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1937年湖南经济现代化研究

1912—1937年湖南经济现代化研究

论文题目: 1912—1937年湖南经济现代化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中国近现代史

作者: 刘兴豪

导师: 杨树标

关键词: 经济现代化,工业化,进展,湖南

文献来源: 浙江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对民国时期区域经济史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研究的薄弱环节,且以湖南为个案进行研究,就更为少见。可以这么说,对民国时期湖南经济全面研究的著作至今还没有,只是在一些著作和论文中偶尔涉及到某个侧面。绪论中着重回顾与评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对民国时期湖南经济史的研究成果。进行经济史研究,存在着一个主线问题。主线一旦被确定,它便成为贯穿论著的中心思想,将研究对象的各个部分紧密地联结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体系,从而使读者认识该空间与时间内的经济变动的本质。本文以经济现代化为主线,用现代化的视角来描述、分析、和评价民国时期(1912-1937年)湖南的经济发展过程。经济现代化是一个内容极为丰富的实体。从一般理论意义上来说,它包括了工业、农业、商业、交通运输等各个方面。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来构建本文的内容。在进入正论以前(即第一章),很有必要对清末湖南的经济变迁进行简要回顾,着重探讨该时期的经济状况及其特点。第一节分析了该时期湖南的近代矿业、近代机电工业、近代轻工业、近代交通、近代农业、近代手工业、近代商业、对外贸易等兴起和发展,表明湖南经济已由传统形态向近代发生重要转变;第二节重点讨论了转型期湖南经济中的产业、商业、手工业的资本主义性质和半殖民地特征:湖南近代产业的投资结构极不合理,呈畸形发展;湖南航运业的半殖民地化;湖南对外贸易的半殖民地性质。正文部分以五章的篇幅讨论民国时期(1912-1937年)湖南的经济现代化问题。第二章对民国时期湖南的财政状况作了较为详细的讨论。一个国家或地区要想进行经济建设,没有一定的财力支持是行不通的。本章首先,对该时期的财政变迁作了概要性的介绍,为后面的论述提供一个空间和时间的场景。接着,以原始的统计数字、方志、文献和报刊为依据,用现代化的视角重点论述收入和支出、财政整理、财政预算、金融与货币等问题,并指出了各自在那些方面具有明显的现代性和落后性。按照学术界一般的观点,现代化即工业化,因此第三章是本文的写作重点。本章主要从矿业的畸形性、轻工业的曲折性、机械工业的薄弱性、手工业的外向性、电气业的缓慢性五个方面论述了他们的发展道路。指出了湘省现代化步履维艰,工业发展不充分是难逃其责的。第四章通过分析粮食、经济作物产量有所增加的事实,认为该时期农业生产有了缓慢的发展;又通过分析品种改良、肥料增施、耕种制度等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和农具、农机的引进以及水利兴修、农业机构的设置等事实,认为该时期农业生产力也有所进步;但处在半封建半殖民统治下的农民,要遭受地主、高利贷者的盘剥,赋税、地租、高利贷超出正常水平,以致他们手中没有能够用于改善或加强农业生产、提高生活水平的剩余,用来提高收成和总产量的再投入无疑就很少。农业技术和耕作方法停留在传统水平上,农民日益贫困。因此,该时期湖南农业生产和技术没有得到根本性改观,现代化水平不高。第五章着重讨论了商业的繁荣。第一节分析了长沙、常德、岳阳、湘潭、邵阳、衡阳、酸陵、洪江等重要城市的商业状况,突出了各城市的商业中所具有现代性的因子;第二节主要从农村集市的发展,农村主要商品的输出,洋货对农村商品经济的双重影响三个方面论述了农村商品经济的进展:第三节讨论了该时期湖南对外贸易的特点和不断发展的趋势,并强调了湖南对外贸易在全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不可小觑。 水道的整治,铁路、公路的延伸,机场的修建,这些都为轮船、火车、飞机等现代化交通工具的使用提供了条件;同时,邮电交通进展较为迅速。这一切表明湖南交通事业已跨入了现代化的行列并开始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前进。 最后是结论。在前面几章论述的基础上对民国时期湖南经济各方面的现代化进程作了总结性的概括,指出了影响进程的原因,并展望了湖南经济现代化前景。关键词经济现代化工业化进展湖南1912一1937年

论文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清末湖南社会经济的回顾

第一节 清末湖南社会经济的转型

第二节 清末湖南经济发展的特点

第二章 财税与金融

第一节 湖南财政的变迁

第二节 收入与支出

第三节 财政整理

第四节 财政预算

第五节 金融与货币

第三章 工业的发展

第一节 矿业发展的崎形性

第二节 轻工业发展的曲折性

第三节 外向型手工业的发展

第四节 机器制造业的薄弱性

第五节 电气业发展的缓慢性

第四章 农业的发展

第一节 农业生产的缓慢发展

第二节 农业生产力的进步

第三节 农民与农业现代化

第五章 商业的繁荣

第一节 都市商业的发展

第二节 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

第三节 对外贸易的发展

第六章 交通事业的发展

第一节 水上交通的进步

第二节 铁路的续修

第三节 公路的兴筑

第四节 航空事业的新兴

第五节 邮电通讯的进展

结论

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2005-05-24

参考文献

  • [1].湖南移民史研究(618-1279年)[D]. 薛政超.南京大学2006
  • [2].湘江沿岸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研究(17世纪中期~20世纪初期)[D]. 张河清.四川大学2007

相关论文

  • [1].近代湖南区域贸易与社会变迁(1860-1937)[D]. 杨志军.湖南师范大学2010
  • [2].湖南近代绅士阶层研究(1895—1912)[D]. 阳信生.湖南师范大学2003
  • [3].近代湖南资本主义发展与辛亥革命[D]. 陈曦.湖南师范大学2002
  • [4].近代福建城市发展研究(1843-1949年)——以福州、厦门为中心[D]. 林星.厦门大学2004
  • [5].清代湖南的矿业开发[D]. 林荣琴.复旦大学2004
  • [6].南京国民政府前期(1928—1937年)行政机制与行政能力研究[D]. 傅荣校.浙江大学2005
  • [7].近代苏州地区市镇经济研究[D]. 游欢孙.复旦大学2005
  • [8].湘江沿岸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研究(17世纪中期~20世纪初期)[D]. 张河清.四川大学2007

标签:;  ;  ;  ;  

1912—1937年湖南经济现代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