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总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PF-COPD)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002年3月~2005年3月我院收治的经临床确诊的43例PF-COPD患者和43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患者的临床表现、X线胸片、CT/高分辨CT(HRCT)、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 PF-COPD的临床表现介于上述两种疾病之间。双肺湿罗音、桶状胸、肺界下移、肺心病体征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lcro罗音、杵状指(趾)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X线检查及CT兼有上述两种疾病的特点。X线检查胸廓增大、肺透亮度增高、肺纹理紊乱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肺纤维化征象(即网状/网状结节、磨玻璃改变、蜂窝改变)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肺大泡、肺泡壁破坏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纤维化征象(即网状/网状结节、磨玻璃改变、蜂窝改变、胸膜下线征)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 肺功能测定结果不完全符合单纯阻塞型或限制型通气功能障碍,多为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2组FVC、FEV1、FEV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DLC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 血气分析表现以低氧血症为主,部分可合并二氧化碳储留。2组Pa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PaC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和PF确实可以并存,且具有其独特的临床表现,使原来单一的疾病表现不典型。胸片、CT/HRCT、肺功能,尤其是HRCT对诊断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有重要价值。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2 方法
  • 3 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相关论文文献

    •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临床分析[J]. 光明中医 2012(07)

    标签:;  ;  ;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