民
  • 第二节 《策论》与中江兆民的政治思想
  • 第三节 《东洋自由新闻》与中江兆民的政治思想
  • 第三章 中江兆民后半生的政治活动与思想
  • 第一节 从被流放到明治宪法颁布
  • 第二节 中江兆民与第一议会
  • 第三节 从“实业家的时代”到晚年的中江兆民
  • 第四章 中江兆民与《民约译解》
  • 第一节 中江兆民与卢梭的《民约论》
  • 第二节 《民约译解》研究
  • 第五章 中江兆民的代表作—《三醉人经纶问答》
  • 第一节 《三醉人经纶问答》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三醉人经纶问答》的写作特色与背景
  • 第三节 三醉人所代表的人物及思想
  • 终章 中江兆民的个性特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主要成果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卢梭与他的《纳尔西斯》[J]. 读书 2020(04)
    • [2].卢梭与人类获得承认的需求[J]. 国外社会科学前沿 2020(02)
    • [3].自由与责任——论卢梭的两种教育方案[J]. 全球教育展望 2020(07)
    • [4].从自爱到他爱——卢梭自爱思想对医学关爱的启示[J].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0(08)
    • [5].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起源》浅析[J].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6)
    • [6].论马克思对卢梭共同体理论的继承与超越[J]. 大连干部学刊 2019(10)
    • [7].卢梭:天才在左,疯子在右[J]. 传播力研究 2018(19)
    • [8].卢梭论德性与善良[J]. 哲学动态 2016(12)
    • [9].艺术,科学与美德——浅谈卢梭的艺术观[J]. 名作欣赏 2017(03)
    • [10].秩序、人性与植物世界——卢梭的“自然”谱系[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 [11].习惯理论视域下的社会治理——对卢梭习惯理论的发现、引申与反思[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 [12].棱镜中的本体:作为平等主义的卢梭政治哲学[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 [13].卢梭的思想矛盾及其在艺术思潮中的历史回音[J]. 东方论坛 2017(03)
    • [14].卢梭的意图:德性与自由之间[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3)
    • [15].卢梭三次弯腰[J]. 当代兵团 2016(10)
    • [16].平等需要被证明——卢梭平等思想的启示[J]. 哲学分析 2014(06)
    • [17].卢梭的共和构想与宗教[J]. 哲学研究 2014(10)
    • [18].卢梭极权主义思想新探——以《社会契约论》为例[J]. 黑龙江史志 2015(05)
    • [19].论卢梭思想体系中的“理想国”建构[J]. 法制与社会 2015(10)
    • [20].读卢梭:以自由为基础的法律[J]. 法制博览 2015(13)
    • [21].卢梭“公意”思想简述[J]. 学理论 2015(27)
    • [22].自然之子卢梭[J]. 海内与海外 2019(09)
    • [23].解读卢梭的“自然”情结——基于《漫步之五》[J]. 北方文学 2020(15)
    • [24].小生产者意识形态解析——以卢梭文本为中心[J].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2020(01)
    • [25].卢梭:把儿童看作儿童[J]. 江苏教育 2009(Z2)
    • [26].好孩子,慢慢走![J]. 江苏教育研究 2013(05)
    • [27].启蒙者卢梭[J]. 长江丛刊 2015(36)
    • [28].自然社会之体的生成——兼论卢梭对洛克财产思路的批评[J]. 历史法学 2014(00)
    • [29].卢梭说:最初的教育最为重要[J]. 教育实践与研究(C) 2014(05)
    • [30].法国革命时代卢梭观的解读方法[J]. 史学理论研究 2013(03)

    标签:;  ;  ;  ;  

    中江兆民的政治活动与政治思想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