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吸附论文-刘伟,崔升,王哲,丁彬

天然气吸附论文-刘伟,崔升,王哲,丁彬

导读:本文包含了天然气吸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天然气水合物,置换法,二氧化碳,甲烷

天然气吸附论文文献综述

刘伟,崔升,王哲,丁彬[1](2019)在《置换法开采天然气水合物用吸附材料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天然气水合物的几种开采方式。综述了置换法开采天然气水合物的可行性和影响因素,重点介绍了兼具CO_2和CH4吸附能力材料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吸附材料在置换法中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现代化工》期刊2019年11期)

朱敏,王艳芳,陈树军,付越,李雪健[2](2019)在《M-MOF-74吸附分离天然气中CO_2的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M-MOF-74系列吸附剂在天然气脱CO_2中的应用,建立了M-MOF-74系列吸附剂的骨架模型,并利用GCMC方法计算了CO_2纯组分气体以及CO_2/CH4混合气体在M-MOF-74系列吸附剂上的吸附。结果表明,M-MOF-74系列吸附剂对CO_2的吸附量从大到小的顺序为Mg-MOF-74>Ni-MOF-74>Co-MOF-74>Fe-MOF-74>Cr-MOF-74>Mn-MOF-74;吸附混合气体时,CO_2吸附量规律与纯CO_2吸附量一致,CH4吸附量从大到小的顺序为Mg-MOF-74>Ni-MOF-74≈Co-MOF-74≈Fe-MOF-74≈Cr-MOF-74≈Mn-MOF-74;气体在M-MOF-74系列吸附剂上的等量吸附热的大小规律与吸附量规律相同,说明气体与M-MOF-74系列吸附剂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影响吸附量的主要因素。吸附剂对混合气体的选择性从大到小的顺序为Ni-MOF-74>Co-MOF-74>Fe-MOF-74>Mn-MOF-74>Cr-MOF-74>Mg-MOF-74。综合比较CO_2吸附量、再生能耗、选择性系数等参数,Ni-MOF-74更适合吸附分离天然气中的CO_2。(本文来源于《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王熙庭[3](2019)在《吸附天然气(ANG)——轻型卡车的新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压缩天然气(CNG)最常用于消耗大量燃料的中型和重型车辆,因为建造燃料基础设施和车辆转换的成本很高,用于轻型车辆成本收回较难。然而,新的吸附天然气(ANG)汽车技术旨在改变这一点。Ingevity用于ANG的活性炭吸附剂,在相同压力下,与没有吸附剂的传统CNG相比,可以在更低的压力下储存更多的天然气。这意味着在加气方面可以节省大量成本,因为低压气瓶不需要传统CNG加气站的昂贵压缩(本文来源于《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期刊2019年01期)

孟凡飞,张雁玲,王海波,廖昌建,李正茂[4](2019)在《吸附天然气存储材料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天然气是一种清洁优质能源,天然气的高效储存是其大范围应用的关键。对当前几种天然气的存储技术:压缩天然气存储、液化天然气存储、天然气水合物存储及吸附天然气存储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介绍了天然气吸附存储技术原理,调研了天然气吸附存储材料研究进展,包括沸石分子筛类吸附材料、多孔碳质吸附材料及金属有机骨架类吸附材料,指出吸附天然气存储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并总结了各类天然气吸附存储材料的未来研发方向。(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期刊2019年02期)

王磊,李薇,赵舒婷,杨博文,杨钦[5](2018)在《零散天然气回收——吸附天然气回收工艺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适用于零散天然气回收的工艺——吸附天然气(ANG)回收工艺。利用气井天然气低温、节流降压降温和制冷设备,来消除吸附过程中产生的吸附热。对吸附剂进行比选,选择高比表面积的活性炭作为吸附天然气的吸附剂。对ANG储罐进行优化设计,便于控制吸附过程中储罐内的温度。以最不利工况(天然气压力小于4 MPa)作为计算工况,对吸附过程中产生的吸附热及冷却所需要的循环水量进行计算。(本文来源于《煤气与热力》期刊2018年07期)

陈曦[6](2018)在《提高Y型和X型分子筛吸附功能深度净化天然气过程基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众所周知,随着天然气消费量日益增长,我国天然气行业面临严峻挑战。川西地区拥有丰富的高酸性天然气资源,但受限于川西天然气集输净化需穿越人口密集地区等客观因素,传统溶剂吸收法净化天然气等工艺技术受到了一定制约。本论文旨在以川西地区高酸性天然气净化技术问题为导向,研发能选择性深度脱除天然气中硫醇等硫化物的新型吸附剂及过程,同时通过基于密度泛函的理论计算揭示改性吸附剂对硫化物的选择性吸附机理。首先,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了一系列金属离子改性Y型分子筛,应用多种表征手段并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模拟了 H_2S、MeSH、CS_2、COS和CO_2等酸性杂质的吸附行为。计算结果表明,Ag-Y对H_2S的吸附能为-92.3kJ/mol,数值是Na-Y的3.78倍;Cu-Y(i)、Cu-Y(ii)和 Ag-Y 对 MeSH 的吸附能分别为-119.9kJ/mol、-136.3kJ/mol和-131.8 kJ/mol,数值较Na-Y分别提高了 47.6、67.8和62.3个百分点,吸附机理也为S-M作用;Ag-Y对CS_2的吸附能为-78.5kJ/mol,数值较Na-Y提高了 82.1个百分点,其中CS_2在Na-Y上的吸附机理为π络合,而在Ag-Y上则为S-M作用;COS以S端靠近吸附于活性位上,且吸附机理为S-M作用,COS在Ag-Y上的吸附能为-62.7kJ/mol,数值较Na-Y提高77.1个百分点;CO_2在Cu-Y(i)、Cu-Y(ii)和Ag-Y上的吸附能仅分别为-29.8kJ/rrmol、-35.3kJ/mol和-24.0 kJ/mol,远弱于硫化物在Cu-Y和Ag-Y上的吸附能。在此基础上模拟CO_2和硫化物在Cu-Y和Ag-Y上的竞争吸附行为,结果表明Cu-Y和Ag-Y可以选择性吸附硫化物,但CO_2会减弱S-M作用,致使其对硫化物的吸附能力有所下降。接着考察金属离子改性Y型分子筛分别对MeSH、CS_2和COS的静态吸附效果。结果表明,在常压、25℃下,Cu-Y和Ag-Y具有较优的MeSH吸附性能,两者对MeSH的静态平衡硫容分别为73.0mg/g和81.0mg/g,分别是未改性Na-Y的4.1和4.5倍;此外Ag-Y还具有较优的CS_2和COS吸附性能,其对CS_2和COS的静态平衡硫容分别为50.0mg/g和55.2mg/g,分别是未改性Na-Y的6.0和5.0倍的。此外,提高温度和原料气CO_2含量对吸附均不利,而提高压力对吸附均有利。参考川西天然气工况,后续研究MeSH、CS_2和COS的吸附温度均选定为25℃,压力均选定为5.0MPa,双组分中CO_2含量均为5.5v%。在此优化吸附条件下,考察压力对MeSH、CO_2,CS_2、CO_2和COS、CO_2双组分静态吸附效果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压力对吸附双组分中硫化物仍有利。进而,在常压固定床上,在优化空速、25℃、双组分CO_2含量5.5v%时,Cu-Y和Ag-Y对MeSH常压穿透硫容分别为64.0mg/g和72.0mg/g,分别较单组分时下降8.6和7.7个百分点;Ag-Y对CS_2和COS常压穿透硫容分别为39.0mg/g和46.0mg/g,分别较单组分时下降15.2和13.2个百分点。床层穿透前净化气硫含量均趋近于0,表明C02会降低吸附选择性,但两者仍能选择性深度脱除原料气中硫化物,验证了 DFT计算结果。参照压力对双组分静态平衡硫容影响,预计在5.0MPa、25℃、双组分CO_2含量5.5v%时,Cu-Y和Ag-Y对MeSH穿透硫容可分别提高约5和7个百分点;Ag-Y对CS_2和COS穿透硫容则可分别提高约5和6个百分点。川西天然气净化的主要难点是脱除MeSH和CS_2。而Ag-Y具有较优MeSH和CS_2选择性深度脱除性能,因此采用Ag-Y净化以MeSH和CS_2为主要有机硫的模拟天然气。在25℃下,由常压增至5.0MPa后,Ag-Y对模拟天然气静态平衡硫容为72.3mg/g,提高了 6.6个百分点,表明提高压力对净化模拟天然气仍有利。参考川西天然气工况,净化模拟天然气压力选定为5.0MPa。随后,考察Ag-Y对模拟天然气的常压动态净化效果。在床层穿透前净化天然气硫含量趋近于0,表明Ag-Y可以选择性深度脱除模拟天然气中的硫化物。在空速240h-1、25℃下,Ag-Y净化模拟天然气的常压穿透硫容为64.8mg/g。参照压力对Ag-Y净化模拟天然气静态平衡硫容的影响。预计在5.0MPa、25℃下,Ag-Y净化模拟天然气的穿透硫容较常压、25℃时可以提高约6个百分点。在此基础上,在常压装置上考察并优化Ag-Y脱附效果。Ag-Y在优化脱附条件:空气氛围、空速400h-1、温度350℃、时间3h和前文较优吸附条件下,经7次吸-脱附循环后,净化模拟天然气的常压穿透硫容为58.4mg/g,下降9.9个百分点。此时Ag-Y保持的穿透硫容相当于UDS-2溶剂吸收脱硫硫容的93%。根据前文研究结果,预计在5.0MPa下Ag-Y保持的穿透硫容还会有所上升。240h热空气脱附过程尚未发现对Ag-Y的骨架结构有明显改变。另外为净化Claus尾气,通过离子交换法制备改性X型分子筛。在空速144h-1、25℃下,AgX净化模拟Claus尾气的常压穿透硫容为52.6 mg/g,较Ag-Y提高了 13.8个百分点,且床层穿透前净化尾气硫含量趋近于0,表明AgX可以选择性深度净化模拟Claus尾气。AgX优化脱附条件为:空气氛围、空速400h-1、温度300℃、时间2h。在上述较优的吸脱附条件下,经6次吸-脱附循环后,AgX的常压穿透硫容降至49.2mg/g,下降了 6.5个百分点,此时AgX保持的穿透硫容相当于UDS-2溶剂吸收脱硫硫容的79%。240h热空气脱附过程尚未发现对AgX骨架结构有明显改变。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对Y型和X型分子筛深度吸附净化川西高酸性天然气组合技术进行了初步的工艺构建。本论文的研究结果为提高Y型和X型分子筛吸附功能和形成深度净化高酸性天然气新技术的雏形提供了理论依据,并揭示了硫化物在改性Y型和X型分子筛上的选择性吸附机理。(本文来源于《华东理工大学》期刊2018-07-14)

马蕊英,孙兆松,黄新露,张英[7](2018)在《天然气在Cu-BTC成型体上的吸附存储及应用前景》一文中研究指出在Cu-BTC MOF材料小试放大的基础上,采用滚动成型法对Cu-BTC材料进行成型,考察了Cu-BTC成型体的晶体结构、孔结构和甲烷吸附量,并展望了其在天然气吸附存储方面的应用前景。结果表明,Cu-BTC成型体结晶度高,比表面积高达1 259 m~2/g,孔体积为0.56 cm~3/g。在室温下,Cu-BTC成型体在3.5 MPa的甲烷吸附量为110 V/V,相当于10.5 MPa的高压存储量。Cu-BTC成型体吸附存储天然气技术在零散气井天然气储运和民用天然气调峰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当代化工》期刊2018年05期)

王青峰,李仲根,张辉[8](2018)在《液化天然气工艺中汞的危害及脱汞吸附材料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液化天然气(LNG)是一种重要的清洁化石能源。近年来,液化天然气工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天然气中的汞在液化工艺过程中却带来了诸多问题,因而对天然气中汞进行有效脱除十分必要。天然气中汞的主要脱除技术是吸附法,脱汞吸附剂主要包括改性活性炭、分子筛、金属硫化物和其他近年来开发的一系列新型吸附剂。(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期刊2018年05期)

谈书[9](2018)在《研发吸附材料 看他如何拿下天然气储运的亿级市场》一文中研究指出5月3日,重庆国际科技企业孵化园,留美博士罗臬早早来到办公室。在他的办公桌上,常年放着两个“宝贝”——一辆被重新设计的气罐车模型和一罐甲烷吸附材料。回国四年,罗臬的生活几乎每天都被这两样东西占满,他创办的重庆市高新区潞翔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正是基(本文来源于《重庆商报》期刊2018-05-06)

张冰[10](2018)在《变压吸附法分离天然气氮气的蒙特卡洛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氮气驱油后油田所采的天然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气,氮气含量过高会影响天然气热值,需要进行脱氮处理,而氮气与甲烷理化性质相似难以分离,本文对使用变压吸附法分离氮气与甲烷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从分子层面上模拟了气体分子在吸附剂上的吸附情况,宏观模拟了完整的变压吸附分离流程,并优化了流程参数。从微观层面上对CH_4和N_2分子在活性炭内的吸附行为进行了模拟,分析了吸附剂孔宽和吸附压力对CH_4和N_2分子在活性炭上的吸附量及分离系数的影响。基于饱和吸附容量及分离系数,对于不同体积比的甲烷与氮气混合气体推荐使用合适孔宽的活性炭进行分离。设计了天然气变压吸附分离工艺流程,分别模拟了吸附剂为活性炭和碳分子筛时的分离情况,分析了吸附压力、温度、吸附时间等操作参数和床层空隙率、塔高、塔径等结构参数对分离效果的影响,根据分离效果与甲烷回收率确定了该流程中碳分子筛更适宜作吸附剂,并明确了各参数合理的取值范围。基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耦合作用,模拟了合理取值范围内主要影响因素不同取值的组合,确定了变压吸附过程的最优方案。(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期刊2018-05-01)

天然气吸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了M-MOF-74系列吸附剂在天然气脱CO_2中的应用,建立了M-MOF-74系列吸附剂的骨架模型,并利用GCMC方法计算了CO_2纯组分气体以及CO_2/CH4混合气体在M-MOF-74系列吸附剂上的吸附。结果表明,M-MOF-74系列吸附剂对CO_2的吸附量从大到小的顺序为Mg-MOF-74>Ni-MOF-74>Co-MOF-74>Fe-MOF-74>Cr-MOF-74>Mn-MOF-74;吸附混合气体时,CO_2吸附量规律与纯CO_2吸附量一致,CH4吸附量从大到小的顺序为Mg-MOF-74>Ni-MOF-74≈Co-MOF-74≈Fe-MOF-74≈Cr-MOF-74≈Mn-MOF-74;气体在M-MOF-74系列吸附剂上的等量吸附热的大小规律与吸附量规律相同,说明气体与M-MOF-74系列吸附剂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影响吸附量的主要因素。吸附剂对混合气体的选择性从大到小的顺序为Ni-MOF-74>Co-MOF-74>Fe-MOF-74>Mn-MOF-74>Cr-MOF-74>Mg-MOF-74。综合比较CO_2吸附量、再生能耗、选择性系数等参数,Ni-MOF-74更适合吸附分离天然气中的CO_2。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天然气吸附论文参考文献

[1].刘伟,崔升,王哲,丁彬.置换法开采天然气水合物用吸附材料研究进展[J].现代化工.2019

[2].朱敏,王艳芳,陈树军,付越,李雪健.M-MOF-74吸附分离天然气中CO_2的模拟研究[J].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2019

[3].王熙庭.吸附天然气(ANG)——轻型卡车的新选择[J].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2019

[4].孟凡飞,张雁玲,王海波,廖昌建,李正茂.吸附天然气存储材料的研究进展[J].石油化工.2019

[5].王磊,李薇,赵舒婷,杨博文,杨钦.零散天然气回收——吸附天然气回收工艺设计[J].煤气与热力.2018

[6].陈曦.提高Y型和X型分子筛吸附功能深度净化天然气过程基础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8

[7].马蕊英,孙兆松,黄新露,张英.天然气在Cu-BTC成型体上的吸附存储及应用前景[J].当代化工.2018

[8].王青峰,李仲根,张辉.液化天然气工艺中汞的危害及脱汞吸附材料研究进展[J].环境工程.2018

[9].谈书.研发吸附材料看他如何拿下天然气储运的亿级市场[N].重庆商报.2018

[10].张冰.变压吸附法分离天然气氮气的蒙特卡洛模拟[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

标签:;  ;  ;  ;  

天然气吸附论文-刘伟,崔升,王哲,丁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