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市降雨径流污染过程及管理措施研究

上海城市降雨径流污染过程及管理措施研究

论文题目: 上海城市降雨径流污染过程及管理措施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自然地理学

作者: 王和意

导师: 刘敏,许世远

关键词: 上海市,城市降雨径流污染,屋面径流,路面径流,初始冲刷效应

文献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使得城市不透水区域的面积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导致雨天特别是暴雨天气时产生大量的径流通过下水道直接排放到城市河流、湖泊和滨岸水体,径流携带的来自城市路面和屋面的沉积物、重金属、N、P营养物、毒性有机物等污染物成为城市受纳水体水质下降的主要污染源,因此城市径流污染是典型的城市非点源污染。本文以上海市市区为研究区域,对不同功能区路面径流和不同屋面材料的屋面径流污染过程及管理措施进行研究。重点研究了径流中污染物的时空变化规律、初始冲刷效应,并采用模型估算了径流中污染物的年负荷量,根据所分析的路面径流和屋面径流中污染物的变化规律,以BMPs为基础,提出了适合上海地区的径流管理调控措施。 通过对屋面径流和路面径流样品的实验室分析发现,上海市区不同功能区路面径流和不同材料的屋面径流中污染物的分布具有明显的时间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整个降雨过程中,径流中污染物的瞬时浓度存在有很大的变动性,在屋面径流中,污染指标浓度随着产流时间的增加呈现出非常明显的指数衰减规律。路面径流中,不同功能区污染指标的时间变化存在有一定的差异,工业区、商业区和居民区的污染指标浓度会呈现比较明显的衰减规律,交通区由于有更复杂的人类活动和机动车辆等持续的污染源排入,其衰减规律不是很明显,存在有较大的波动性。 论文通过计算径流中污染物的事件平均浓度EMC值,对城市降雨径流污染指标进行定量分析。路面径流中,污染物的EMC值在不同功能区的浓度都比较高,并且在不同功能区其分布有很大的差异,TSS、CODCr、BOD5、TN、NH4+-N、TP、DP的平均EMC值在四个功能区的顺序为:交通区>商业区>工业区>居民区。NO3-N、NO2-N的平均EMC值顺序为:交通区>工业区>商业区>居民区;重金属在工业区的平均EMC值是最高的,其次是交通区和商业区,居民区最低。在屋面径流的EMC值分析中,TSS、CODCr、TN、TP的平均EMC值在四种屋面材料的顺序为:旧混凝土屋面>旧粘土屋面>新混凝土屋面>新粘土屋面,NH4+-N的顺序为:旧混凝土屋面>新混凝土屋面>旧粘土屋面>新粘土屋面;NO3-N的顺序为:新混凝土屋面>旧混凝土屋面>旧粘土屋面>新粘土屋面。 论文采用无量纲累积曲线对屋面径流和路面径流中污染物进行初期效应分析。四种屋面重要的污染物质TSS、CODCr都发生了较强的初始冲刷效应,其他指标在不同的屋面中表现不同,但其总的规律还是存在初始冲刷效应。对路面径流污染物的初始冲刷分析发现,交通区的初始冲刷非常的弱,有些指标根本就不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城市降雨径流污染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基础、方法和技术路线

1.4 论文创新点与主要研究成果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城市降雨径流污染物种类及来源分析

2.2 国外有关城市降雨径流污染研究进展

2.3 国内有关城市降雨径流污染研究进展

第三章 研究区环境特征与研究方法

3.1 上海市环境特征及年降水量特征

3.2 采样与样品分析

第四章 降雨径流中污染指标的时间分布特征

4.1 屋面径流污染指标时间分布特征

4.2 路面径流污染指标的时间分布

4.3 小结

第五章 城市降雨径流中污染指标的空间分布特征

5.1 路面径流污染指标的空间分布——EMC值分析

5.2 屋面径流污染指标空间分布变化特征——EMC值分析

5.3 小结

第六章 城市降雨径流初始冲刷研究

6.1 M(V)曲线的表示方法

6.2 屋面径流初始冲刷分析

6.3 路面径流初始冲刷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城市地表径流污染负荷估算

7.1 地表径流污染负荷计算方法

7.2 城市地表径流污染负荷计算模型和应用

7.3 小结

第八章 上海市降雨径流污染的调控对策探讨

8.1 城市地表径流对受纳水体的影响

8.2 城市地表径流污染控制措施

8.3 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07-18

参考文献

  • [1].分布式城市降雨径流面源污染模拟及预测研究[D]. 肖彩.武汉大学2005
  • [2].参数自适应的半分布式城市降雨径流及污染模拟系统[D]. 林森斌.清华大学2010
  • [3].持续气象干旱后城市降雨径流污染及其对河流水质的影响与治理[D]. 莫文锐.昆明理工大学2012
  • [4].城市降雨径流面源污染输移规律模拟及初始冲刷效应研究[D]. 马英.华南理工大学2012
  • [5].基于SUSTAIN的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规划研究[D]. 吴义林.山东师范大学2017
  • [6].城市降雨径流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源解析及生态风险评价[D]. 周婕成.华东师范大学2011
  • [7].城市降雨径流多环芳烃赋存特征、源解析及生态风险评价[D]. 葛荣荣.华东师范大学2016
  • [8].城市降雨径流收集及除磷净化研究[D]. 吴晓雨.江南大学2010
  • [9].城市降雨径流面源污染水质水量动态模型研究[D]. 韩娇.华南理工大学2011
  • [10].重庆城市降雨径流中重金属的输出特征及其风险评估[D]. 田小松.西南大学2011

相关论文

  • [1].城市雨水径流及合流制下水道溢流的污染解析[D]. 金苗.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
  • [2].南昌大学前湖校区降雨径流污染特征及控制管理措施[D]. 吴雅芳.南昌大学2007
  • [3].城市居住小区雨水径流污染的模拟与控制[D]. 周勇华.湖南大学2007
  • [4].西安城市雨水利用分区及不同下垫面雨水径流水质研究[D]. 孙常磊.西安理工大学2005
  • [5].城市雨水径流污染模拟的研究[D]. 周永潮.湖南大学2005
  • [6].城市地表径流污染特性及排污规律的研究[D]. 潘华.长安大学2005
  • [7].城市暴雨径流面源污染影响规律研究[D]. 刘华祥.武汉大学2005
  • [8].分布式城市降雨径流面源污染模拟及预测研究[D]. 肖彩.武汉大学2005
  • [9].兰州市区地表径流污染初探[D]. 张媛.兰州大学2006
  • [10].北京城区东南部降雨与径流水质分析与评价[D]. 汪明明.北京工业大学2004

标签:;  ;  ;  ;  ;  

上海城市降雨径流污染过程及管理措施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