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之研究

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之研究

论文摘要

股东代表诉讼作为一把双刃剑,在利于保护小股东的同时,也容易被个别股东滥用以达到非法目的。因此必须设计出防止其被滥用的制度,前置程序就是其中之一。前置程序能够减少不必要的诉讼,也能够促使公司提起诉讼,同时也有利于避免滥诉。就我国公司法律制度而言,股东代表诉讼的引进十分晚近。直至2005年10月27日修订的新公司法才首次引入该制度,该法对前置程序的规定主要体现在第152条。然而该条规定过于笼统,由于我国公司实践不够成熟,理论准备尚不充分,为了适应现代公司法的发展趋势,弥补法律规定的漏洞,有必要在借鉴外国立法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为我国公司法及诉讼法的完善作好学理准备。代表诉讼制度有待深入研究的理论问题尚多,出于篇幅和学识所限,本文仅就代表诉讼前置程序作简要论析,希望对代表诉讼在我国的运用有所裨益。本文由序言和正文两部分构成,其中正文部分的结构如下:第一部分对股东代表诉讼制度作一个整体上的介绍,从股东代表诉讼发展过程中概括出它的制度价值。在此基础上,引出前置程序,并指出股东代表诉讼的特性决定了股东提起代表诉讼之前必须履行前置程序。第二部分主要对前置程序的主体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分别是对前置程序的申请人和申请对象的界定和范围进行分析。着重结合英美法系、大陆法系和我国公司法的相关规则。并针对我国公司法中关于请求对象的立法缺陷提出相对建议。第三部分开始进入到程序性解析。这一部分对前置程序的重要步骤——股东申请作了详细分析。主要问题涉及适用的事由、请求权的等待期限、股东向公司提出的请求程序以及公司对请求不同态度的法律后果。其间各部分结合外国和我国的情况分别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主要阐述前置程序中的豁免问题。首先引出豁免的制度价值,然后结合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做法,对我国公司法的相关规定作补充。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股东代表诉讼及其前置程序的价值
  • 第一节 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起源与价值
  • 一、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起源
  • 二、股东代表诉讼的制度价值
  • 第二节 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的价值
  • 一、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贯彻了意思自治原则
  • 二、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使公司人格得到最大程度的尊重
  • 三、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尊重了董事的经营判断规则
  • 四、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增强了公司治理的效果
  • 第二章 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的主体
  • 第一节 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的申请人
  • 一、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请求人的范围
  • 二、持股要求
  • 第二节 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的申请对象
  • 一、外国相关制度之考察
  • 二、我国法律的规定
  • 第三章 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的进行及后果
  • 第一节 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适用的事由
  • 一、境外限定诉因方法之简析
  • 二、我国诉因种类立法限定之我见
  • 第二节 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的提起和期限
  • 一、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的提起
  • 二、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的期限
  • 第三节 公司对请求的不同态度及法律后果
  • 一、美国的双重标准
  • 二、日本的阻却否定说
  • 三、我国的情况
  • 第四章 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的豁免
  • 第一节 请求豁免的制度价值
  • 第二节 请求豁免的界定标准
  • 一、国外相关立法考察
  • 二、我国现行立法分析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探讨公司法实施中的双重代表诉讼制度确立与构建[J]. 法制博览 2020(07)
    • [2].论股东双重代表诉讼[J]. 市场周刊 2019(01)
    • [3].公司法实施中的双重代表诉讼制度确立与构建[J]. 天津法学 2019(02)
    • [4].多重代表诉讼制度的价值及导入路径[J]. 法治社会 2017(06)
    • [5].浅论股东二重代表诉讼[J]. 西部法学评论 2018(02)
    • [6].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权的诉权保护——以社员代表诉讼的制度构建为中心[J]. 农业经济问题 2016(12)
    • [7].关联公司视角下股东双重代表诉讼规则完善刍议[J].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7(02)
    • [8].日本多重代表诉讼制度及其启示[J]. 法学杂志 2016(07)
    • [9].我国双重代表诉讼制度架构研究[J].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6(04)
    • [10].亚洲地区的股东代表诉讼:一个复杂的现实[J]. 商事法论集 2012(02)
    • [11].实务与理论张力关系下的美国多重代表诉讼制度[J].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19(06)
    • [12].母公司股东权益保护视角下我国多重代表诉讼制度构建[J]. 东南学术 2019(06)
    • [13].论我国股东双重代表诉讼制度——兼评《公司法》司法解释四第三十一条[J]. 湘江青年法学 2016(02)
    • [14].工会代表诉讼权研究[J].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2)
    • [15].美国特拉华州二重代表诉讼的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法学评论 2014(01)
    • [16].股东双重代表诉讼的适用范围[J]. 法制博览 2019(10)
    • [17].完善监事代表诉讼制度的理论探究[J]. 商 2016(11)
    • [18].关于我国监事(会)代表诉讼制度的理论与实务研究[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06)
    • [19].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存在的缺陷及其完善[J]. 法制博览 2017(18)
    • [20].股东代表诉讼的规则架构[J].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 2010(02)
    • [21].争吵的规矩:前置程序在股东间代表诉讼的适用[J]. 上海经济 2012(05)
    • [22].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研究[J]. 金融经济 2008(24)
    • [23].双重代表诉讼理论之重塑及对我国立法的检讨[J]. 法治研究 2009(06)
    • [24].监事会如何以诉讼方式履行监督职能[J]. 中国审判 2011(08)
    • [25].劳动争议处理法核心问题研究[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8(05)
    • [26].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完善路径——基于333个案例样本的分析[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 [27].日本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缺漏及其修改动向[J]. 日本问题研究 2014(03)
    • [28].农村集体成员代表诉讼的法理逻辑与制度构造[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 [29].浅析股东代表诉讼中公司的法律地位[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S1)
    • [30].论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构建[J]. 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 2009(02)

    标签:;  ;  ;  ;  ;  

    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之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